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2. 3.
经过双方协商一致;
因为双方约定的解除条件已经满足;
因为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无效或者尚未定的期限
已经届满;
4.
由于用人单位发生经济、技术、组织等原因,确实必要下
岗的;
5.
由于员工丧失了劳动能力,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
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6.
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二、员工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
劳动合同的解除实行个别谈判、集体协商、仲裁和诉讼等方式。集体协商和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处理的常用方式。
个别谈判: 当事人根据劳动合同或者协议,放弃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劳动者能够享有的一定的权利、减轻一定的义务而达成的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
集体协商: 当用人单位计划解雇10人以上或解雇涉及到10人以上的劳动合同工作人员时,应当先向工会进行说明,听取工会意见,进行正式的协商。按照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此限制规定进行解雇,应当按照相当于5个月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仲裁: 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无法通过集体协商或者个别谈判解决劳动争议时,一方或双方可以向工人、农民、沿海渔民等劳动者救济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般情况下,仲裁员会在45日内作出裁决。
三、员工被辞退的补偿办法
1.
经济补偿:在劳动合同解除的同时,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解
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是,对于连续工作1年以上不满10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对于连续工作10年以上的,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两倍。
2.
预告期工资: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一个月告知,如未提前
告知,应另行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
3.
结清工资: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解除时,将劳动者的
工资、奖金、津贴和经济补偿金等一次性结清。
四、辞退员工的注意事项
1. 2.
遵守劳动法及相关规定,进行解除劳动合同;
与被辞退员工进行面谈或电话谈话,就解除劳动合同达成
一致意见;
3.
务必在按规定通知期间后解除劳动合同,保障员工的基本
权利;
4.
辞退后要做好员工的离职手续,及时清理工资、社保等问
题。
五、总结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员工被辞退是日常人事管理中会遇到的问题。辞退员工需遵守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用人单位应当在按规定通知期间后解除劳动合同,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提前告知,并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给予经济补偿和工资结清等保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