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叶连平,男,汉族,92岁,中共党员,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先 后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全国德育教育先进个人、中届好人、
今年已经92岁的叶连平,是安徽省和县乌江 镇卜陈村“留守儿童之家”创办人。
一
头白发,瘦
苦的付出,让叶连平荣获了全国道德模范、“最美
奋斗者” “中国好人” “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工作 者”“安徽省道德模范”等多项荣誉,他把组织上 奖励给他的钱,要么用于学校修建自行车棚、栽植 树苗、修筑旗杆、购置二手风琴、安装电灯、添置运 动器械,要么为老师们购买保温桶、毛巾、肥皂、脸 盆等日常生活用品,叶连平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 锋模范作用,贏得了周边群众的无比敬佩。
高的个子,说起话来响亮而清晰,笑起来时眼睛弯 弯,露出仅剩的几颗牙齿,走起路来甚至有些蹒 跚。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至今仍坚持义务给孩子 们上课,批改作业,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 让人肃然起敬。自1978年从教至今,叶老始终坚 守在三尺讲台,为乡村学生奉献了 40多年,被乡 亲们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他坚持为学生 义务辅导,2000年自费开办家庭课堂“留守儿童 之家”,辅导学生1000余名,不仅花完了退休金, 也用光了家里所有积蓄。2012年设立“叶连平奖 学金”,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已连续发放了7 次,共发放10万多元,奖励资助了 132个孩子。辛
“只要我还活着,
就不会让他们念不起书。\"
叶连平生活的卜陈村,比邻长江,又地处省道 边。2000年左右,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留
46 .半月刊
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每年暑假,顽皮的 孩子们在省道边上打闹嬉戏,爬树逮 鸟,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叶连平看在眼 里,急在心上。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退休的人民 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看护这些孩子 呀! ”叶连平想到了就干,他将自己30 多平方米的房间收拾出来,创办和县 首个“留守儿童之家”,为孩子们免费 提供学习场所,义务教学,不收分文。 从2000年至今,叶连平创办的“留守 儿童之家”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1000 余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叶连 平认识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他说,不
把英语学好怎么能和外国人打交道; 不把英语学好,孩子们如何走出国门, 闯荡世界,振兴中华!为此,叶连平决 定教孩子们学习英语。他根据孩子们 的英语成绩混合编班,重点补习三至 八年级英语,分时段授课。
由于孩子们学习成绩进步较快, 他的“留守儿童之家”孩子越聚越多, 本村的、邻村的都来了,甚至很远学校 的孩子也送了过来。有的孩子因为住 家比较远,来回不方便,叶连平就让孩 子们吃住在自家。现已工作的洪瑞瑞
同学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又远走他乡, 年迈的爷爷难以抚养洪瑞瑞,叶老师
知道后就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这一 住就是两年多。初中毕业后,叶连平将 她送到马鞍山幼儿师范读书,并垫付 了近2000元的学杂费。此后,叶连平 还通过乌江镇妇联联系了愿意献爱心 的企业,解决了洪瑞瑞五年制大专的 学费。
刚开始,老伴并不理解叶连平的 举动,自己每月3000多点的退休金, 怎能承担起如此重负,上课不收费用 也就罢了,还让孩子们吃住在家里,一 文不收,这不是太傻了嘛!可看到丈夫 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孩子,老伴最终还 是被他的精神感动了,并默默地配合
H 2019年第22期47
RENWU人物I凡人故事
•.、,—
^T“丄丨“‘以•:,-—
〜
