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8012948 U(45)授权公告日 2018.10.26
(21)申请号 201820323406.7(22)申请日 2018.03.08
(73)专利权人 无锡环试通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经济开发
区春晖西路15号(72)发明人 谢琳华 (51)Int.Cl.
G01N 3/04(2006.01)G01N 3/0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8012948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架和用于夹持橡胶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还包括拉伸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拉伸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包括丝杆和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块和旋转体;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旋转体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丝杆与所述旋转体相对的一端设置第一夹持部;所述旋转体与所述丝杆相对的一端设置第二夹持部。其具有能够测试橡胶在拉伸状态下被扭曲的变形率优点。
CN 208012948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包括支架(1)和用于夹持橡胶的第一夹持部(26)和第二夹持部(34),支架(1)包括底座(11)和竖直设置于底座(11)上的若干支撑杆(12),其特征是:还包括拉伸组件(2)和旋转组件(3);所述拉伸组件(2)设置于所述支架(1)上,包括丝杆(21)和第一固定块(22);所述第一固定块(22)与所述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丝杆(21)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2)螺纹连接;所述旋转组件(3)包括第二固定块(32)和旋转体(31);所述第二固定块(32)与所述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体(31)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1)与所述旋转体(31)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丝杆(21)与所述旋转体(31)相对的一端设置第一夹持部(26);所述旋转体(31)与所述丝杆(21)相对的一端设置第二夹持部(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拉伸组件(2)还包括第三固定块(23),所述第三固定块(2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2)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23)上设置有通孔(25),所述丝杆(21)通过所述通孔(25)贯穿所述第三固定块(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组件(3)还包括第四固定块(33),所述第四固定块(33)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2)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33)上设置有通孔(25),所述旋转体(31)通过所述通孔(25)贯穿所述第四固定块(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夹持部(26)或所述第二夹持部(34)为挂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旋转体(3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其特征是:所述丝杆(21)上设置有刻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块(22)上还设置有丝杆(21)紧固装置,所述丝杆(21)紧固装置包括若干能够与所述丝杆(21)抵触的紧固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2)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2)、第二固定块(32)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垫圈(24)。
2
CN 208012948 U
说 明 书
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公开号为CN20430209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测定电缆附件硅橡胶材料变形率的拉伸夹具,所述拉伸夹具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均由上夹板和下夹板组成,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穿设有若干螺栓,所述顶板上设有若干根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底板,底板与滑杆之间为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将用于制备电缆附件的硅橡胶进行电缆附件制备的模拟处理之后得到硅橡胶试片,将硅橡胶试片的两端分别固定于顶板和底板,然后推动底板,使底板相对于顶板在滑杆上滑动,从而使硅橡胶试片拉伸,最后进行变形率的测定,测定出来的哑铃型试片的变形率即可视为电缆附件的变形率。
[0003]这种拉伸夹具虽然使用便捷,缩短了变形率的测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它无法测试橡胶在拉伸状态下被扭曲的变形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其具有能够测试橡胶在拉伸状态下被扭曲的变形率优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0006]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包括支架和用于夹持橡胶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支架包括底座和竖直设置于底座上的若干支撑杆还包括拉伸组件和旋转组件;所述拉伸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包括丝杆和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块和旋转体;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体与所述第二固定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旋转体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丝杆与所述旋转体相对的一端设置第一夹持部;所述旋转体与所述丝杆相对的一端设置第二夹持部。