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实验材料PH变化记录表
加入0.1mol/L HCl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自来水 缓冲液 黄瓜匀浆 马铃薯匀浆 鸡蛋清
10 15 20 25 30 加入0.1mol/L NaOH 加入不同数量液滴后的PH 0 5 10 15 20 25 30 (二)几种材料PH值变化曲线图
思考与讨论:
1、生物体是通过何种机制来维持PH值的相对平衡?本实验为何要增设自来水、磷酸缓冲液这两种非生物材料的实验?
2、如果继续不断地向缓冲液中加入酸碱物质,缓冲液的PH还能一直保持不变吗?
推出结论
仅在某一阶段内,生物材料pH稳定;而且不同的实验材料对酸或碱的缓冲效果不同。对酸缓冲能力依此增加的是:自来水<黄瓜匀浆<马铃薯匀浆<肝匀浆<鸡蛋清<缓冲液;对碱缓冲能力依此增加的是:自来水<鸡蛋清<马铃薯匀浆<黄瓜匀浆<肝匀浆<缓冲液。 附: 课本第10页讨论题答案:
l)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提示:生物材料加入HCl或NaOH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 2)分析缓冲液的pH变化情况为什么与自来水的不同。
提示: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3)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 pH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提示: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例如,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维持相对稳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