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岗位安全辨识

来源:二三娱乐
岗位安全辨识

电工岗位: 危险危害因素:

1. 作业时不慎接触带电体. 2. 带电体绝缘破损。

3. 带电作业或者没有完全断电.

4. 易燃易爆品在该区域达到一定的浓度,维修中电器设备发生静电火花。 5. 漏电。 6. 高压电。 7. 产生瞬间电压。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1. 造成电击伤害,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 2. 燃烧和爆炸。 3. 击伤和触电伤亡事故. 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 1. 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2. 先仔细检查后作业. 3. 工作认真细致,注意力集中. 4. 作业时先验电,严禁带电作业。 5. 悬挂断电警示牌,作业前先验电.

6. 作业中若使用电动工具或易产生火花的作业,必须先进行消融处

理,并进行通风排气. 7. 接线时查看以否接地。

8. 变压器及母线检修时,必须断开高压侧和低压侧,变压器次级必须检修接地器短接后可靠接地,并要有监护人员。

9. 维修前应先断电并悬挂警示牌,然后对其进行放电,并有监护人员。 机修岗位 危险危害因素:

1. 电焊、气体切割等出现的烫伤. 2. 机械伤害。 3. 压伤。

4. 高空坠物、坠落造成的伤害。 5. 油料妨害。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1. 在上下同时作业中,沟通不佳,未由专人指挥,出现伤亡事故. 2. 检修大型设备,在拆卸机体时,未检查固定装置是否楼靠,严重时出现重大伤亡事故。

3. 在吊装作业前,未检查吊绳是否超负荷和是否挂好,吊装部件上是否有容易掉下的工具或部件,造成严重伤亡事故。 4. 燃烧和爆炸。

5. 未悬挂警示牌,造成的机械伤害,严重出现伤亡等情况.

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

1.机械修理工必须掌握本岗位操作技能,熟悉安全作业规范。 2.机械修理工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必须穿戴与工作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3.机械修理工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4.机械修理工严禁不听指挥、冒险作业、违规作业。

5.对电动设备的机械故障进行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派专人看守. 6.机械的电气故障,必须由专业电工处理。

7.对于运转过热的机械进行维修时,必须待机械冷却后方可拆卸部件和放油、水等。

8.在机械上方作业,必须穿软底防滑鞋防止在机械上滑倒。在高于2米的机械设备上作业,如没有护栏应系安全带。

9.多人操作的工作台,中间应设防护网,对面方向朝着时应错开。 10.清洗用油、润滑油脂及废油渣及废油、绵纱不得随地乱丢,必须在指定地点存放.

11.扁铲、冲子等尾部不准淬火;出现卷边裂纹时应及时处理;剔铲工件时应防止铁屑飞溅伤人;活动板手不准反向使用;打大锤不准戴手套;大锤甩转方向不准有人。

12.用台钳夹工作,应夹紧夹牢,所夹工件不得超出钳口最大行程三分之二。机械解体要用支架,架稳垫实,有回转机构的要卡牢。 13.修理机械应选择平坦坚实地点,支撑牢固。使用千斤顶时,须用直立垫稳。

14.不准在发动着的车辆下面操作。架空试车,不准在车辆下面工作或检查,不准在车辆前方站立.

15.检修机械前必须先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应挂有“正在修理,禁止合闸开动”标志.非检修人员,一律不准发动或转动。检修时,不准将手伸进齿轮箱或用手指找正对孔。 16.严禁未拉闸断电,擅自检修机械设备或机具。

17.设备检修后应先接零接地,后接电源,未接零接地前,禁止送电试机.

18.试车时应随时注意各种仪表、声响等,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车

19.根据施工环境、施工现场的情况不同,其他安全防范措施。 20.当出现异常情况或事故发生时,危险区域内的作业人员要紧急撤离,应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员或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并履行紧急救援。

21.发生事故后,首先确定有无再次发生事故的危险。危险排除后,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全力抢险。现场情况允许时,应当做好现场救助.

22.根据情况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条件方便可直接用车送医院抢救、治疗.

23.根据情况对受伤、昏迷人员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进行止血包扎以待专业医生救治。

24.根据施工环境、施工现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其他相应的事故应急

措施。 球磨岗 危险危害因素: 1. 触电危险. 2. 机械伤害。 3. 高处坠物。 4. 滑倒. 5. 噪声。 6. 粉尘。 7. 选矿药剂气味。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1. 湿手启动设备,造成电击伤害,出现重大伤亡事故。 2. 在起重机工作时,站在起重机下方,重物下落造成伤害. 3. 拆装衬板时,衬板脱落伤人。

4. 球磨机运转过程中,靠近或者跨越安全栏,出现严重的机械伤害事故.

5. 在工作过程中,湿滑的路面及走台,易使人滑倒,严重会造成人员摔落,造成伤亡事故.

