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胸前传接球》学案设计
一、设计思路
依据《体育与健康程标准》(2011版),关于水平四技能目标的描述,以及《xx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指导纲要》的相关理论。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技术动作。本节采取“先练后教”的方式。“先练后教”旨在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动作技能。先练可以使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的知识、习得基本技能,还可以使不同的学生不拘于统一的要求,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后教具有针对性,使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不断得到表现、强化、培养,进而达到“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理想效果。
本中围绕着显性和隐性两条主线展开,一是动作技术,二是合作意识。 技术上紧紧围绕传接球的技术展开,要求学生通过在练习中出现的抱球、传球无力、接球时如何判断等真实的“问题串”(见表一),由浅入深逐步进行分析、思考、验证、总结和归纳,学练中体会接与抱、平行站与前后站的区别,逐步掌握三威胁和一看二动三接的动作要领。教学中注意把技术与实战相结合,设置一些与实战相结合的组合练习提高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发展相应的体能和能力,也为接下的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奠定基础。(表一)
二、教材学情分析
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是篮球技术动作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是串联比赛的桥梁和纽带。在比赛中还要靠同学之间的相互默契配合,才能更好的把技术动作运用到实战当中。七年级的女生在小学阶段对这个技术动作有一些基础,但球性和力量在本班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本节我试图搭建几个练习平台,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并与实战相结合,几个组合练习既能体现出技术的学练又能渗透合作的重要性。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重在运用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因为,传接球不仅需要扎实的传接球技术,更需要传与接两者之间相互体谅、相互配合;传球者要思考如何让接球者接的舒服,接球者要通过快速移动尽可能接住同伴传过的球,这样传球与接球才能做到默契、协调。为此合作配合的意识自始至终贯彻在教学过程之中。更主要的是通过大量的传接球练习以及围绕这一技术的组合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的传接球准确性同时发展学生观察、判断、速度、灵敏等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能说出二种以上篮球胸前传接球的游戏方法。 2.技能目标:在游戏中能运用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完成任务,并提高传接球的动作技术。
3.素质目标:发展灵敏、协调、反应、移动能力。
4.情感目标:在活动中体现出适宜的自信心,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关心,提高合作配合意识。
四、教学重点:传准、接稳 五、教学难点: 配合默契 六、教学过程 教学
过程的内容练习步骤练习要求组织形式及 安全提示运动量 次数强度时间 准 备 部 分
8'1.堂常规 2.队列练习 3.热身游戏1.略 2.原地队列队形练习
3.两人一组背靠背、头对头夹球比赛1.精神饱满 2.动作整齐
3.球不落地、手不触球、比稳比快组织:3组 小 中 1′2′基
本 部 分 28'
1.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传球动作要领:
持球屈肘于胸前,含胸收腹视前方; 两臂前伸腕外翻,充分伸展指拨球接球动作要领:
两臂分开半弧形,面对球上前迎; 主动伸臂体前倾,顺势接球引胸前。1.两人一球相距2-3米传接球练习 2.30秒时间内比一比那组传球次数多。 3.尝试体验平行站位传球和前后站位传球 4.两人一球相距4-米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四人一组1球逆时针方向循环传接球练习 6.四人一组2球逆时针方向循环传接球练习 7.四人一组两球对角线传接球练习 8.四人一组1球传球换位游戏
9.八人一组传接球接力比赛1.球不落地、力度适中 2.球不落地、传球速度快 3.传球准确、到位动作协调、连贯
4.传球到位、蹬地协调用力.站位既要面向球又要面向传球人方向 6.默契配合,接稳球后在传球之前观察同伴是否准备好 7.错时、错位传球控制路线
8.引出一看二动三接的接球技巧 9.失误少、次数多
提示:学生自主选择空间和距离进行练习时充分考虑场地和个人能力若干 若干小 中中 中 大2′1′ 2′2′ 1′1′3′1′结 束
4'1.肌肉放松 2.提问小结 3.宣布下
4.回收器材1.放松活动 2.回答问题
1.身心放松2.能客观评价组织:四列横队1小2′ 场地器材篮球场1块、篮球17个、标志桶4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