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
一.课题引入 有关江南的诗句 《忆江南》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
画家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郁达夫曾经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希望我们能做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自然的美,欣赏自然的美,并能运用所学到写作方法去写散文,写出有个性的散文.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1921年6月,与成仿吾、郭沫若等成立创造社。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影响很大。1930年3月,成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员。1937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散文以游记著称。 三.重点字词
茗(míng) 煊(xuān)羊肉 蛰(zhé)居 雅(yā)儿梨 脂(zhī)粉 隙(xì) 曝(pù)背 铭(míng)刻 乌桕(jiù) 赭(zhě)色 给(jǐ)予 胸襟(jīn) 丰腴(yú) 冬霖(klín) 远阜(fù) 槎(chá)桠(yā) 恣(zì)意 间(jiàn)或 夹(jiá)衣 中间(jiān) 夹(jiā)层 月晕(yùn) 搁(gē)下 晕(yūn)头转向 搁(gé)不住
四.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词中诗人把北国风光写得那么的壮丽多姿,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江南的冬景给郁达夫留下的总体印象又是什么? 阅读课文,思考:
郁达夫笔下的江南具体是指哪些地方? ——江浙地区 江南的冬景留给作者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可爱、明朗的情调 五.课文分析
阅读课文前1-4段,思考:
1.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北国的冬天?北国的冬天有何特点?
——将江南的冬景与北国的冬景进行对比,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富有生气。 2.为了突出江南冬景的美好,作者还作了哪些比较?(课文3.4段) 与江南的秋天比较
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明朗的情调。 与闽粤的冬天比较:
突出了江南冬天的冷暖相宜,更像冬天。明确了江南冬天的地域界限
虽然着眼点不同,但是这所有的比较都是为了突出作者所钟爱的江南的冬景的特征。 阅读5.6.7.8.9自然段,思考:
作者重点描绘了江南冬天的哪几幅画面?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并指出其特点。 午后冬郊图56 ——生气、特异的恩惠 寒村微雨图7 ——悠闲、洒脱、迷人
江南雪景图8 ——美丽
旱冬闲步图9 ——快活、逍遥 (1)午后冬郊图: 所写景物:
芦花、红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青天碧落、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 景物的特点:
色彩明丽,对比鲜明 作者的感受:
风和日暖、生机盎然 (2)寒村微雨图 所写景物:
冬霖、长桥、远阜、树林、乌篷小船、茅屋、酒客、灯晕。 作者感受:
胸襟洒脱、得失俱亡。 (3)江南雪景图 (4)旱冬闲步图 所写景物:
天高气爽、日光洋溢。 景物特点:
粗笔勾勒,意境高远。 作者感受:
恣意享受,逍遥快活 5-9段在写景上的特色 5.6段对比手法的运用。 8段古典诗词的巧妙运用。 以情驭景、情景交融。
语言上,清新简洁,充满诗情画意。 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
本文真的是一篇无聊的文章吗?作者为什么说自己写不下去了? ——有限的语言文字是无法将这种迷人的冬景表达出来的。
这是一种写作手法,如诗如画的美景引诱的作者都坐不住了,从侧面反映了江南冬景的迷人。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本文是如何体现的?
本文的“形”是五幅江南的冬景图, “神”是抒发了赞美、眷恋江南冬景的真情,流露出清新明朗的心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