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妊娠结局及满意率的影响
魏
摘
要
平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妊娠结局及满意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5月我院住院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随
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率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血率及抑郁率、
善产妇的妊娠结局,提高护理质量满意率。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产妇;妊娠结局;满意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2.011
产科是高风险科室之一,妊娠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会使产妇在整个过程中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上的改变。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对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患者产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亲切、便利的就医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总营造安全、结报道如下。11.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010年2月~2012年5月,我院住院产妇
将治疗方案和现主动服务无缝隙;重视患者知情权和参与权,
护理内容及时告知,实现透明服务无缝隙;增强ICU护士重症监护、应急处理、临床观察、急救及沟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专业技术无缝隙;对不同病种及人群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心理干预,实现心理干征和心理问题进行有步骤的健康教育、
预无缝隙。(2)护理安全无缝隙。护士长加强护理工作中不安全事件的管理,并通过讨论总结出防范措施,每月有护士长组织护理质控小组进行查房,加强对患者体征的观察和病情的评估,本着预防控制、主动报告、积极处理、实事求是、患者至上的原则1.3
[2]
200例,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5.4±3.2)岁。孕34~41周。估计胎儿体重≤4000g。文化层次:大学36例,初高中148例,小学16例。职业:农民48例,工人56例,经商44例,干部22例,其他30例。均为初产妇、单胎,无明显剖宫产指征。所有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及预测胎儿体重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1.2.1
护理方法弹性排班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实行8h固定排班
服务,具体措施如下:
模式,每周工作40h,各班次每天工作8~12h。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后根据每天患者数、护理工作量、难易程度增减上班时“8-8”“8-8”数,护士长上行政班,护士每天两个白班和夜1名二线护士上全夜班,每日保证有1名二线护士上白班,11∶00,17∶00主班有30min的就餐时间。班,1.2.2
实行责任包干制
将负责优质护理组的护士分为A,
B两组,每组设责任组长1名。按职称、工作能力将护士分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助理护士三个层次,一级护士休息时由二级护士代理责任组长,履行职责。组长由高年资护师担任,每个护士负责3~5个孕妇,做到岗位到人,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1]
,完善细节管理。
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以及对护理质量的
评价指标
满意率,其中妊娠结局包括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抑郁、新生儿窒息情况。(1)抑郁情况。依据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50分为无抑郁,50~59分为轻度评价,其包括20个条目,
[3]
60~69分为中度抑郁,抑郁,≥70分为重度抑郁。(2)产
后出血即产后2h出血≥500ml。(3)新生儿窒息发生采用Apgar评分判定,Apgar评分≤7分为窒息,8~10分为正常
[4]
。(4)护理质量满意率依据我院自制的护理质量调查量统计学处理
2
表进行评价。1.422.1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
用两独立样本的χ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表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2值P值
例数100100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例)
产后出血
1165.8250.0427
抑郁2155.5620.0453
新生儿窒息
065.0630.0483
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比较(表1)
剖宫产12678.6540.0347
,做好对孕妇的日常护理服务。全程、连续、无缝隙护理服务
(1)服务过程无缝隙。
1.2.3
2.2两组产妇满意情况比较(表2)
表2
两组产妇满意情况比较(例)
技术水平
98825.4520.0462
健康教育95746.0240.0398
关爱患者100835.8170.0425
例数100100
服务态度100815.8610.0421
对日常护理服务、疾病护理等制定标准流程,实现全程服务无缝隙;以患者健康为中心,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细化服务,实
作者单位:221300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
本科,主管护师魏平:女,
组别
观察组对照组χ2值P值
·24·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22期(下半月版)
两种口咽通气管放置方法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
陈
摘
要
璐李水莉刘慧
目的:探讨两种口咽通气管放置方法在急诊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急诊科100例危重需畅通气道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
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反向插入法放置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直接放置法,观察两组病人插管成功率、气管黏膜损伤率、置入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在插管成功率、黏膜损伤率、置入时间方面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反向插入法插管成功率高,黏膜损伤置入时间短,简单易行,易于固定和置入,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率少,关键词
急诊;口咽通气管;放置方法;危重病人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2.012
急诊病人病情急、危、重,要求医护人员争分夺秒地抢救,而畅通的气道管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首要环节。放置口咽通迅速而有效地解决舌后坠,保持呼气管能快速建立人工气道,
吸道通畅,是维持有效呼吸的简单易行的方法。若放置方法不当,可加重通气困难
[1]
脑梗死22例,有机磷中毒20例,重度酒精中毒18例,其他15例。排除呼吸肌麻痹、中枢性呼吸衰竭病人,均有自主呼吸,无咳嗽反射,按就诊号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1.2.1
方法
操作前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置管的目的及可能
,影响急诊抢救成功率。我科通过对
100例危重病人实行两种不同的口咽通气管置管方法,旨在发现置入时间短、黏膜损伤少、插管成功率高的置管方法。现总结报道如下。11.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急诊科就
取得其理解和配合。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稍出现的并发症,
后仰,颈过伸位。操作者测量患者门齿至下颌角或耳垂的距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合适型号的口咽通气管,洗手,戴离,手套。1.2.21.2.2.1
操作方法反向插入法
操作者位于病人右侧,右手持润滑过
男62例,女48例。年龄诊需畅通呼吸道的危重病人100例,
56~79岁,平均(67±12.5)岁。其中,脑出血25例,大面积
作者单位:235000安徽淮北矿工总医院急诊科陈璐:女,本科,主管护师
3讨论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爱患者方面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P<0.05。这提示,照组,在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细致的个性化服务,关注患者的价值权利和尊严,通过专业化、及时主动、高质高效的服务,能够有效加强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提高护理质量满意率。
参考文献
[1]张成普.新形势下持续质量改进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2007,27(4):27-28.中国医院管理,[2]刘
.中国妇幼英,张志芳.产科VIP病房护理管理的体会[J]
.山东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浙江惠.产后抑郁症的围生期优质护理服务[J]
2007,22(6):705.保健杂志,[3]孙志华,高[4]万丽娟,王
2011,51(25):22.医药,
2012,14(5):631-632.临床医学,
[5]龙文平,梁艳红,高丽雅,等.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基层医
2011,8(10):93-95.院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2-06-27)
(本文编辑
肖向莉)
随着现代医学服务模式、护理理念的转变,优质护理服务它直接关系着患者是否成为医院实现逐步完善的软件之一,能够顺利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2]
。对产科产妇实施优质护
理服务,主要措施包括:弹性排班、实行责任包干制和提供全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其中弹性排班可增加高峰工作程、
段、薄弱时间段、夜班的护士人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产妇需求,保证提供持续性、系统性服务,充分保障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责任包干制让每位护士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去,明确责任分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自觉性,增强了责任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无缝隙服务通过在护理过程中查找漏洞,实现适合孕妇个体的最佳服务,满使护理工作透明,工作效率、护理技能、重症足其无缝隙需要,
监护、基础护理、护患沟通服务满意度得到提高
[5]
。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抑郁、新生P<0.05。这提示,儿窒息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无缝隙护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护士工作护理管理,
的积极主动性和应急能力,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满意、优质的服务,进而提高了护理质量。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在服务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