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名著阅读《艾青诗选》考点梳理与练习(含答案)

来源:二三娱乐
九上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一、知识梳理

【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正涵,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生活背景】

艾青出生的公元1910年还有一个年号,宣统二年。此时距辛亥革命尚有一年时间,大清王朝及千年帝制的寿数已屈指可数。

艾青是难产的,被认为“克父母”,因此一到三岁被寄养在贫苦农妇“大堰河”家。

1928年考入国立西湖艺术院大学部绘画系。该校即后来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1929年,在校长林风眠的鼓励下,艾青赴法国勤工俭学,主攻绘画。学画之余,艾青接触到了文学,同时,艾青开始尝试着写诗。

1932年初,艾青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投身进步的文艺活动。同年7月被上海法租界警务处逮捕,并以“共产党扰乱地方治安”罪名,移送当时的江苏高等法院第三分院。入监的第二年即1933年,艾青写下了著名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是1935年出狱的。1936年11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我的保姆》。茅盾、胡风等人撰写文章向读者力推。

1937年8月,艾青在“八一三淞沪抗战”的烈火中,写作诗歌《火的笑》。12月在武汉,创作了又一篇著名长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2月在潼关渡过黄河,写作长诗《北方》。4月其政治抒情长诗《向太阳》在武汉脱稿。武汉沦陷后,艾青和一批艺术界救亡工作人员辗转到桂林。11月写诗《我爱这土地》。

1941年艾青由重庆奔赴延安,任《诗刊》主编。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

【内容简介】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1)20世纪30年代主要作品及特征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主要篇目: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2)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诗歌意象】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诗人因此被誉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土地—农民”的复活;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诗人通过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作品风格】

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内容导图】

【佳作赏析】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 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赏析】

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诗歌一开始,作者就精心选取了三个色彩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为读者勾勒了一幅鲜明、和谐的画面。在以上静态描绘的基础上,又以“草原上流着”,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而用“乳液”来形容烟,将烟的清新、流动等描绘出来,可谓神来之笔。于是,第二节开头,诗人似乎也忍不住,直抒胸臆地赞叹:“啊,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结尾句“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蕴含深刻的哲理,“黎明”象征新生的力量,“灯光”象征衰落的力量,旧事物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新事物的脚步的。

手推车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

手推车 以单独的轮子

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穿过广阔与荒漠 从这一条路 到那一条路 交织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1938年初

【赏析】

1938年初,诗人从阴冷的武汉来到了战火日渐逼近的黄河岸边,写下了近十首质朴而凝重的小诗,《手推车》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二十行,勾勒出一个真实的令人为之心碎的情境。诗中的手推车是一种象征的意象。它具有三种特色:其一,“手推车”的外形本身已包容某种意味,说明着贫穷、落后、艰难;其二,在”手推车”的背后及其深处,提示着北国农民经历过漫长的不安与悲苦的人生道路,载负过荒凉土地多少沉痛与寂寞的生命重压;其三,“手推车”孤独的外形与痉挛的尖音含有刺激性,它是我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深重灾难的某个侧面的体现。诗人借助手推车表现的“北国人民的悲哀”,也蕴涵着对保守呆板落后的生活方式的悲哀。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赏析】

这是一首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诗中诗人化身为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歌唱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接着进一步描述鸟儿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

诗的第二节,诗人笔锋一转,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年代里一切爱国志士对祖国最真挚情感的告白。

【赏析】

失去的岁月 不像丢失的包袱 可以到失物招领处找得回来,

失去的岁月

甚至不知丢失在什么地方—— 有的是零零星星地消失的, 有的丢失了十年二十年, 有的丢失在喧闹的城市, 有的丢失在遥远的荒原, 有的是人潮汹涌的车站, 有的是冷冷清清的小油灯下面; 丢失了的不像是纸片,可以拣起来

倒更像一碗水投到地面 被晒干了,看不到一点影子; 时间是流动的液体—— 用筛子、用网,都打捞不起; 时间不可能变成固体, 要成了化石就好了, 即使几万年也能在岩层里找见;

时间也像是气体, 像急驰的列车头上冒出的烟! 失去了的岁月好像一个朋友, 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

