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菜类蔬菜大棚育苗操作规程
1、 充分做好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1.1育苗大棚
①凡用作育苗和移苗的塑料大棚,要选择近3年内未种过“三茄”(番茄、茄子、辣椒,下同)“二瓜”(黄瓜、冬瓜,下同)的大棚,充分翻晒一个月以上。按“三茄二瓜”种植计划,每亩大田备足育苗面积3—4平方米,移苗面积20~25平方米。每亩塑料大棚可育供100-120亩假植用的小苗,可假植供20~25亩栽植的大苗。
②大棚四周开好排水沟,做到沟沟相通,雨停水止。
③大棚钢管在育、移苗前一周油漆好。
④大棚床土在一个月的翻晒期间内,要倒土2次,泼浇腐熟的大粪1—2次。
⑤苗床作成高平畦。6 米宽的大棚作四畦,毛畦1.5米,畦面1.1—1.2米,中间走道40 厘米,两边35厘米,利用率70%-75%;也可以作成二畦,畦宽2 米,中间走道50 厘米,两边75 厘米,育苗期间可以存放草帘,早春可以套种冬瓜或种矮生菜豆。畦面要高,育小苗的畦高25 厘米,移大苗的畦高20 厘米。这是降低棚内湿度和减少苗期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1.2营养土、种子、物资等材料的准备
①营养土。在育、移苗前一个月备足。数量按育苗计划,“三茄”、黄瓜亩大田3立方米,冬瓜0.3立方米。一般选用葱蒜类、豆类田表土,做到“二翻二浇”(人粪),二晒一筛。按5份菜园土:3份猪鸡粪:2份砻糠灰或垃圾灰的配合比例备足猪鸡粪和灰肥,并事先堆制发酵,捣碎过筛,按上述容积比,充分拌匀。决不能使用未腐熟的猪鸡粪和鲜灰肥。为了增加速效养分,在拌和时,可喷0.5%过磷酸钙浸出液或0.5%复合肥水溶液,每亩施用过磷酸钙2—2.5 公斤,复合肥1—1.5 公斤,调节土
壤酸碱度pH值至6.5—6.8。
②种子。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按番茄50克,茄子150 克,辣椒、冬瓜100 克,黄瓜150 克准备。选用品种番茄以辽园金粉、L-402、金棚一号为主;茄子以苏崎茄为主;辣椒以砀椒一号、洛椒、汴椒为主;冬瓜以广东青皮、马群一号为主;黄瓜以津优10号、津优20号、津春5号为主。
③塑料薄膜。 每亩大棚内外二层需180公斤,外层选用无滴耐老化薄膜,一般在播种前3天上好大棚膜,备好塑料营养钵,每亩配4 000只。
④小拱棚竹弓。四畦式每亩大棚备长2.1米的竹弓600根,二畦式备长2.8 米的竹弓400根。
⑤草帘。每亩大棚备足长180 厘米、宽80厘米的草帘600条。
2、提高种子质量,实行稀播匀播
2.1种子处理
①选用充实、饱满、无杂质、干燥、纯正、无病虫的种子。
②播前晒种2~3天,增强发芽势,提高发芽率。
③做好发芽试验,正确掌握用种量。
④播前做好种子消毒,用50~55℃温水(2份开水对1份凉水),加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20分钟。要边倒边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然后洗净、晾干,直接播种或继续浸种。
⑤浸种,凡加温育苗的播种前,用30℃温水浸种,“三茄\"1—2 小时,“二瓜”0.5小时,不加温育苗的一般不再浸种,可直接播种。
2.2稀播匀播
①播期。 按不同种植方式分2~3批进行。加温育小苗的可以推迟10~15天播种。
②播量。 既要保证播种面积,又要压缩用种量,真正做到稀播匀播。发芽率按80%以上计算,番茄每50 克播10平方米,辣椒、茄子每50克播7—8平方米,黄瓜、冬瓜每50 克播2~3平方米。
③播种。作好高平畦后,即可播种。操作程序:浇足底水(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铺营养土3-5厘米厚→播种→喷水→撒盖籽土(3:7灰土)0.5—1 厘米厚→撒毒土(每1 平方米用25%的多菌灵或杀菌王20 克加0.5—1克干细土拌匀撒于床面进行土壤消毒)→盖地膜→套小棚。加温育苗的按容积比用菜园土6份,砻糠灰4份拌匀作基质,播种的操作程序是:铺营养土播种→浇水→盖籽。