6. 在对球磨机进行注油及对各部位检查过程中,未站在安全区域,磨机转动带动人体造成严重伤亡事故. 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 1.

严禁酒后上岗。

2. 3.

坚守岗位,按有关规程进行操作。

严禁用水冲洗电器系统相关部件,严禁湿手启动设备,严禁运转时擦洗运转部件.

4.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工上班时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内.

5. 设备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6. 7.

冬季上下楼梯时,应注意地面结冰,预防摔倒、坠落事故. 注油和对各部位进行检查时,须站在安全地点,身体任何部位不得接触转动部分。

8. 运转时任何人不得靠近机体和跨越安全栏,安全装置不得随意拆除。

9. 操作工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试,持起重机械作业上岗证方可上岗。

氧化岗位 危险危害因素: 1. 触电危险。 2. 机械伤害. 3. 高处坠物。 4. 滑倒。 5. 跌入槽体。 6. 化学药品伤害.

7. 高空跌落. 8. 有害气体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1. 湿手启动设备,造成电击伤害,出现重大伤亡事故.

2. 设备运转过程中,用手等身体部位接触,出现机械伤害,严重会造成伤亡等事故。

3. 雨天平台湿滑,出现滑倒、跌落等安全事故发生。 4. 雷雨天气,在氧化槽高处出现雷击,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5. 在吊物过程中,钢丝绳出现断裂,造成高处坠物伤人事故发生。 6. 测样化学药品进入眼睛、口,出现化学药品中毒事故发生。 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 1. 2. 3.

严禁酒后上岗。

坚守岗位,按有关规程进行操作。

严禁用水冲洗电器系统相关部件,严禁湿手启动设备,严禁运转时擦洗运转部件。 4.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工上班时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内。 5.

设备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6. 7. 8.

冬季上下楼梯时,应注意地面结冰,预防摔倒、坠落事故。 熟悉本岗位技术及设备操作规程和相关设备性能。 取样时取样罐绳要系牢,防止取样罐掉入槽中,禁止跨越防护

栏。 9.

使用电葫芦吊物时,应检查钢丝绳,查看下面有无行人,确认无误后方可起吊。 浓密岗位 危险危害因素: 1. 触电危险. 2. 机械伤害. 3. 高处坠物。 4. 滑倒、跌落。 5. 跌入槽体。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1. 湿手启动设备,造成电击伤害,出现重大伤亡事故。

2. 雨天、冬季上下楼梯湿滑、结冰等造成滑倒、跌落等伤亡事故发生.

3. 在清理溢流槽时,不慎跌入槽内,出现伤亡等情况发生。 4. 设备运转过程中,太靠近或者直接接触旋转部门,将衣物及人拉扯造成伤害事故。 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 1. 2. 3.

严禁酒后上岗。

坚守岗位,按有关规程进行操作。

严禁用水冲洗电器系统相关部件,严禁湿手启动设备,严禁运转时擦洗运转部件.

4.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工上班时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内。

5. 设备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6. 7. 8.

冬季上下楼梯时,应注意地面结冰,预防摔倒、坠落事故。 熟悉本岗位技术及设备操作规程和相关设备性能. 接班时应检查安全设施是否可靠,各种螺丝有无松动,各部位润滑是否良好,盘车是否轻便.

9. 浓密机顶部的人行通道须有牢固的铺板和栏杆,转动部分须有安全保护装置,并保持良好。

氰化岗位 危险危害因素: 1. 触电危险. 2. 机械伤害. 3. 高处坠物. 4. 滑倒、跌落。 5. 化学药品中毒.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1. 湿手启动设备,造成电击伤害,出现重大伤亡事故。

2. 雨天、冬季上下楼梯湿滑、结冰等造成滑倒、跌落等伤亡事故发生.

3. 设备运转过程中,太靠近或者直接接触旋转部门,将衣物及人拉扯

造成伤害事故

4. 氰化钠等化学药品溅入眼睛及口腔内,造成中毒,发生严重的伤亡事故。

5. 在吊物过程中,发生物体坠落伤人,发生严重伤亡事故。 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 1. 2. 3.

严禁酒后上岗。

坚守岗位,按有关规程进行操作.

严禁用水冲洗电器系统相关部件,严禁湿手启动设备,严禁运转时擦洗运转部件。 4.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工上班时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内。

5. 设备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6. 冬季上下楼梯时,应注意地面结冰,预防摔倒、坠落事故。 7. 熟悉本岗位技术及设备操作规程和相关设备性能。 8. 本岗位上岗人员需持有危险化学品作业证。

9. 防止氰化钠或矿浆与皮肤接触或溅入眼睛和口腔,如有中毒事故发生,应立即抢救并送医院.

