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1期 食品科学 食品有毒金属污染及预防 陈长宏陈环张科 (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湖北襄阳441118) 摘要介绍了食品中有毒金属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以期为预防有毒金属对食品的污染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有毒金属;污染来源;危害;预防 中图分类号 R155.5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1-0285—02 人体内含有多种金属元素,有些金属元素是人体正常 组织成分或维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但有些金属元素,尚未 生素C可以降低铅的毒性。 2.2汞对人体的危害 证实其具有生理功能,或者正常情况下人体只需要极少的 数量或者人体只可耐受极少的数量,剂量稍高,即可呈现毒 性作用,这些金属被称为有毒金属。其中,最引起人们关注 的有毒金属包括铅、镉、汞、砷等。 1食品中有毒金属的来源 1.1工业“三废”排放和化学品使用污染 现代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有些乡镇企业,重效益轻环 保。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和工业“三废”的排放,造成环境污 染,并通过动植物的摄食在植物体内累积造成污染。与一般 农药、化肥污染不同,即使这些有毒金属在环境中的浓度很 低,但由于其在环境中不易净化,使大气、土壤、水体均受到 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富集,类似于持久有机污染物,被称为 持久性有毒物l1-3]。 1.2自然环境的本底值高 有特殊地质地理条件的地区,在土壤、水体以及空气中 某些金属含量较高,致使在此环境中的动、植物体内的有毒 金属含量也往往较高。如高硒地区,不少人毛发、指甲脱落, 四肢麻木,皮肤红肿、溃烂,经过分析检验出病因是食物中 含超量的硒元素。 1-3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因工艺需要加入的食品添加剂品质不 纯,或所使用的容器、管道、金属机械等中含有有毒金属杂 质可能造成食品污染。 2食品中有毒金属污染的危害 有毒金属进入人体后,多以原型金属或金属离子形式 存在,但有些可以转变为毒性更强的化合物。尽管一次大剂 量摄入可以引起急性中毒,但大多数属于低剂量长期摄入 后在肌体中积蓄造成的食源性危害。有些金属毒物还具有 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 2.1铅对人体的危害 铅主要侵害肾脏、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常见症状表现 主要有贫血、腹痛及便秘和腹泻、关节肌肉疼痛、头昏、失 眠、口腔金属味、胃肠炎、食欲不振等,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和 死亡。因为慢性铅中毒影响凝血酶活性,使凝血时间延长, 在后期出现急性腹痛或瘫痪。铅中毒患者可以观察到血中 点彩红细胞和齿龈的“铅线”。铅还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使 抗体产生明显下降。膳食中补充蛋白质、钙、铁、锌、硒和维 作者简介 陈长宏(1957一),男,湖北随州人,大校,从事军需教研工作。 收稿日期2012—04—23 食品中有机汞的消化吸收率很高,甲基汞的人体吸收 率可以达到80%以上;无机汞的吸收率较低,而金属汞几乎 不被人体吸收,90%以上可由粪便排出。吸收的汞以肝、肾、 脑等器官的含量最高,在全身组织和器官均有分布。长期摄 入甲基汞可导致中毒,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损害神经系统。如 神经症状、感觉障碍、听力障碍、视野缩小、语言障碍、运动 失调等,严重者可能发生吞咽困难、肢体变形、瘫痪,甚至死 亡。甲基汞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或新生儿 中毒。 2.3镉对人体的危害 镉吸收在人体主要积蓄部位为肝脏和肾脏。镉中毒主 要损害消化系统、骨骼和肾脏。临床上可见蛋白尿、氨基酸 尿、糖尿和高钙尿,导致体内钙的负平衡,并由于骨钙迁出 而发生骨质疏松和病理性骨折。镉及其化合物对动物和人 体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严重时引发急、慢性中毒。 