丈夫工作。20年间,叶连平辅导过多少孩子他自己也 讲台上! ”叶连平说,走出去教育,不仅提高了孩子们 说不清楚了,但帮扶过的孩子有多少人考上了大学, 的科学、文化素养,还培育了孩子们的家国情怀。叶连 成为国家建设有用人才,他一个也忘不掉,每每说到 平的“留守儿童之家”吸引了众多从省内外来的大学 这些有出息的孩子,叶连平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生支教团,每年暑假,他们便来此开展夏令营活动,将 笑。
七彩课堂搬进“留守儿童之家”,丰富了孩子们的暑 假生活,叶连平也自始至终全力为大学生支教团做好 对自己“抠门”,后勤保障工作。为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作 对孩子们却很舍得
用,叶连平省吃俭用,平时出行全靠自行车,每次都要 骑车到离家7公里外的镇上买菜,因为那里的菜便 在注重教书的同时,叶连平更注重育人。2012年, 宜。叶连平到南京给孩子们买学习资料,就把自行车 叶连平拿出2.1万元退休金,连同当地政府和社会捐 骑到好几公里外的公交车站,锁上锁,再乘大巴赶往 赠,设立了叶连平奖学基金,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 目的地。
生和资助家庭闲难的孩子。基金设立7年来,在社会 “家里的煤炉漏气封不紧,我买个新的20块钱都 各界的支持下,陆续又投人5万元。至今共发放10万 不到,可叶老师硬是叫我退了回去。”叶连平的老伴 多元,奖励资助了 132名留守儿童。每年春秋两季,叶 说,叶连平总是告诉她,该花的钱绝不小气,不该花 连平都要组织留守儿童外出参观学习,安徽省科技 的,一分钱都不能花。叶连平至今仍住在30多年前的 馆、安徽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 老平房里,室内摆设陈旧,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叶连 馆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带领孩子们游学的一切 平穿着极其朴素,至今仍穿着破旧的衬衣和带有补丁 费用都由叶连平自己出^ “让学生亲眼看看,比上课 的裤子。“他把节俭下来的钱全都用在了孩子们的身 讲多少遍印象都要深刻!老师的工作,绝不止在H尺
上。”周围的群众说,
48 maaa .半月刊
传员”“战斗员” “播种机”的作用。2016年,叶连平
发挥余热,
当好“宣传员”“播种机”
在叶连平创办的“留守儿童之家”路口,一块 五六平方米的黑板报很引人注意。这个黑板报是叶 连平15年前创办的,黑板报上书写的大都是党的 方针政策和国内国际新闻,从此经过的村民们不时 地停下脚步驻足阅读。“从这块黑板报上,我们了解 到了许多国内大事.内容很丰富!”村民刘老伯说, “这要感谢叶连平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块了解外界
的窗口! ”乌江镇卜陈学校校长居平树说,叶老师坚 持丨5年为村民办黑板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以 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 是我们身边最生动的教材,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楷 模!”
2〇年来,叶连平在教学之余发挥余热,枳极给 有关单位作宣讲报告,他进机关、进学校、进乡镇、进 企业,乐此不疲给党员干部和企业员工宣讲党的奋 斗历程,开展家同情怀教育,充分发挥共产党员“货
应当涂县关工委邀请给孩子们作励志报告,报告会 结束后,主办方给了陪同叶连平一道来的卜陈学校
校长居平树一个信封,内有1000元讲课费,并交代 居校长回去后一定要交到叶老师的手中。回到家后, 当居平树将信封交给叶连平时,叶老师却一脸严肃 地说:“我是共产党员,给孩子们上课是一名党员的 责任,这个钱我不能拿! ”居平树万般解释,希望他 能理解主办单位的一片心意,说完将红包丢下就离 开了。可谁也没想到,第二天上午,叶连平骑行数十 公里将信封送到了马鞍山市关工委,执意让市关工 委转交和县关工委。“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 举”居平树说: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公布后,叶连 平第一时间自费翻印了 1〇()〇多份,自己骑车分送到 邻近的卜集、乌江、张集、香泉等中小学,教育孩子们 要遵照执行,不断提高I*彳己的品德修养。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严格按照新时代共 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叶连平说,“我希望最后 一口气是在讲台上呼出去的!” _
H
2〇19年第22期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