忽然得到了消息:说他 早已离开了人间。

诗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被迫搁笔二十余年,1976年又重新执笔。在这首诗中,他沉痛回顾了自己被流放“失去的二十多年的辛酸岁月”。在诗歌里,他把时间比作失物,比作纸片,比作气体、液体、固体,最后更巧妙地把时间比作是朋友,当你想起他的时候,他已不在人间。读者阅读这首诗,一方面触摸着作者内心的沉痛,另一方面也会激起“岁月匆匆,往日不再”的情愫,警醒自己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虎斑贝 美丽的虎斑纹 闪灼在你身上 是什么把你磨得这样光 是什么把你擦得这样亮 比最好的瓷器细腻 比洁白的宝石坚硬 像鹅蛋似的椭圆滑润 找不到针尖大的伤痕 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 在万顷波涛中打滚 一身是玉石的盔甲 保护着最易受伤的生命 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 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

1979年12月17日,晨一时

【赏析】

一位女士送给艾青一枚虎斑贝,于是触发了诗人的情思。这首诗前八行连用几个比喻描绘虎斑贝的外貌及质地,使人感受到了虎斑贝的形象,也感受到了它的质地。后几句既是写虎斑贝的命运,也在写自己的命运。

“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是玉石的盔甲/保护着最易受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带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把诗人多少年的痛苦经历,以及后来重新回到阳光下的喜悦,全概括进去了。比喻的巧妙运用,是整首诗的最大特色。

二、基础巩固练

(一)填空题

1.艾青 (1910-1996),原名 , 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 》,发表于1933 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 》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答案:蒋正涵 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爱这土地。

2.艾青第一次用“艾青”这一笔名发表的长诗是《 》。 答案:大堰河——我的保姆

3.1985年,艾青获得 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中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答案:法

4.艾青的长诗《向太阳》《 》,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 ”的歌手。 答案:火把 太阳与火把

5.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 。 答案:土地 光明

6.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 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答案:大堰河

7.“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 无数的 / 我们的年 / 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 不知明天的车轮 /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 / 中国的路 / 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出自艾青《 》 答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8.艾青的《 》歌颂了毛主席。 答案:毛泽东

9.“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这段诗节选自艾青的《 》。 答案:鱼化石 二、选择题

1.下列诗歌写于诗人“归来”后的是( ) A.《我爱这土地》 B.《太阳的话》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光的赞歌》 答案:D

2.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 ) 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 C.写法由原先的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变得口语化、散文化。 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 答案:C

3.下面对《艾青诗选》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礁石》中“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高傲自负的人们。

B.从“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以及为革命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C.“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D.“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答案:A (A.应该是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艾青作品的一项是( )

A.《光的赞歌》 B.《黎明的通知》 C.《礁石与灯标》 D.《鱼化石》 答案:C (《礁石与灯标》是舒婷的诗。) 三、简答题

1、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的诗歌,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答案:“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我爱这土地》等)“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等) 2、艾青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答案:艾青早期的诗歌,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3、《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谁?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案:大堰河是作者的乳母。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4、“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鱼化石》。这里诗人借助鱼化石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答案:由艾青出生封建家庭以及这句“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对革命的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

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5、请写出《艾青诗选》中对你影响最深的三部作品。

答案:《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北方》 6、艾青的《太阳的话》全诗运用那些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便于运用对话和呼告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易与读者亲近。

7、艾青诗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爱国主义。 (四)阅读题

1、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①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②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③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④我从东方来 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 ⑤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⑥借你正直人的嘴 请带去我的消息

⑦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

⑧请他们来欢迎我—— 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

(1)用文中原话回答。

1“黎明”的任务是: ○

2诗人的任务是: ○

(2)借助联想和想象来理解③④两节的意境并填空。

“露水”“最后一颗星”形象地表明了“黎明”到来的 ,“东方”“海上”则具体说明了“黎明”到来的 ,“汹涌着波涛”则说明了“黎明”历经 而来的情状。 (3)简要分析“通知眼睛被渴望所灼痛的人类 / 和远方的沉浸在苦难里的城市和村庄”的含义。 答案:(1)○1我将带光明给世界 / 又将带温暖给人类。○2告诉他们 /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2)时间 方位地点 迢迢长路和惊涛骇浪。

(3)诗人希望借助黎明的通知,去打破反动派对敌占区人民的蒙蔽和谎骗,扫除萦绕在那些人们心头的迷雾、悲观论,让所有正遭受着苦难的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准备迎接这“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黎明。

2、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回答问题。

①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②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1)“我”既是地主的儿子,又是大堰河的儿子,这样说是否矛盾?为什么?

