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铸师德 “四个坚持”谋发展
——徽王中学师德建设简况
徽王中学 赵乐华 孙立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衡量教师品格情操的标尺,是检验学校校风、学风的依据,也是教育和感染学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之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之本。如何在师德中寻求教育的力量,为学校谋得发展,让教师收获幸福?那就是“让师德在三尺讲台上闪光”。
一、人文引领,建构文化体系。
师德建设要以教师幸福为基础,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目的,它的根本途径在于引领。但这种引领方式应该是民主的、科学的、人文的。基于此我校构建了徽王中学师德建设文化体系,体系有6个方面构成:
1、主题:让师德成为强校的根基
2、目标:教师强素质,学生提能力,学校谋发展
3、载体:以学校开展的“六结构、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改革为载体,贯彻四个坚持——备课(讲学稿)坚持实效、上课(六结构、当堂达标)坚持高效、作业(预习笔记)坚持成效、评价(当堂达标)坚持生效。
4、口号:让师德在三尺讲台上闪光
5、理念:从师德中寻求教育的力量。
6、愿景:师生和谐、共同成长;学校和谐、不断发展
文化体系的构建,营造出了有利于师德培育的文化氛围,为教师搭建好了提升的平台,让教师具有了自主发展的动力源。
二、制度保障,引入量化积分
道德的实质是人的行为效益的最大化,师德建设就是要使教师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产生最大效益,要想做到这一点,除了靠人文引领外还要依赖制度的保障。为此,我校成立了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和师德建设工作室,确保把师德建设活动的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师德领导小组制定了《徽王中学师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和《徽王中学师德建设督导制度》,聘请本校骨干教师、开明家长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师德建设督导员,确立了“四个坚持”为活动的载体,引入了《师德建设量化管理积分办法》,量化积分制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教研组师德建设量化考核积分办法》。我校设立了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理、艺体七个教研组,教研组间互动、组组竞争、为教师搭建了至上师德平台。师德建设领导小组从教研创新、教研活动、教研考勤、教研常规、教研指导、教研成果、教研材料等方面对教研组做出明确要求和评价标准,并依据评价标准给教研组各项工作考核,量化打分,每周一汇总,每月一公示,一学期两次排名,按量化考核积分分为优胜组、良好组、奋进组三档。这些也正是师德建设中教师考核的全部体现,实现了教研组、教师的捆绑式考核,
2、《年级组师德建设量化考核积分办法》。我校分六、七、八、九四个级部,分别从指导班级工作、级部常规管理、级部活动、级部教学成绩、学生教育等方面进行考核,检查结果一天一公示、一周一汇总,也是一学期两次排名,按量化考核积分分为优胜组、良好组、奋进组三档,这一考核
结果
实现了年级组、班主任的捆绑式考核。
3、《师德建设载体运作量化管理积分办法》,分别从讲学稿(备课)、六结构、当堂达标(上课)、预习笔记(作业)、当堂达标(评价)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量化积分,每项都实行周、月、学期三级排名,每项都产生周示范星、月示范星、学期示范星,学期末根据量化综合积分,评选出镇、县、校三级师德标兵。
三、过程注重、效果水到渠成
量化积分制是我们根据教师的心理需求和愿望,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将学校工作效果全部量化。量化积分办法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管理积分办法,二是评价积分办法。管理积分办法注重过程管理,意在调动教师参与“四个坚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评价积分办法注重成果管理,目的是提高师德建设的质量。对于讲学稿、六结构教学法、预习笔记、当堂达标这四个方面学校实行先有教研组自查自评,一周一检查,教研组长写出检查记录,并向学校推荐四个精品,然后学校再检查考核,按积分管理办法给每个教师量化打分。实行两周一检查公布,每月一汇总,并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就上课坚持高效来说:每个教研组每周推出一堂高效课;每月开展一次高效课堂交流会;每季度组织一次高效课堂公开课;每学期评出两节校级示范课。任课教师主动听评其他教师的课有加分,主动邀请其他教师听评自己的课也有加分,邀请普通教师、中层干部和校长听评课,分值逐级递增。教师所获得的分值,计入教师的周、月、学期考核,每天有记录,每周有公示,教师完成一项工作,我们考核小组给他记一项分,以分值代表价值贡献,分高者德评亦高。这样,教师的价值观和师德观统一为一体,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
师的积极性,通过过程积分,有效改善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教师明晰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从“四个坚持“来说达到了教师备课
挖掘深、个性强;教师上课形式活、气氛好;学生预习主动、全面、深入;当堂达标目标准、效率高。上一学期,我校在县教学督导和教学成绩调研中均名列前茅。
四、精神升华 师德自然提升
自去年实施师德建设以来,我们看准了三尺讲台这一能使教师历练才能的圣地,以“四个坚持”为依托,引领教师把师德付诸教学行动,通过教学行动引领教师不断关注自身的师德水平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从而不断向更高层面攀升。教师们在师德建设活动中积极性高、参与性强,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我愿干”,人人争先,不甘落后,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更加精细化,有激情、有创新。教师的这种精神追求不断升华之后,我校教师的师德也自然提升了,“师生和谐、共同成长;学校和谐、不断发展”成为教师心中的“灯塔”,照亮了教师前进的道路。从目前效果看,我校老师对参与师德建设很感兴趣,我们找到了向师德要质量的感觉,师德建设主题枯燥、执行软弱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五、境界未至 同仁仍需努力
师德建设永无止境,学校发展永无止境,下一步我们仍需努力,第一,优化四个载体,继续把工作做实做细;第二,加强精神关怀,突出人文引领;
第三,完善量化考核,正确运用积分榜,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第四,进一
步完善激励机制。
新的师德建设之路刚刚起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