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中,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的目标
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活动目标可归纳为:端午节习俗,献祝福。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活动的内容
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
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行端午诗歌朗诵表演。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四、活动安排活动
活动时间:20_年6月_日
活动地点:各班教室
活动评委:各班选五名小评委
活动主持人:各班选一名小主持人 奖项设置:端午节粽子
活动目的: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五、实施的步骤
1、提出问题
(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说?
(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呢?你知道哪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呢?
(3)你打算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
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只是为他们创设了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研究方向,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
2、探索与展开
(1)组织调查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组织调查了解有关部门端午节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整理成文,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提问:调查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渠道调查的,碰到了那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2)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一些地方过端午节的习俗,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3)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提议学生相互协作,学会自己想学会的一些风俗习惯的做法。例如:编手链、包粽子、折葫芦等。
3、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端午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4、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的端午节最快乐”主题中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一、活动主题:
"粽叶飘香话端午"
二、活动背景:
目前,洋节日在中国倍受青睐和热捧,而民族传统节日因缺乏必要的认知和深入的了解,造成了不少人对中华悠久的传统节日逐步的淡漠,或是把节日简单的与食品画上等号。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此次活动从挖掘中华传统节日深刻的内涵入手,师生、家长共同参与,预期在参与中,深入的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喜爱。
三、活动目的:
1、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学生在多种活动形式中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和相关的故事传说,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喜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感情。
2、指导学生围绕端午节开展探索性活动,学习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选择、组合信息。培养学生有计划地做事,能与他人互相协调合作的能力。
3、在亲自参与端午民俗活动中掌握如做鸭蛋网或包粽子、做香囊等方面的技巧。
三、活动时间:
20_年5月4日——6月2日
四、活动对象:
四(1)班
五、活动安排:
A、第一阶段:发动准备阶段——了解端午
1、通过班队活动,调查学生对端午节及其他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情况。
(调查的目的是想了解孩子对端午等民族节日究竟了解多少内容,了解的程度有多深,以便活动时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我们讲的正是孩子想要知道的。)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次活动的具体要求。
(1)搜集一个和端午节有关的故事或民俗。
(故事,民俗是节日的载体,有了他们,节日表现的更为丰富。节日的内涵更多的.是通过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认识、了解这些,是了解我们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绝好的切入口。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民俗的表现形式因在节日中常出现,更易接受。)
(2)了解或尝试粽子、香囊、鸭蛋网、雄黄酒等和端午有关的物品的制作过程。
(参与的过程就是深入了解、体会的的过程,只有亲身经历,留有的印象会更深。)
3、召开家长会,宣传此次活动,倡议和孩子共同参与,学生与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一道为端午的到来做采购食材、包制粽子、采集艾枝等,共同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内涵。并增进对社会与家人的了解,增强与家人沟通。
(此次活动离不开家长的大力指导。节日外在表现形式更多的是体现在生活中,只有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孩子观察,甚至手把手的教给制作的技巧,才会最大程度的达到最初设立的目的。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民族的节日。)
B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走进端午
1、指导搜集整理资料内容(可选择)搜集渠道简要介绍合作者习俗吃粽子插艾叶挂菖蒲赛龙舟挂香袋、咸鸭蛋喝雄黄酒戴手链和五彩线吃五红食物其他故事屈原故事许仙、白娘子故事其他(为了让孩子的调查不盲目,更有目的性和有效性,特设计此表。以期让此表指导孩子如何去搜集资料,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选题,如何与他人合作……)
2、利用综合实践课学习制作"鸭蛋网"。
(曾要求孩子观察或在家人指导包粽子,做香囊,但做了没有,效果如何不得而知。端午佩戴咸鸭蛋,是每个孩子都曾有过的经历,而鸭蛋网,简单易做,相信每个孩子都愿意学。)
3、制作一期以"端午"为主题的手抄小报,可选择合作者。