2.4砷对人体的危害 砷由于其许多理化性质类似于金属,故常称为“类金 属”,其实际为一种非金属。砷进入人体后可以分布于全身 组织。急性砷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炎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中 枢神经系统麻痹而死亡,并出现全身出血症状。慢性中毒主 要表现为皮肤色素异常,包括皮肤白斑、颜面和四肢与躯干 色素沉着弓1起的砷源性黑皮病、皮肤角化过度、四肢末梢神 经疼痛、神经衰弱等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流行病学研究发 现,无机砷与人类皮肤癌和肿瘤的发生有关,许多砷的化合 物具有致突变作用。 3食品中有毒金属污染的预防措施 3.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 目前,我国规定各种食品中铅的限量标准(以Pb计)如 下:谷类、豆类、薯类、畜禽肉类0.2mg/kg,鱼、贝类0.5mg/kg。 水果、蔬菜(叶菜及食用菌除外)0.1 mg/kg,叶菜、食用菌 0.3 mg/kg,蛋类O.2 mg/kg,酒类0.2 mg/kg。 我国规定汞在各种食品中的限量标准(以Hg计)为:粮 食0.02 mg/kg,蔬菜、水果0.Ol mg/kg,鱼及其他水产品 0.3 mg/kg,肉、蛋(去壳)、油0.05 mg/kg,乳类0.01 mg/kg。 我国规定镉在各种食品中的限量标准(以Cd计)为:大 米0.2 mg/kg,面粉、豆类、花生0.1 mg/kg,畜禽肉0.1 m kg, 鱼、贝类O.1 mg/kg,蔬菜、水果(叶菜、芹菜、食用菌除外) 0.05 mg/kg,叶菜、芹菜、食用菌0.2 mg/kg,蛋类0.05 mg/kg。 我国规定砷在各种食品中的限量标准(以As计)为:粮 285 食品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1期 食0.7 mg/ ,蔬菜、水果0.5 mg/kg,淡水鱼0.5 m kg,蛋类 剂应按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对其规定的使用范围和剂量使 0.5 m kg,食用油0.1 mg/kg,醋和酱油0.5 m kg。 用。此外,食品加工的环境条件也应符合卫生要求,防止大 3.2在动、植物生长过程中防止污染 气中某些有毒金属尘埃溅落于食品上。 食用动、植物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和发育,是保证 4参考文献 食品质量,防止有毒金属污染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做到:不 [1】陈倩,洛海明,赵春玲,等.北京市食品中五种食源性致病细菌污染状 用被污染的饲料和水饲养畜、禽:不在受污染水域养殖水产 况调查研究[J】冲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5):507—571. 品;不在有毒金属含量高的土壤或工业“三废”严重的土壤 [2张森富,赵婷.浅析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2】J1.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9(3):101—103. 上种植作物,并注意灌溉用水的水质;在生产过程中,不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食品中真菌毒 用农药,含有金属元素的汞制剂、砷制剂应严禁使用 。 素限量(GB2761—200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3.3合理实施食品加工 【41杨平,牛春燕.浅谈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J1.世界农业,2009 (12):43—46. 使用食品加工机械、管道等生产设备时,一定要清洗干 【5】桑立伟.食品安全高效监管途径探索册.食品安全导刊,2009(6):28-29. 净,并防止机械空转,直接摩擦而产生金属尘粒混入食品; [6张凌,安莹,苏晓丽.徐州市小学周边劣质膨化食品重金属污染的调 6】盛装食品的容器要慎重选择.尽量避免使用陶瓷或铝制容 查与评价研究【J】.科技资讯,2011(34):212. [7】王孝文,郭延强,王芳,等.平顶山市食品重金属污染监测报告硼.微 器,以防止接触酸性物质而溶出铅和镉渗入食品;食品添加 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1。28(6):28—30. (上接第282页) 高副产物的经济效益。据研究表明 ,l t桑椹酒使用桑椹的 发展方向。 比例为1:(3-6)。可见,通过推广种值果桑品种,建立优良的 2.5桑椹膏 果桑基地,不仅可稳定传统的种桑养蚕的产值和收益.