2.3小苗管理技术
①温度管理。 大棚育苗,主要靠日光增温和薄膜草帘保温,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在管理上一般掌握播种至发芽25—30℃,出苗至齐苗23—28℃,反心(第一张真叶露尖时)至移苗20—23℃。加温育苗的,催芽和出苗以日温30℃,夜温23—25℃为好。
②水分。浇足底水播种的,可直至出苗不浇水,但要勤检查,在湿度不足时,可在晴天中午揭膜补水并补盖籽土。出苗后宁干勿湿,以防倒苗。过干在晴天中午浇水,保持小苗地上部干燥状态,过湿撒干细土吸湿。
③及时揭膜,防高脚苗、戴帽苗。一般情况下,茄果类11月播种的10—15天出苗,12月播种的15—20天出苗,1月播种的20—25天出苗。播后要勤检查,当有70%出土时,选择晴天下午揭膜。水分不足,揭膜时可以浇1次水,以防种壳失水收缩造成戴帽苗。加温育苗的番茄、辣椒6昼夜出苗,冬瓜5昼夜出苗,茄子4昼夜出苗,黄瓜2昼夜出苗。
④充分见光。一般上午8时揭膜,大棚温度上升到18—20℃时揭小棚膜,下午3时盖小棚膜,5时前盖好草帘。阴天也要揭草帘以增加光照。
⑤及时间苗。一般小苗苗距2—3 厘米,每1平方米留苗1 000棵。小苗期间一般不施肥,可在移苗前1—2天,喷0.1%
磷酸二氢钾液进行根外施肥,并喷杀菌王防病。
3大苗培育技术
3.1移苗时间和植株标准
①茄果类第一批移苗人钵,要求在冬至前后结束,最迟不过月底。使秧苗活棵后过一个月低温。植株标准:在破心时即2片子叶、1个心叶时移苗,此时尚未进入花芽分化,伤根少,成活率高。采取匀拔办法,移一半,留一半。
②茄果类第二批,瓜类第一、二批移苗人钵,从立春后开始,气温逐渐回升,移后容易成活和管理,“三茄”苗已有3—4张真叶(中苗),已经花芽分化,影响小。瓜类2叶1心。
③为了提高中苗质量,第一批移苗后留下的/苗,过密的要删掉一些,拔除弱苗,加强管理、施肥根外追肥和防病治虫不少于2次。采用上述方法,苏果类定植时均可培育成带花蕾的大苗。
3.2移苗入钵前后的管理
①入钵前2—3天要适当进行炼苗。
②人钵要选择晴天上午10时开始,下午3时育结束。
③人钵后要浇足底水,3—5天内要闷小棚,达男高温(25~28℃),高湿(80%以上),中午温度过高用驾帘短时间遮荫防萎蔫,以缩短缓苗期。
④移苗的小棚薄膜一般用新膜,透光、保温、伤湿性能好。
3.3入钵成活到定植前的管理
①温度要适当降低,白天20—25℃,夜间10~15℃以上。
②注意增加光照时间,阴雨天也要见光。
③施肥和根外追肥3—4次,施用腐熟人粪尿邪度,前期10%,后期20%。施后要用清水喷叶。根外迮肥一般喷0.1%—0.3%磷酸二氢钾、尿素或复合肥溶沼
3—4次。
④在水分管理上,以控为主;注意排水,浇水绰合施肥进行。
⑤做好防病治虫和松土除草工作。“三茄”苗斥杀菌王或代森锰锌500倍液,瓜类用25%瑞毒霉800—900倍液防病,用吡虫啉防治蚜虫,一般2~3次,土壤粘结要用竹签松土,杂草用人工拔除。
浇水、施肥、喷药均要选择通风的晴天中午迢行,一定要等叶子水分晾干后再盖小棚膜,以防肥、药害。
3.4定植前的秧苗锻炼和“三带”下田,炼苗在定梢前10天进行
①白天逐步加大通风量,逐步揭除草帘,逐步揭开小棚膜,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
②适当控制水分,以增加秧苗干物质含量,提高耐寒力。
③促发新根,“三带”下田。定植前3—5天施1次肥水,适当提高棚温,促发新根,利定植后成活,并在定植前2—3天用好1次药,定植前2天浇透水,以利带土。做到带肥、带药、带土下田。
3.5壮苗标准
“三茄”苗的壮苗标准是:开展度大于株高;无落叶;带大花蕾;叶色健壮。瓜类苗的壮苗标准是:株形盆子式、叶阔、叶厚、子叶健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