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医学微生物学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细菌的分布、消毒和灭菌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 _____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体,树立“有菌观念”,从而认识无菌操作对于微生物学
及医学实践的重要性。
2. 了解正常人体中寄居着种类繁多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不引起人类疾病,称为正常菌群。熟悉外
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掌握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 3. 观察细菌鞭毛的变异
4. 熟悉生物因素对细菌的作用 二、实验材料
三、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大肠杆菌肉汤培养液、枯草杆菌肉汤培养液、无菌毛细吸管、肉汤培养基
管、电炉、锅子、高压灭菌器、接种环、酒精灯、紫外线灯、大肠杆菌培养物 四、操作方法
1. 细菌的分布
1) 空气中的细菌(8人一组)
2) 取普通琼脂平板一个,打开盖暴露于空气中约15-30分钟,然后盖好,放37℃温箱孵育24
小时后观察结果,计算有多少个菌落。 3) 手指皮肤上的细菌(8人一组)
4) 用手指直接涂于普通琼指平板上,放37℃温箱孵育,24小时后观察结果,记录有多少种不
同特征的菌落。
2. 消毒和灭菌
1) 煮沸与高压灭菌法(2人一组)
uv30’2) ●菌液:大肠杆菌/枯草杆菌 培养箱3) ●甲组:煮沸(100℃,5min)
4) ●乙组:高压灭菌法(121 ℃,20min) 5) ●丙组:不作任何加热处理
6) 紫外线灭菌(8人一组) 图1 图1
① 以灭菌接种环挑取大肠埃希菌培养物,于琼脂平板上作来回密集划线接种。 ② 半启皿盖(将皿盖遮住涂面的1/2),置于紫外线灯下lm以内接受照射30分钟。 ③ 盖上皿盖,于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
3. 抗生素的抗菌试验 图2
4. ●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1号、2号 5. 示教
1) 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的影响
抑菌圈2) ●观察抑菌圈
3) 细菌鞭毛的变异
0.1%石炭酸 图2
迁徙生长(H) 变形杆菌 点状生长、单个菌落(O)
装订线 五、实验结果
1.
细菌分布的实验结果
表1细菌分布的实验结果
检查材料 细菌生长情况 菌落个数
2.
消毒和灭菌实验结果
表2煮沸和高压灭菌实验结果
细菌名称 大肠埃希菌
3.
紫外线灭菌结果
甲组 100℃ 5分钟 澄清
乙组 121℃ 20分钟 澄清 澄清
丙组 未加热(对照) 混浊 混浊
枯草芽胞杆菌 混浊
空气
平板培养基表面或多或少有菌落生长。
手指
培养基表面涂抹处有菌落生长。
平板上用皿盖遮盖部分的琼脂表面有灰白色菌苔生长,而未遮盖暴露于紫外线部分无菌生长。说明紫外线具有灭菌作用,但穿透力弱。 4.
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的影响实验结果
表3 化学消毒剂对细菌的影响
化学消毒剂 1%龙胆紫 2%碘酒 2%红汞 5.
细菌鞭毛的变异
0.1%石炭酸培养基上变形杆菌只在点种处生长,而在普通培养基上变形杆菌呈迁徙性生长。
六、结果分析
1. 2.
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体。
高温对细菌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主要机制是凝固菌体蛋白质,也可能与细菌DNA单螺旋断裂、细菌细胞膜功能受损及菌体内电解质浓缩有关。高压蒸气灭菌,因增加压力而提高沸点,灭菌效果最佳。有芽胞的细菌由于对热的抵抗力比无芽胞细菌强,所以只有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才能将芽胞彻底杀灭。本实验中大肠杆菌无芽孢结构,沸水即可杀灭,而枯草芽孢杆菌具芽孢结构,普通沸水杀不死芽孢,需要使用高压蒸汽灭菌。
波长240nm~280nm的紫外线,因与DNA吸收光谱一致,而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其机制是使细菌DNA链中两个相邻的胸腺嘧啶形成二聚体,从而破坏DNA构型,干扰其正常复制,导致细菌死亡。本实验中暴露于紫外线的培养基中无菌生长被杀灭,而未暴露的菌可以生长实验支持理论。
从表3可知不同化学剂对同种细菌产生的抑制作用不同,不同菌种对同种化学消毒剂的反应也存在差异。
普通培养基中的菌落呈现扩布式,可知菌体具有鞭毛,能够移动,另外对比发现0.1%石炭酸能够抑制该菌的生长。
大肠埃希菌 抑菌圈直径(cm) 敏感度 2.7 3.0 1.2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圈直径(cm) 1.6 0.7 1.4 2.1 敏感度 ﹢﹢ ﹢ ﹢﹢ ﹢﹢﹢ 1:1000新洁尔灭 1.0 3.
4. 5.
七、讨论心得
1.
在正常人身体的皮肤、毛发以及与外界相通的器官中都存在着—定数量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对人体是有益而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机体正常寄居的微生物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保持着动态平衡,与人体之间表现为互生关系。 2. 3. 4.
高压蒸汽灭菌在实验室是最常用、最有效的灭菌方法。
利用紫外线杀菌限于物体表面的杀菌,比较有效,但对内部效果不佳。
实验中新洁尔灭属季铵盐类消毒剂,它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消毒学分类上属低效消毒剂。其杀菌作用机制主要有:①改变细胞的渗透性,使细菌破裂;②使蛋白质变性;③抑制细菌体内某些酶,使之失去活性;④因其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可高浓度聚集于菌体表面,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 5.
一个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杀菌谱广;(2)使用有效浓度低;(3)杀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稳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温下使用;(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8)对物品无腐蚀性;(9)无臭无味,无色;(10)毒性低,消毒后无残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12)价格低廉;(13)运输方便;(14)可大量生产供应。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据被消毒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某种消毒剂。 6.
实验要有效率必须在实验开始前对实验大体步骤了如指掌从而合理安排实验顺序达到不浪费时间而且保证实验顺利快速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