[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拉伸和扭曲橡胶的功能,具体方式如下:橡胶夹持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第一夹持部设置在拉伸组件的丝杆上,跟随丝杆上下移动;第二夹持部设置在旋转组件的旋转部上,跟随旋转部转动;当丝杆远离旋转部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相对距离增加,橡胶拉伸;当旋转部转动时,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产生相对转动,橡胶扭曲;由于旋转组件与拉伸组件互不干涉,因此拉伸和旋转操作能够分别进行,从而能够测试橡胶在拉伸状态下被扭曲的变形率。[0008]进一步设置:所述拉伸组件还包括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丝杆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三固定块。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三固定块,能够增加丝杆的稳定程度。
3
CN 208012948 U[0010]
说 明 书
2/3页
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第四固定块,所述第四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第二
固定块的上方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旋转体通过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四固定块。[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四固定块,能够增加旋转体的稳定程度。[0012]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或所述第二夹持部为挂钩。[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设置为挂钩,实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悬挂橡胶的功能。[0014]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体上设置有驱动电机。[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驱动旋转体旋转,无需人工操作。
[0016]进一步设置:所述丝杆上设置有刻度。[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刻度,能够手动精确调节丝杆的高度,从而精确把控橡胶的拉伸程度。
[0018]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还设置有丝杆紧固装置,所述丝杆紧固装置包括若干能够与所述丝杆抵触的紧固螺栓。[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丝杆紧固装置,在手动完成丝杆高度调节后,令紧固螺栓抵触丝杆,从而固定丝杆的位置,防止丝杆转动。[0020]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垫圈。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垫圈,能够避免旋转体旋转时产生的震动传递到丝杆上,防止丝杆因震动而旋转。[00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23]1、通过设置拉伸组件和旋转组件,能够测试橡胶在拉伸状态下被扭曲的变形率;[0024]2、通过设置第三固定块,能够增加丝杆的稳定程度。;[0025]3、通过设置第四固定块,能够增加旋转体的稳定程度。[0026]4、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利用驱动电机驱动旋转体旋转,无需人工操作。[0027]5、通过设置垫圈,能够避免旋转体旋转时产生的震动传递到丝杆上,防止丝杆因震动而旋转。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2是实施例的俯视图;[0030]图3是图2中A-A的截面图。[0031]图中,1、支架;11、底座;12、支撑杆;2、拉伸组件;21、丝杆;22、第一固定块;23、第三固定块;24、垫圈;25、通孔;26、第一夹持部;3、旋转组件;31、旋转体;32、第二固定块;33、第四固定块;34、第二夹持部;35、驱动电机;4、丝杆紧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
CN 208012948 U[0033]
说 明 书
3/3页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
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0034]实施例:一种动静态一体拉伸夹具,如图1、2所示,包括支架1、拉伸组件2和旋转组件3。拉伸组件2和旋转组件3均设置于支架1上。
[0035]支架1包括底座11和竖直设置于底座11上的若干支撑杆12。[0036]如图1、3所示,拉伸组件2包括丝杆21、第一固定块22和第三固定块23。第一固定块22与支撑杆12均固定连接,连接部位设置有垫圈24。第三固定块23设置在第一固定块22的上方,也与支撑杆12固定连接。第三固定块23的中央设置有通孔25,丝杆21穿过第三固定块23的通孔25。丝杆21的下部设置有螺纹,与第一固定块22的中央螺纹连接。丝杆21上还设置有刻度。丝杆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夹持部26,第一夹持部26为挂钩。[0037]旋转组件3包括第二固定块32、第四固定块33和旋转体31。第二固定块32与支撑杆12均固定连接,连接部位设置有垫圈24。第四固定块33设置在第二固定块32的上方,也与支撑杆12固定连接。第四固定块33的中央设置有通孔25,旋转体31穿过第四固定块33的通孔25。旋转体31与第二固定块32通过轴承旋转连接。旋转体31的底部还设置有驱动电机35。驱动电机35与支架1的底座11固定连接。旋转体31与丝杆21位于统一直线上,旋转体31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夹持部34,第二夹持部34也为挂钩。[0038]如图1、2所示,还设置有丝杆紧固装置4,丝杆紧固装置4为两紧固螺栓,紧固螺栓设置在第一固定块22上,紧固螺栓旋进后能够与丝杆21抵触。[0039]本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如下:手动调节丝杆21的位置,令丝杆21处于预设的高度,拧紧丝杆紧固装置4,令丝杆21的位置固定。随后将待测橡胶制品的一端挂在第一夹持部26,另一端夹在第二夹持部34。启动驱动电机35,令旋转体31旋转,从而测量橡胶制品被扭曲的变形率。
[0040]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5
CN 208012948 U
说 明 书 附 图
1/3页
图1
6
CN 208012948 U
说 明 书 附 图
2/3页
图2
7
CN 208012948 U
说 明 书 附 图
3/3页
图3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