同时 桑椹膏是以蔗糖糖浆与桑椹水煎液熬制成的棕褐色黏 还为酿制桑椹酒提供原料,大大增加了蚕桑产业的附加值, 稠液体,具有补肝肾、益经血的作用圈,是传统的中成药之 增加蚕农的收入,提高了蚕桑业的综合效益。 一。桑椹膏尤其适合肝 肾阴血不足者、少年白发者、病后体 3.3生态效益 虚、体弱、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果桑的根系发达,生命力强,在降水量200mm左右的 2.6桑果酱 干旱荒漠区能生长发育,耐旱,耐贫瘠,耐40℃的高温和 果酱是很多西方国家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出口潜力巨 耐一35℃的低温;耐轻度盐碱,土壤含盐量在0.2%时可正常 大;在国内果酱的需求量也在逐步扩大,因为吃西餐人数也 生长,土壤pH值在4.5~8.5均可生长;枝条柔韧,树冠冠幅 呈增加的趋势。果酱是桑椹果汁生产过程中的附属产物,因 大。利于防风固沙、降低风速、涵养水源、改善小气候。由于 其味道鲜美,独具风味而在市场上占有很高的价位,而实际 桑树具有抗性强、易繁殖、有利于大面积推广等特点,使其 上桑椹果酱的生产成本非常低廉。果汁生产中排出的较细 成为绿化荒山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在沙漠化严重地区作 的果渣用于生产果酱,一般每生产l t桑椹原汁约排出0.6t “防护林”栽植。可见,发展果桑经济林,造林成本低,土地要 左右的果渣。 求不高。顺应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六大林业工程及退耕还林 3果桑的效益 重点工程,对水土保持、环境绿化、空气净化起到良好的生 3.1种植效益 态效益,实现了从单一的种桑养蚕业向复合型现代蚕桑业 目前,全国种植果桑的面积不大,主要还是以叶用型为 的转变,提高了果桑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主的桑树品种,通过推广果叶兼用品种,充分利用桑椹资源, 4果桑产业化发展前景 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果桑最高可种植7 500株/hm , 桑椹是无污染的果品,属于无公害食品咧。因此,用桑椹 需投入1.2万~1.5万元/hm ,但一次投入可使用10—15年, 开发出来的桑椹汁、桑椹酒、桑椹醋等符合当前食品饮料的 成林后回报率很高.中等肥力种植6 000株,hm2,瘠薄土地 发展趋势,其独特的风味和强身健体的功效日益受到关注, 适当增加密度,种植第1年可少量挂果,第2年可丰产,第3 果桑栽培及其产业化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年后进入盛果期,且盛果期可长达30年旧。广东省农业科学 5参考文献 院蚕桑研究所引进培育的“无核果大十”品种,推广种植面 【1】冯纪元,鲍先巡,王泰初.利用果桑效益促进蚕桑业的发展U】.中国蚕 积较大,该品种叶大,果长3.0~3.5 cm,单果重3-8 g,产果量 业,2005(1):90—92. [2徐玉娟,肖更生,陈卫东,等.2]桑椹原果汁加工及特性的研究U】.广东 22.5~30.0 t/hm ,产桑叶15.0~22.5 t/hm ,可养蚕22.5张/hm。, 蚕业,2000,34(1):43—46. 产鲜茧1 500 kg/hm 。按蚕茧收购价15 ̄/lcg,若桑果按收购 【3】王少伯.桑椹醋和雄蚕蛾醋的开发及市场前景【J】.中国蚕业,2004,25 价3元/kg计算,农户产值可达9.00万~11.25万元/hm。,若 (1):80-81. 当年蚕茧和桑果的价格有所提高,产值会更高。所以,果桑 [4】李志洲.桑椹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2003,21(6):73—78. 种植是当前农业调整见效快、效益高,最有发展前景的农业 【5]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桑树资源综合利用进展及开发对策U].蚕业 特色产业。 科学,2005,31(1):4-6. 【6】吴婧婧,梁贵秋,陆春霞,等.果桑及桑椹开发利用研究进展明.现代 3.2加工效益 农业科技,2011(17):319—320. 由于果桑的果汁丰富,果肉无渣,是酿酒的极佳原料, 【7]周小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川蚕业, 若桑椹用于酿酒,按出汁率75%计,1 hm2桑果可酿酒15 t, 2011(4):12—13,35. [8唐虎利,谢亚玲.81桑椹酒的加工技术研究【J】.酿酒科技,2004,121(1): 酒按市场价45 ̄;/kg计,产值可达50.625万元/hm ,大大提 61-62.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