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排序法考核】排序法岗位评价

来源:二三娱乐
排序法岗位评价

排序法岗位评价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岗位评价方法。排序法是由岗位评价人员,根据其对企业各项工作的经验认识和主观判断,对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大小进行整体比较,并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在对各岗位价值进行比较时,一般要求岗位评价人员充分考虑以下各项因素: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任职资格、工作条件及环境等因素。排序法有两种方法:交替排序法和配对比较法。

(一)交替排序法

交替排序法是先选出价值最高的岗位,然后选出价值最低的岗位,再选出价值次高的岗位、价值次低的岗位,如此继续,直到选完为止,这样就得到了所有岗位价值排序结果。 以表3-1为例,说明交替排序法岗位评价过程。

表3-1 交替排序法岗位评价

1. 选择岗位评价者:一般评价者要5~10人,本案例岗位评价者5人。 2. 确定需要评估的岗位:本案例需要评价岗位7个。

3. 通过工作分析,形成岗位说明书,作为岗位评价的资料依据。

4. 确定岗位排序因素:综合考虑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任职资格、工作条件及环境等因素。

5. 进行评价排序:

以评价者2为例,先选价值最高的,在总经理岗位上写上序号“1”,再选价值最低的,在前台岗位上写上序号“7”,依次在市场经理、出纳、项目助理、会计、市场专员等岗位处写上“2”、“6”、“3”、“5”、“4”,这样评价者2就完成了岗位评价。 6. 评价结果统计:

将各位评价者评价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各岗位得到的平均分,依据平均分进行排序,得到最终评价结果。 (二)配对比较法

配对比较法是将所有岗位两两对比,经过统计计算后确定最终排序。 以表3-2为例,说明配对比较法岗位评价过程。

表3-2 配对比较法岗位评价

1. 选择岗位评价者:一般评价者要5~10人,本案例岗位评价者5人。 2. 确定需要评估的岗位:本案例需要评价岗位10个。 3. 设计评价对比表格,表格形式如表所示。

4. 通过工作分析,形成工作说明书,作为岗位评价的依据。

5. 确定岗位排序因素:综合考虑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任职资格、工作条件及环境等因素。

6. 进行评价排序:

以某评价者为例,岗位1和岗位2相比,岗位1价值没有岗位2大,因此在岗位1所在“行”与岗位2所在“列”交叉位置上记“0”;再比如岗位5比岗位6价值大,那么在岗位5所在“行”与岗位6所在“列”交叉位置上记“1”。

把所有岗位两两相比,价值大者在所在“行”位置记“1”,价值小者在所在“行”位置记“0”。 7. 统计计算:

将每个岗位得分沿“行”方向汇总,得出总分,将总分进行排序,分高者价值大。 由此得出相对岗位价值由高到低的次序为:岗位7、岗位9、岗位5/岗位10、岗位2、 岗位4、岗位3/岗位6/岗位8、岗位1。

本例中表格数据只是一个专家的评价结果,在实际操作中,要对各专家的结果进行统计计算,一般取各专家对岗位评价的平均值做最终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配对比较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要比出高低,如果实在比不出高低,就记“0.5”。

另外,如果使用计算机软件统计,每个专家只需对左下三角或右上三角打分即可,因为这两个三角区域数字有关联,与图中斜线对称位置的两个数字和为1。在软件统计时,只要将下三角转置复制到上三角,并且乘以负1并加1即可。 (三)排序法岗位评价特点

排序法岗位评价的优点是不必请专家即可自行操作,且操作简单,统计方便,岗位评价成本较低。

排序法岗位评价的不足之处是:

(1)操作缺乏定量比较,显得主观性偏多,给人说服力不强之感;

(2)只能按相对价值大小排序,不能指出各级间差距的具体大小,因此不能直接转化为每个岗位具体的薪酬数额。

排序法适合于岗位评价中岗位数量不太多的情况,以及组织中包含差别较大的不同子组织的情况,这时可以对不同子组织内部岗位进行排序;对于某一岗位序列人员,如操作工人、技术工人、基层管理人员等,采用排序法也比较有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