(2)第②节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答案:(1)不矛盾。在诗歌中,“我”是被自己的地主父亲送到大堰河手中的,在父母心里“我”是个不祥之人,在他们那“我”没有享受过父母对孩子的宠爱,甚至还有后来“我”回家后,觉得自己是做了父母家的新客了。而在大堰河那,“我”却感受到了父母般的爱,大堰河也将“我”当作亲生的,她做着吃乳儿婚酒的梦,这也表现出“我”对大堰河如对母亲般的爱。

(2)写了雪、坟墓、瓦菲、园地、石椅这些意象,这些意象让人感觉很悲伤,也透露出“我”对于大堰河的愧疚。

3、阅读《树》,回答问题。

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下列关于上面的诗歌的理解与分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树”象征着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屈于敌人的威逼利诱,顽强抗争,紧密团结在一起的革命者们。他们正如诗中的“树”——虽“彼此孤离地兀立着”,但 “ 在看不见的深处 /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B. 这首诗热情赞美了革命者的刚正不屈,坚强勇敢,团结互助,心系祖国的革命精神,鼓舞着人们肩负起解救国家的重任。

C. 写法上,这首诗还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这更体现了革命者们在敌人的威胁下不出卖同伴,他们的心紧密相连。

D. 本诗的动词生动地表现出革命者的神态与行为,如“兀立”“伸长”“纠缠”等词语。 (2)小州读了《艾青诗选》中的《树》,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

初读诗歌《树》,觉得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发现,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 。第三遍读诗歌,我先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 。 答案:(1)C(“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

(2)认识事物有时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根本、赞美中华民族紧密团结、英勇顽强的精神。 4、阅读《煤的对话》,回答问题。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1)结合这首诗的主旨,说说诗人为什么以煤作意象。

(2)有人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时说:“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

答案:(1)

煤具有深藏地下,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的特点,这和被压迫民族有着某些相似点,因此以煤作为这首诗歌的意象十分妥帖。

(2)“强烈的反差”指作者平静的问话与煤炽热如火的回答之间的一冷一热的反差,这样写,用“我”的冷静反衬煤的热烈,使煤的自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5、阅读《礁石》,回答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1)诗中的“礁石”象征了什么?

(2)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4)从内容和形式上分析一下本诗的特点。

(5)全诗采用了 的艺术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歌咏,寄寓了深沉的生活哲理内涵。诗歌形象 、 ,洋溢着一种 情绪。 答案:(1)“礁石”象征了敢于面对一切厄运而又顽强不屈的人。 (2)拟人、比喻、对偶。

(3)热情歌颂了面对厄运,仍然坚强不屈的乐观精神与豁达的胸襟。

(4)内容上:《礁石》用了一种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刚毅的精神。不具体描形而是重在绘神,写出了一种永存的景象。诗中修辞方法多种,又重在拟人,意蕴回味悠长。形式上节律自由、灵活。 (5)象征 明朗 纯净 昂扬奋发的乐观。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 ,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 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太阳、光明(或未来)

三、真题提升练

2021·浙江杭州中考真题

阅读名著,要有合适的关注点,如下表所列。参照示例,选择一项举例分析。

序号 ① ② ③ 作品 关注点 《朝花夕拾》 “回忆中的我”和“写作时的我”两种叙述视角表达的不同情感 《名人传》 传主的典型事例反映的精神品质 《艾青诗选》 意象的鲜明特点及其表达的情感 【示例】《昆虫记》: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文学性。如写蝉蜕壳时皮从背上裂开等内容,观察仔细,描述准确,具有科学性。蜕壳之后,蝉享受阳光和空气,语言生动,富有文学性。

【参考答案】

①示例:称呼阿长,从“回忆中的我”视角,叫她“阿长”,表达对她的厌烦;从“写作时的我”视角,称呼她为“长妈妈”,表达对她的感激和怀念。

②示例:贝多芬,在经历失聪的打击、爱情的缺失、经济的窘迫之后,仍能创作出《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等一系列不朽的杰作,反映了他直面苦难、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③示例:诗人创造了“太阳”“火把”“光”等明朗、热烈的意象,表达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2020·江苏扬州中考真题

