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阴虚痰喘案治验1则

来源:二三娱乐
阴虚痰喘案治验1则 一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州 0 0一 关键词 喘症 清肺化痰中图分类号R256.130.5 医案医话 补肾固本 千金苇茎汤 金水六君煎 病案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09)02—0039—01 1病历摘要 热的现象较常见 本例亦属本证.故予千金苇茎汤合 周某某.男.70岁 2006年1 金水六君煎以清热化痰,滋养肾阴。苇茎汤出自《备 急千金要方》.为治肺痈的名方 方中以苇茎清肺泄 慢性咳嗽史10余年.加剧 热为主药:辅以桃仁逐瘀行滞.苡仁清热除湿.冬瓜 月17日初诊 丘 lOd来诊 每于冬春季节多发.常 梅 因天气变化而诱发.一直在本市西 清 医院诊治.诊为 慢性支气管炎.阻 塞性肺气肿” 平素服抗炎解痉平 喘药控制.但近半年来遍服中西药 效果均不明显 诊时患者咳嗽.稍 动则气促痰涌,咯黄白痰、量多.口 干苦,纳呆,大便干难解.夜尿多. 眩晕,舌暗红、苔白腻而干,脉弦细 滑尺弱。诊为:肺胀;证属痰热内 蕴,肾阴亏损;治宜清肺化痰,补肾 固本:方用千金苇茎汤合金水六君 煎加减 处方: 苇茎15g,桃仁lOg,生苡仁15g,冬瓜仁lOg,法 半夏lOg,陈皮5g,茯苓15g,炙甘草6g,熟地15g,当 归lOg,怀牛膝15g,生龙牡(各)15g(先煎)。4剂,水 煎服.每日1剂 二诊:2006年1月24日。服药后觉咳嗽、气促、 咯痰减,舌暗红、苔白腻而干,脉弦细滑、尺弱 继服 前方8剂。 三诊:2006年2月3日。咳嗽、气促、咯痰减轻, 但活动后气促仍较明显.痰量仍多.色白起泡.腰疫 肢软,夜尿多,眠差,舌暗红、苔白腻中剥,脉弦细滑。 证属肾阴不足,肾不摄纳。肺金不润;治宜滋肾纳气; 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味。处方: 熟地15g,茯苓15g,山茱萸lOg,淮山药lOg,泽 泻15g,丹皮lOg,五味子lOg,杜仲15g,诃子lOg,金 樱子lOg,怀牛膝15g,生龙牡(各)15g(先煎)。4剂, 水煎服.每日1剂 四诊:2006年2月8日。服药后痰减息平。咳嗽 显减.已停服其他药物.继服上药加减调理.追踪2 月未发。 2讨论 本例患者具咳、痰、喘、满等症,属于中医学“肺 胀”范畴 临床观察到.肺胀病人由于发作时痰热内 蕴.加之病久反复发作累劫阴液。并长期服化痰止咳 西药,久久伤津,故肺胀后期,病人多较消瘦,阴虚痰 仁涤痰排脓.均为佐使。全方能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用于痰热内蕴者效好 金水六君煎为张景岳创制.具 有滋阴化痰的功能.主要对于素体阴虚、痰浊内留而 致的痼疾所设 方中当归和血养血益心肺:熟地黄滋 肾水而润肺金治其本.二陈汤燥化湿痰治其标.两者 相合.滋阴而不致腻滞,化痰又不碍养阴。初诊时患 者痰热较甚.肾阴素亏.故两方合用收滋肾清热化痰 之功。 服药后痰热已清.但气促痰喘仍存.为肾阴不 足.肾不摄纳,痰浊内停 继服前方效果不显,思曾 读清代医家李文荣“六味地黄丸愈痰涌气急.不能 平卧案”中提及.用六味地黄丸治一阴虚湿热不 化、肾气上冲之垂危病人,收“进半剂则气痰渐平, 二剂能卧.八剂而其症大痊”之奇效 遂投六味地 黄汤滋阴化痰,加五味子(即都气丸)、诃子、金樱 子以加强摄纳,怀牛膝、生龙牡重镇降气,服后果 然痰消气平.患者停用已服多年西药.专用上方加 减调理 六味地黄丸.古称为“治痰之圣药”.又称为“下 焦湿热之圣药”.笔者一向认为六味地黄丸乃补肾阴 要药.今始悟方中泽泻、茯苓、淮山药有利湿健脾之 功.湿无所聚,则痰无由生.故古人有“见痰休治痰” 之说 六味中三补可保肾阴.三泻兼治湿热.含滋阴 利湿之功.服之则痰消喘平。又凡久咳久喘之证,笔 者临床均加入重镇酸收之品以敛气降逆。临床中发 现.阴虚湿热者阴虚较著时.用六味地黄汤较金水六 君煎更为滋润.又可消痰.如药能对证,则不治咳而 咳自止.不息喘而喘自平.不化痰而痰白消,临床屡 治屡效 《医方考.咳嗽门》日:“肾虚移热于肺咳嗽 者.此方主之。”本方能“滋其阴血.去其热邪,则精日 生而肾不虚.病根即去.咳嗽自宁” 第一作者:丘梅清(1963一),女,主任中医师,硕 士研究生导师.硕士.擅长中医治疗呼吸道疾病。电 子邮箱:pbpqmq@tom.oom 收稿日期:2008—07—17 编辑:韦 杭 冯广清 苏中医茄 !竺璺苎! 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