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背景
(1)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北
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北京市以新城规划为重点开展后续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全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契机和重要内容。新城作为首都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窦店作为房山新城重要的产业发展区,本次窦店镇规划作为房山新城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本次城镇规划的内容与房山新城规划接轨,综合详细规划、城市设计、
重点问题研究等,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周边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周边城镇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周边城镇的理性增长。
(3)窦店快速发展,大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生态保护的要求。窦店地
处北京西南大通道,近年来城镇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房地产业、教育产业、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城镇发展空间已严重不足。同时,京石客运专线、长输管线等大型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也迫切需要确定走线,为首都发展服务。
指导思想和原则
(1)与上一层规划有机衔接,服务首都、服务新城。从窦店镇区域位置出发,
以北京市总体规划和房山区域规划为指导和依据,确定城镇职能分工和城镇规划布局,协调好窦店镇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2)突出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统筹考虑镇域内城镇与乡村的均衡发展;经
济、社会和环境的均衡发展;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镇域内土地和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3)坚持集约土地,合理利用空间资源。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相结合,调整
用地结构,走城镇建设集中发展的道路,集约开发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逐步改变分散布局的状况,向工业小区集中,农民向镇区集中,严格控制农民宅基地,努力保证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相平衡。
(4)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城镇的原则。构建良好的城镇环境,改善乡村
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5)坚持尊重城镇历史、发扬城镇文化的原则。窦店作为历史古镇和产业名
镇,注重发掘与保护地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形成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城镇风格和魅力。
(6)坚持可持续发展,近、远期相结合。窦店作为京冀区域协调的前沿,是
北京西南重要的产业发展备用地,也是房山最重要的产业发展区。
本次规划应保持一定弹性,为城镇远景发展预留空间,使城镇功能和布局得以持续完善。
(7)坚持城市安全优先的原则。窦店东部产业区发展长期以来受到小清河行
洪区建设滞后的影响,本次规划在永定河防洪和小清河行洪区规划建设的总体指导下,要保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要优先解决好城镇防洪问题。
规划编制的重点
(1)优先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优先关注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
对土地资源整合、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农村居民点建设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2)重点突出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问题,将窦店东部工业区纳入房山新
城产业发展用地,与房山新城良乡组团南部官道等村庄整体规划作为重点问题。
(3)重点解决好区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安
全等内容。
规划依据
(1)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05年1月) (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3)刘淇书记在学习贯彻国务院批复精神和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大会
上的讲话(2005年3月)
(4)《北京市小清河行洪区建设规划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 (5)房山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0) (6)其他相关法规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房山区窦店镇行政辖区,总面积为64.58平方公里。
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为719.24公顷,城镇中心区规划范围分为两区,其中西区用地566.89公顷,东区用地面积为78.99公顷。 规划期限
近期2005年至2010年 远期2011年至2020年 远景2020年以后 城镇发展目标与策略 城镇性质
窦店镇是北京西南重要的产业发展新区,以现代都市工业、都市农业、绿色人居和教育产业为主导发展的生态型重点镇。 城镇发展目标
(1)新兴产业基地——房山新城重要的配套现代工业基地,与燕房、良乡形
成犄角之势的房山新城第三发展极。力争使房山新城配套工业用地与镇区东区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基地,积极发展新型建材工业,建设北京建筑新材料实验基地;发展以生物工程和医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或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轻型工业、机电工业等。
(2)绿色生态核心——依托传统农业优势,建设北京市市级高效农业产业示
范基地,重点建设大石河、小清河生态建设区,恢复和保护大石河、小清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与琉璃河镇共同建设房山区平原区南部的生态核心区域 。
(3)活力宜居城镇——利用区位和产业优势,建设北京市西南生态宜居示范
城镇。以宜居城镇为目标,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水平和管理水平,成为北京市西南生态宜居带的重要节点和市区人口疏散的重要方向。
(4)文化发展新区——整合现有民办教育资源,远期择机发展建设良乡高教
园区的配套基地,以民办和职业教育为特色。通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职业教育产业的发展,应开展社会办学,
吸引高素质人才,成为房山区的教育培训基地。
(5)
城镇发展阶段目标
按照房山新城发展的总体部署:
(1)第一阶段,2010年以前,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城产业布局
调整,构建现代城镇的基本构架。
(2)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进一步优化城镇内部结构,基本实现具有
鲜明特色的现代城镇。
(3)第三阶段,到205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现代化小城市。
经济发展策略
(4)到2020年,窦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将突破10万元人民币;三
次产业增加值总计达到118亿元以上,形成二、三、一的三次产业结构;
(5)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有机融合,构建循环
经济产业体系、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与生态保障体系,支撑窦店成为适宜居住的,充满活力的重点城镇;
(6)以传统产业升级为基础,应当将积极拓展相关服务业作为房山新城产业
发展的重点。在第二产业中,以装备制造、建材产业的生产服务为重点拓展部门,积极引导产业发展;注重推动生产服务产业集群、公共服务(文化)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
(7)鼓励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都市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业; (8)引导发展房地产业;
(9)限制发展传统建材业、传统种植业。 社会发展策略
(1)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设施服务网络;
(2)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快捷高效的医疗
卫生机构,高质量满足居民需求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
(3)提高居民的身体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
(4)完善社区功能,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增强社会
凝聚力,构建和谐共生社区;
(5)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改善创业环境,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6)逐步完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7)保护基本农田,切实考虑农民就业,实现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发展策略
(1)保护窦店土城等文物保护单位,结合房山区文化寻根的发展战略,
适度发展文博旅游业,发掘地方文化和历史文脉;
(2)大力发展教育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为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资源与生态保护策略
(1)产业发展中应强调科学持续发展,发展节水、节电型产业,限制资
源浪费;
(2)注重城镇外围生态屏障的保护,尤其要保护地下水资源、河道、湿
地、农田等,防止被侵占和破坏。
城镇规模 人口规模
窦店镇近远期人口预测为:
(1)近期2010年,镇域总人口为5.85万人,其中镇区人口3.45万人; (2)远期2020年,镇域总人口为7.7万人,其中镇区人口6万人。 (3)考虑窦店镇域内房山新城配套工业用地内约有城市人口0.3万人,
良乡六环路以南官道等村庄人口约有1万人依托房山新城配套工业用地就业,则2020年窦店镇域总人口按照9万人考虑。
(4)考虑到影响窦店人口集聚的多方面因素及其不确定性,为适应房山
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本次规划的城镇基础设施等相关指标暂按10万人预留。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期末窦店镇建设用地规模为:
(1)镇域农村居民点居住用地规模约2.56平方公里,按照乡村人口1.7
万人考虑,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50平方米以内。
(2)不含新城配套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7.19平方公里,按照
城镇人口6万人计算,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