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游戏材料如何让幼儿游戏更自主

来源:二三娱乐


游戏材料如何让幼儿游戏更自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三大原理之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游戏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而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是儿童社会生活的缩影,他们能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积累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社会性发展。

标签:小班幼儿;游戏;材料

游戏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而幼儿角色游戏是儿童社会生活的缩影,他们能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积累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创造性以及社会性发展。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操作游戏材料、把玩玩具等都会产生语言的交流、情感的交流,还伴随一些心理活动发生,有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可见,游戏材料不仅是幼儿开展游戏的物质条件,更是幼儿表现游戏内容、发展游戏水平的重要物质支柱。

起初,我们在小猪佩琪家投放了自制的冰箱、微波炉等,还投放了各种色彩鲜艳、形象逼真的水果、蔬菜;妈妈用的化妆品、爸爸用的领带、剃须刀等,材料很丰富。前两周,娃娃家每天都来玩,他们一会儿做饭,一会给娃娃洗澡、洗衣服,一会儿又学着妈妈的样子化妆,玩得很高兴。可两周过去了,孩子们渐渐对娃娃家失去了兴趣,教师很困惑,這些材料形象逼真,很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能满足孩子动手操作的需要,孩子们为什摆弄了一阵就失去兴趣了呢?教师如何投放游戏材料、投放什么样的游戏材料,才能满足小班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和喜欢娃娃家游戏呢?

一、适量投放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为了吸引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教师总想着材料越丰富越好,想方设法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开始幼儿会感兴趣,但游戏常规很难建立,经常出现杂乱无章等现象。笔者就有这样的经历,最后在掌握“适量投放”的原则后,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更规范有序,幼儿的游戏常规也更好了。下面就以“超市”和“娃娃家”为例,与大家分享一下适量投放前后的不同体会。

(一)“超市”材料的适量投放

开学初,在准备幼儿的游戏材料时,没有细想就把所有“超市”物品都搬了出来,满满两货架。第一次游戏时,它们也确实起到了吸引幼儿游戏兴趣的作用,但随着游戏次数的增多,慢慢地反映出了许多因“商品”太多而产生的麻烦:①材料太多不便于幼儿整理,幼儿也不会整理,导致游戏区混乱,容易使幼儿养成不爱整理、不善整理的坏习惯;②幼儿对超市的兴趣都在“把玩商品”上,导致本应在交往、交流上有一定转变时,孩子们仍不停地玩着各种“商品”,阻碍了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于是,教师重新商定“超市”的游戏材料,哪些该撤?哪些暂留?最后陈现在两个货架上的只有两大类,一共十小篮,一类水果,五小篮,均为塑料仿制品;一类水果,五小篮,均为教师自制品。这样分别放置在两个货架上后,不仅看上去更整齐,还更便于幼儿整理。整理、摆放等游戏操作性也得到进一步地规范。

(二)“娃娃家”材料的适量投放

起初,教师在娃娃家不仅提供了厨房用品等仿真玩具,还自制了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等材料投放其中,孩子们完全被琳琅满目的材料吸引住了,游戏一开始他们都喜欢往

“娃娃家”挤,似乎很热闹,但游戏结束时,地上、床上、橱里到处都是塞满了物品,这可能就是游戏材料过多的原因。小班幼儿游戏能力弱,太多材料往往由于他们没有选择和归类整理的意识,只会随意玩。为此,教师把自制的材料收起来,遵从“适量投放材料”的原则,适当投放游戏材料,先让幼儿对“娃娃家”的游戏常规熟悉起来,情况就好多了。

二、有节奏地提供游戏材料,满足游戏乐趣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角色游戏的规律,采取“分类提供”的方法,不仅能促使幼儿积极地参加游戏。

(一)成品材料阶段

这一阶段是幼儿初次接触角色游戏,对角色游戏的规则及主题还不了解,在游戏过程中也只能初步学习分配角色、扮演角色。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提供成品材料,它特指构造场景的材料和一些主题形象玩具,如大型积木、娃娃、餐具等。如孩子在玩娃娃家游戏时,首先可以给孩子提供扮演角色所必须的材料,激发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的愿望;然后再投放主题操作材料,如碗、锅、勺子等,幼儿操作起来也很方便。随后根据游戏情节的发展再提供奶瓶等,方便幼儿扩展游戏内容。

(二)半成品材料阶段

经过两个月来幼儿对角色游戏的接触,他们已能初步扮演角色,模仿主要动作,幼儿游戏能力也有所发展。于是教师开始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如娃娃家现成的仿真蔬菜,改为各种绿色布织布、泡沫纸等代替,提供鞋盒等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以物代物。这些半成品材料的提供,促使幼儿在没有实物又需要这种玩具时,就必须想办法:寻找替

代物,自己制作,这就促使游戏情节进一步发展。

(三)可变化材料阶段

当游戏到了一定阶段,幼儿对熟悉的内容甚至有些重复的游戏情节提不起兴趣。需要调动他们新的兴趣点,我们就要想办法变化游戏材料。我们可以提供可变化的半成品材料。这些材料留给幼儿更多想象的空间,能让他们大胆进行改造,十分受欢迎。如提供一些海绵块、泡沫球等,娃娃家用它们做“香皂”,超市把它们包装成“蛋糕”……这次材料的可塑性,能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使材料幼儿之间互动的价值转化成真正的教育价值。

游戏上应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在材料的设计及投放上一切都应以幼儿的发展为前提,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可接受性,可游戏性等等,让幼儿予学习于娱乐,在快乐中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