10.进入浸出槽内必须二人以上同时进行,必须有专人监护,槽内作业者必须戴好防毒面具及乳胶手套,如有中毒或掉槽事故发生,应立即抢救并送医院。

11.经常检查氰化钠管道有无泄漏,如有泄露事故发生,应立即关闭前路阀门,修理管道;并冲洗地面及槽体,让泄露的氰化钠回流程。

12.经常检查设备的温升、润滑情况,有无异常声响、震动及气味. 13.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 尾矿坝岗 危险危害因素: 1. 触电危险. 2. 机械车辆伤害。 3. 崩岸。 4. 雷击。 5. 淹溺。 6. 夏季雨汛。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1. 湿手启动电气设备,易造成电击伤亡事故。

2. 在铲车、钩机等工作过程中,站在抓斗、铲斗下面,出现伤亡事故。 3. 雷雨天气,发生雷击,产生伤亡.

4. 在蓄水池旁滑跌入池内,发生溺亡等严重事故. 5. 雨汛产生泥石流、库区崩岸等重大事故发生. 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 1. 2. 3.

严禁酒后上岗。

坚守岗位,按有关规程进行操作.

严禁用水冲洗电器系统相关部件,严禁湿手启动设备,严禁运转时擦洗运转部件。 4.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5. 设备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6. 7.

熟悉本岗位技术及设备操作规程和相关设备性能。 根据尾矿量和尾矿库的面积,确定每年堆筑坝的高度,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筑坝。

8. 尾矿库必须昼夜有人值班,一旦发生险情,应及时向冶炼厂和生产安环部汇报,并采取积极的应急措施。

9. 对坝内尾矿和污水如进行检查和测定时要试踏,不得猛然踏进,以防陷入。

10. 严格执行尾矿库定期检查制度,每月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的内容:主坝和坝基、溢流水井、涵洞、道路、坝坡保护情况以及山坡排水沟是否有堵塞情况。严格控制坝体水位,加强外来水的及时排放,保证安全的浸润标高。

11. 定期要用山坡上的泥土压正坝,及时填平坝面上的小水沟,经常清理坝面上的排水沟,以防坝体受到暴雨的侵蚀.

12. 禁止在坝面上栽植树木和农作物,应种植杂草和灌木林。 13.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水泵,严禁水外溢。 料场岗位 危险危害因素: 1. 触电危险。 2. 机械车辆伤害. 3. 滑跌。

4. 选矿药剂气味。 5. 割伤。 6. 灰尘。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1. 湿手启动设备,造成电击事故发生。

2. 铲车在工作过程中,站在铲斗下面,造成伤亡事故. 3. 冬季路面结冰、湿滑,造成摔伤。

4. 原料库灰尘、选矿药剂气味较大,通过口鼻,造成呼吸道等疾病的发生。

5. 在处理袋装金精矿时,利用镰刀等工具,易造成割伤。 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 1. 2. 3.

严禁酒后上岗。

坚守岗位,按有关规程进行操作,.

严禁用水冲洗电器系统相关部件,严禁湿手启动设备,严禁运转时擦洗运转部件. 4.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工上班时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内. 5.

设备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6. 7. 8.

冬季上下车时,应注意地面结冰,预防摔倒、坠落事故。 熟悉本岗位技术及设备操作规程和相关设备性能。 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料场原料库,人离开时各种记录、台帐、

化验单必须锁入抽屉. 9.

及时向干矿粉上洒水,防止矿粉飞扬,减少原料损失。

车卸完矿后必须冲洗干净经检查合格后才能离开. 压滤岗位: 危险危害因素: 1. 触电。 2. 机械伤害 3. 高空坠物。 4. 滑跌.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1. 湿手启动设备,造成电击伤害.

2. 在设备运转过程中,手或者身体接触运转设备,造成机械伤害,严重会出现伤亡。

3. 在车间吊物过程中,出现坠物等现象,严重出现伤亡等事故发生. 4. 路面湿滑,造成摔伤。

5. 滤液溅入口、鼻、耳中,造成伤害.

6. 进行压滤机操作过程中,被滤板或者小车挤伤。 防范或应急处理措施: 1.

严禁酒后上岗。

2. 坚守岗位,按有关规程进行操作。

3. 严禁用水冲洗电器系统相关部件,严禁湿手启动设备,严禁运转时擦洗运转部件。

4. 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女工上班时应将长发盘入工作帽内。 5. 设备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醒目位置悬挂“禁止合闸”警示牌. 6. 冬季上下楼梯时,应注意地面结冰,预防摔倒、坠落事故。 7. 熟悉本岗位技术及设备操作规程和相关设备性能。 8. 只有持证上岗者才能使用电动行车。

9. 进行压滤机操作时要严防身体各部位被滤板或拉板小车挤伤。 白灰岗位 1. 2. 3. 4. 5.

触电 烫伤 粉尘 摔伤。 机械伤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