(把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汇总,几个人合作编辑。人人都参与手抄报的制作,参与即是学习的过程。)
C第三阶段:展示、汇报、评比阶段
1、开展一次"端午"汇报班队课。
(把前期搜集资料、学习制作等过程进行一次汇总、小结,活动中既有故事演讲,端午诗歌朗诵,也有端午知识抢答,还有鸭蛋网制作比赛……同时对此次活动进行点评,表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对不到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2、展示优秀手抄小报。
(在班级走廊处展示此次活动中优秀手抄小报,让大家共同学习端午节相关知识。)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纪念民间传统节日,响应省体育局以“一起动起,全民健身与您同行”为主题的全民健身运动会,进一步丰富中心城市人民群众的化体育生活,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经研究,定于端午节期间举行20__x年__省全民健身运动会__市__区端午节龙舟竞赛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20__x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二、活动地点:溪南小学门口(兴晖社区激情广场)
三、活动安排:
1、预赛时间:上午8:0—12:0
2、开幕式时间:下午:00
3、决赛时间:下午:0—:00
4、闭幕式时间:下午:00
四、比赛路线:龙津河(溪南桥至挺秀桥河段)
五、参加对象:
1、区直机关各口办;
2、各镇、街道。
六、组织机构
成立20__年__省全民健身运动会__市__区端午节龙舟竞赛活动组委会,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__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宣传组、竞赛组、后勤组、安全保卫组、救护组、裁判组,其成员名单如下:
__
七、工作职责
(一)办公室:
1、负责协调有关单位及各组工作,检查落实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组织参赛队伍,召集代表队领队、教练会议,及时解决竞赛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负责开、闭幕式的组织安排,起草活动相关字材料;
4、邀请市、区领导出席开、闭幕式;
负责发动筹资、征集广告等。
(二)宣传组:
1、负责活动的宣传报道,开、闭幕式以及比赛的现场电视直播;
2、负责布置会场及周边的彩旗、气球、赛场标语、音响设备等,并负责广告的制作、悬挂;
3、提前在闽西日报、__电视台发布竞赛活动消息;
4、负责奖品和工作证的制作、发放。
(三)竞赛组:
1、负责接受竞赛报名、审核名单;
2、编制秩序册、成绩册;
3、选调舵手、裁判员,并组织赛前学习;
4、检查竞赛场地器材;
安排代表队赛前练习。
(四)后勤组:
1、区体广新局根据比赛要求做好比赛场地、器材等准备;
2、区龙管委负责河道清理工作;
3、区人武部、区水利局负责联系比赛所需快艇、救生艇;
4、市政维护处负责比赛两岸护栏安全及拦河坝的储水;
5、区卫计局、区食药监局负责各代表队、裁判、舵手饮食卫生检疫工作;
6、对接流动卫生间事宜。
(五)安全保卫组:
1、负责比赛的申报;
2、负责活动期间赛场及观众区(尤其是溪南桥、街心天桥、挺秀桥、惠民坝等重点区域)的安保工作;
3、负责维护比赛期间的城区治安和交通秩序;
4、协调处理突发性事故和急救工作;
5、市执法局负责流动摊点的清理。
(六)救护组:
1、负责活动医疗保健及突发性急救工作;
2、安排10人水上应急救护队伍;
3、武警二大队负责水上救护工作。
(七)裁判组:由区体广新局选调人员组成,负责比赛裁判工作。
八、竞赛规程
1、人数规定:每队报领队1人,教练1人,运动员20人(教练可兼)。其中参赛划手男10人,女6人,鼓手1人,其余为替补划手。
2、运动员资格:
(1)口办组: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本口办的干部职工;
(2)镇(街)组: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本镇(街)干部职工或本镇(街)户籍居民(凭户口簿或身份证)
(3)参赛运动员必须身体健康,且会游泳者(游泳距离不短于100米),否则不得参赛。
竞赛办法:
(1)比赛采用分道计时,取左右两道的平均成绩,计时成绩用时少者为胜,如遇成绩相同,取一组计时成绩少者为胜。
(2)比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镇、街道组取前6名、口办组取前4名进入决赛,第二阶段同样按时间快慢决出名次,第一阶段成绩不带入第二阶段。
(3)在每场比赛后允许替补队员替换。
(4)舵手由大会聘请。
鼓手、舵手不得参与划手行为。
4、其他事项:
(1)各单位报名表必须于月0日前以电子版形式发送到区体广新局,邮箱:;联系电话:__。
(2)各单位领队应于6月6日下午:0到区体广新局会议室(新罗区天平路6号交通综合大厦七层)参加领队、教练会议并进行竞赛抽签。
一、活动主题
相伴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
二、活动对象
初20__级、20__级全体学生
三、时间与地点
五月底,体育馆或体育场
四、内容与形式
(一)初20__级:
1、内容以《弟子规》为主。
2、以班为单位集体现场抽签诵读《弟子规》部分内容(四个部分),每个班诵读时间在2分钟以内。
3、每个班以《弟子规》中的某句或几句话为主题进行创作,以短剧、小品为表现形式,内容要健康向上。
4、每班选送1个优秀短剧或小品参赛。
5、参赛短剧或小品演员人数为全班总人数二分一,节目不超过四分钟。
(二)初20__级:
1、内容以《声律启蒙》为主。
2、以班为单位现场抽签集体诵读《声律启蒙》部分内容(六个部分),每个班诵读时间在2分钟以内。
3、选择经典的古诗文内容进行表演,表演形式可以是配乐(表演、现场书法、国画)吟诵,歌唱,舞蹈,情景剧等,内容要健康向上。
4、每班
选送1个优秀节目参赛。
5、参赛节目演员人数为全班总人数二分一,节目不超过四分钟。
(三)表演过程将穿插互动:
“亲子诵读活动”,由各年级分别选派亲子结对组各五组参加。
五、评分标准
(一)初20__级节目评分标准
1、剧本创作:主题鲜明,中心突出,内容健康(25分);有创造性(10分)。
2、服装:符合剧情(15分)。
3、姿态:落落大方,自然,手势与内容相符,能表现人物性格(15分)。
4、情感:感情基调与内容相符,感情流露自然得体(20分)。
5、效果:有感染力,观众反映好(15分)。
(二)初20__级节目评分标准
诵读类
1、思想内容:内容健康、向上、思想性强(20分)。
2、朗诵能力: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节奏韵律明显(30分)。
3、艺术处理:感情充沛,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30分)。
4、精神面貌:自然大方、出入有序有礼、精神饱满、衣着得体(20分)。
舞蹈类
1、服装整齐、化妆效果佳(20分)。
2、动作新颖、整齐,节奏感强,表情自然、大方 (50分)。
3、现场整体效果好(30分)。
歌曲类
1、服装得体、化妆效果佳、精神饱满 ( 30分)。
2、歌声优美、音乐感强,观众反映好( 40分)。
3、表情自然、大方( 30分)。
情景剧类 评分标准同初20__级。
说明:本次比赛采用百分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每个演出节目所得分数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即为该节目的最后得分。
六、奖励办法
比赛分年级设集体奖一、二、三等奖,初20__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初20__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