欣赏艾青的诗《礁石》,从下列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4分)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岸

任务一:简析《礁石》中象征手法的作用。

任务二:以“荷”为题,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首小诗,不超过四句(不含题目)。

【参考答案】

任务一:“礁石具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任凭无休止的狂风恶浪吹打依然昂首挺胸;尽管脸上和身上留下了“像刀砍过的累累伤痕,却毫无畏惧、决不退缩,照样当然不动,并且还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带着必信的信心和无比乐观的精神,笑迎更猛烈的挑战,承受更严峻的冲击,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形象,是革命斗士乐观永不屈服精神的象征,也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任务二:示例:

一枝荷梗,把花朵深深垂向 你们的根里,不是说风的打 雨的痕迹,却因为它从创造者的 手里承受了更多的生,这严肃的负担

2020·吉林长春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诗句,按要求填空。

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 伸出乞援的,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摘自《艾青诗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民文学出版社)

艾青的诗歌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了岷峨高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所选诗句借助 这一意象,抒发了 的情感。 【参考答案】土地 抒发了作者对苍老、衰弱,正备受苦难的祖国感到万分悲哀的情感。 2020·四川成都中考真题

如果要编一本《爱与痛的诗行——艾青诗选》,下面四首艾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哪两首更适合入选?( )(2分)

A.《鱼化石》 B.《北方》

C.《刈草的孩子》 D.《我爱这土地》 【参考答案】

B D(《北方》《我爱这土地》创作于三十年代,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热切的爱和对敌人愤怒的痛;《刈麦的孩子》创作于四十年代,表达了对民不聊生的人民生活的愤慨;《鱼化石》创作于七十年代,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 2020·四川眉山中考真题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艾青诗选》和《傅雷家书》都体现了这一主题。请在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是如何体现家国情怀的。

要求:《艾青诗选》举出具体篇目(不少于两首);《傅雷家书》结合具体内容。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示例一:我选《艾青诗选》。《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作者一方面写自己对乳母的感情,另一方面作者把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反映着诗人希望周围的所有人能够团结一致,继而为自己的祖国尽一份力的愿望。《黎明的通知》里“我”化身成为了光明的使者,为祖国大地带去了胜利的消息。让所有的人民都被唤醒,争相传递这条喜讯。家国情怀表露的淋漓尽致。

示例二:我选《傅雷家书》。《傅雷家书》里面,傅雷在教导儿子时,一再提到儿子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要时刻抱有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虽然身处国外,但是不能忘记祖国,自己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因为其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祖国。 2019·广西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村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1)选文出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诗人 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2)结合以上诗句,简要谈谈如何品读现代诗歌。

【参考答案】 (1)艾青

(2)在诗句中运用了排比、反复的修辞,写出了大堰河的辛劳及对我的疼爱,表达了我对大堰河的思念。

2019·浙江杭州中考真题

1、根据你对艾青诗歌的了解,选出不是评论艾青诗歌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哭……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茅盾

B.归真返璞,我爱好他的朴素、平实,爱读他那用平凡的语言,自由的格式,不事雕琢地写出的激动人心的诗篇。 ——唐弢

C.他的诗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罪恶的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它能使我们在心里重温着在海滨以贝壳为餐具,以落叶为舟,以绿草上的露点为圆珠的儿童的梦。——郑振铎 D.在国难当头的年代,诗人歌唱“土地”具有格外动人的力量,而诗人那种不断转折和强化的抒情方式,当然也是和充满险阻坎坷的时代相吻合的。——孙光萱

2、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他常用“太阳”的意象,表达对光明、自由、胜利的不懈追求。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江姐(《红岩》)、贝多芬(《名人传》)都能体现这种追求。请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分析。

【参考答案】 1、C

2、示例一:我选保尔·柯察金。他追求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人类的解放。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即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也没有放弃。可以说,他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和整个生命。

示例二:我选江姐。临近解放,江姐组织越狱斗争。敌人策划在逃跑前杀害共产党人,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然走向刑场。她的一生是追求光明、追求胜利的一生。

示例三:我选贝多芬。他从小受酗酒父亲的虐待,中年遭遇耳疾折磨和侄子的不孝,但他在痛苦中坚持创作,谱写了《英雄交响曲》《欢乐颂》等乐曲。他用音乐的语言表达对命运的抗争,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热切追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