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DST在儿童智能发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保健门诊进行筛查的60例儿童,针对所有儿童均采用“0岁~ 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进行检测,DST标准测试工具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提供。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DQ、MI分布情况及异常和可疑儿童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影响儿童智能发育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比,如筛查结果为异常和可疑,则于1个月后对该儿童进行二次筛查。结果;筛查60例儿童中,结果为异常的儿童共4例(6.66%),其中18月龄儿童的异常率明显高于8月龄儿童,导致儿童发育异常的原因中围术期护理因素的影响几率最高。结论:针对0岁~3岁儿童采用DST标准测试进行筛查,能够有效筛查出儿童发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开展预警,为儿童的早期发育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DST;儿童;智能发育;筛查
0岁~3岁是人一生中发育最快的时期,更是儿童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大脑发育最快,可塑性最强。我国儿童保健工作中传统使用的儿童筛查工具多为国外引进的检测方法,例如常用的DDST检测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检测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检测敏感性差、精测精确度不高、漏诊率较高等缺点,因此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儿童发育的筛查质量要求[1]。本测验选用“0岁~ 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作为主要筛查测验工具,具有操作快速、简便、易于掌握,易于评定等优点,值得全国推广应用。据研究表明,利用DST具有提高筛查精确度、易于评定等优点[2]。现针对DST在儿童智能发育筛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针对DST的内容和流程进行明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在该试验中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保健门诊进行筛查的60例儿童作为试验研究对象。60例儿童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其中年龄3个月左右
的儿童15人,年龄6个月左右的儿童15人,年龄18个月左右的儿童15人,年龄24个月左右的儿童15人。所有筛查儿童均为本市常住人口,符合纳入标准。对儿童智能发育筛查(DST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发育异常的原因,以采取针对性措施。所有儿童的年龄、性别等统计结果均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校准结果合格。
1.2.方法
针对所有儿童均采用DST测验进行发育评估,其中DST测验由一般情况和正式测验两部分组成。正式测验部分由运动能区、社会适应能区和智力能区组成,共有120个项目。根据三个能区得分合计算出儿童的发育商,根据智力能区得分算出智力商数。参加人员均为经过培训的专职儿保医生,熟练掌握每个项目的操作方法及评定方法 ,并能对测验结果进行正确评估及解释 ,测试中严格按照操作指导语进行。评估若为可疑或异常,1个月后进行复查并再次评估。
所有儿童均完成检测后,对产生异常情况和阳性反应的儿童进行分析,分析导致儿童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主要原因包括妊娠情况、父母个人因素、遗传情况、产妇孕期情况等。其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儿童,均由当地专门儿童保健院接收并进行诊断评估。
按照儿童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其中儿童DQ和MI得分在85分到100分之间即视为正常情况;DQ和MI得分在70分到84分之间即视为可疑;DQ和MI得分在0分到70分之间即视为异常情况。针对所有儿童的DQ及MI得分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月龄儿童的DQ、MI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检测结果异常和可疑儿童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对比。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21.0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通过(±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X2检验;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筛查儿童DQ得分比较
对比筛查儿童DQ得分情况(见表1),所有儿童中DQ得分低于70分的共有4例,其中18月龄有2例(13.33),24月龄有2例(13.33)。
表1:筛查儿童DQ得分情况比较(n%)
月龄
例数(n)
正常
可疑
异常
3
15
13(86.66) 2(13.33) 0(0.00)
6
15
12(80.00) 3(20.00) 0(0.00)
18
5
1
9(60.00) 4(26.66) 2(13.33)
24
5
1
12(80.00) 1(6.66) 2(13.33)
合计
0
6
46(76.66) 10(16.66) 4(6.66)
2.2.筛查儿童MI得分比较
对比筛查儿童MI得分情况(见表2),所有儿童中MI得分低于70分的共有4例,其中18月龄有3例(20.00),6月龄有1例(6.66)。
表2:筛查儿童MI得分情况比较(n%)
月龄
例数(n)
正常
可疑
异常
3
15
13(86.66) 2(13.33) 0(0.00)
6
15
12(80.00) 2(13.33) 1(6.66)
18
5
1
10(66.66) 2(13.33) 3(20.00)
24
5
1
15(100.00) 0(0.00) 0(0.00)
合计
0
6
47(78.33) 9(15.00) 4(6.66)
2.3.检测结果异常和可疑儿童的发生原因比较
对比检测结果异常和可疑儿童的发生原因(见表3),其中围术期护理因素的发生原因最高,在异常儿童和可疑儿童中的引发几率分别为(75.00)和(66.66)。
表2:异常和可疑儿童的发生原因(n%)
引发
异常 可疑
原因
围术期护理
3(75.00) 6(66.66)
心理因素
1(25.00) 2(22.22)
原因不明
0(0.00) 1(11.11)
合计
4(100.00) 9(100.00)
3.讨论
DST筛查测验能够有效筛查出具有发育异常和发育可疑情况的儿童,从而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相应的诊断方案。因此DST也成为新时代众多儿童保健医院常用的筛查工具之一[3]。
本文针对60例儿童采用DST检测进行发育筛查,所有儿童的DQ得分中,发育异常情况共有4例,其中18月龄和24月龄各有2例;MQ得分中发育发育异常情况共有4例,其中18月龄有3例,24月龄有1例。由此可见,在儿童月龄8月前后产生发育异常情况的几率往往比较大,因此在此阶段针对儿童发育情况采用DST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导致儿童出现发育异常情况的原因中,围术期护理问题的引发几率最高(75.00),因此针对产妇的围术期护理需要加强把控,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防止造成新生儿智力发育受到阻碍。
综上所述,DST检测能够有效检测出儿童发育的异常情况,防止儿童出现治理发育障碍的情况,值得被儿童保健医院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宋玉,李廷玉.DST与GDS-C在0~3岁婴幼儿发育评估中的相关性[J].医学信息,2021,34(13):137-138.
[2]黄鸿眉,唐艳玲,汪小容等.ASQ-3中文版和DDST两种儿童发育筛查量表的一致性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07):759-762.
[3]杨小红.儿童智能发育筛查(DST)的测试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应用[J].长寿,2020(01):143-145.
基金项目:江西省抚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 【抚科计字(2020)10号第 112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