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介环境对文字传播的影响
史后秀 徐蓉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逐渐壮大,现如今,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媒介的到来不仅仅是在技术层面上的革新,更是一种推动人们思想变化的助力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文字的传播也受到深远的影响。随着新媒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文字的传播正与这个时代同行,文字的严肃性、庄严性以及明确性随着传播媒介的不同而受到不同层次的影响。本文通过新媒介环境对文字传播的影响进行研究,总结出新媒介环境下文字传播的特点,并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新媒介;文字传播;媒介形式1 新媒介的定义及其传播特征
新媒介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他不是专指某一特定的媒介,而是指为了适应时代需求而出现的一批媒介的统称。
1.1新媒介的定义
对于新媒介的定义查阅相关资料没有得到准确的唯一定论,但相关学术界对其有两种解释,其一以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新媒介是在经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形式”,还有一些人认为时尚新媒介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在其后出现并不断发展的新的媒介形态——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
1.2新媒介的传播特征
在现今数字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媒介方式已经不再流行,人们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更愿意去接受高效的便捷的传播方式。因此分析当下的新媒介形式,不难发现有如下特征:一是超时空性,数字技术的发达,实现了人们超时空性的传播,利用卫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可以将世界任何角落的信息进行互相传输,具有较高的实效性与准确性,可以更便捷的提高信息的交流,符合大时代的需求;二是整合性,在同一媒体下的信息传播中,单一化的文字传播、图片传播、视频传播是比较少见的,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多的容易接受几者相互串联传播,以给人最好的视听觉效果,提高传播质量,这是现今新媒介中常用的一种传播方式;三是交互性,所谓交互性就是信息是双向输出输入的,与以往的单项信息输出相比有了更多的互动性,也是现今人们常用的一种传播方式,这种时尚新媒介的传播特征多体现在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个性化选择。
2 新媒介的形态
新媒介的“新”是其最重要的特点,所谓“新”就是技术新,能够更高效的实现信息的传播。以下分类是参考有关专著中的分类,将其分为网络媒介、手机媒介、印刷媒介的新媒介形式、广播电视的新媒介形式。
2.1 网络媒介
网络媒介是指运用电子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传播信息
的媒体技术。网络媒介标志着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成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之后,崛起的“第四媒介”。网络媒介是现在人们不可缺少的一种传播途径。在使用百度页面时,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信息集中在一起,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的紧密结合,并且能够实现传输信息量大、覆盖地域广、传播速度快等优质特征,成为如今社会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新媒介。
2.2 手机媒介
手机起初是以一种通讯工具的形态问世,但随着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手机渐渐成为了信息传播媒介的主流。从2G、3G时代到4G时代,手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讯传输媒介,手机的使用便捷性、移动性、及时性等特点使其在现今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信息传播媒介。在现代传播媒介的选用上,手机以其强大的、便捷的、快效的特点得到广大社会群体的认可。
2.3 印刷媒介的新媒介形式
所谓印刷媒介的新媒介形式就是在传统的印刷媒介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与需求对其进行改变,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并进行传播。印刷媒介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外乎图书、杂志、报刊等纸质媒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多的追求高效的信息输入,时代也推动了印刷媒介的发展,新媒介形式下的印刷技术已经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子报纸、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等以更便捷的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比如手机、mP4、电子书阅读器等。
2.4 广播电视的新媒介形式
在新媒介的传播中,广播电视是最具有传播力度的一种形式。它将声音和影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大大加快了人们接受新事物的步伐。广播电视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在新媒介环境中已经实现传播渠道的新拓展,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网络电视以及交互式网络电视的出现与兴起。
传统的电视传播是单向的,人们只能通过电视提供的频道进行选择观看,并且播放进度也是由电视总台控制。而现如今人们使用的网络电视媒介,能够任意的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并且频道具有快进倒退的功能,大大提高了电视作为新媒介的传播效率,并且在观看过程中人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输入到弹幕中去,和一起观看节目的朋友进行互动,实现电视新媒介的交互。现场直播是网络媒介中重要的一项存在,这是跨空间跨地域的一种媒介传输方式,这种技术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够在同一时间见证某个伟大的瞬间,比如奥林匹克竞赛现场、世界杯现场等赛事,更好的实现了实时性的报道。
3 新媒介形式下的文字传播特点
不同的媒介形态下,文字传播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字传播所依附的媒介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在不断的变化。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文字传播在新媒介环境下呈现出片段化、风趣化、精炼化的特点。
(下转第72页)
69
神州教育
3.1 适度调整硕士、博士研究生比例,优化研究生层次结构
根据数据分析,2014年硕士研究生规模较2004年翻了一番还多,而博士研究生只增长了3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硕、博的比例一直层下降趋势,而究竟科学的硕、博比例究竟是多少呢?根据国际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来看,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一般为1:10,而根据2014年数据分析,我国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比列高达1:7.6,由此可见,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硕士教育,适度发展博士教育。
3.2 适度调整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比例,优化研究生学位类型结构
由于我国“重学术、轻职业”的传统,我国学术型研究生一直占了绝对的比例和优势,导致了如今社会专业型人才供不应求,学术型人才无用武之地的局面。优化研究生学位类型结构的任务显的尤为重要。首先在国家政策上,应该扩大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在学科设置上也应该倾向于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目前我国的学硕、专硕比例正趋向于合理,根数据分析,学术型博士比重仍然呈上升趋势。根据社会对顶尖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应该采取适度调控措施,加速发展专业型博士的培养规模,而相应减少学术型博士的培养规模。
3.3 适度调整各科类研究生招生比例,优化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
虽然研究生学科专业的设置及其不同的招生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产业经济需求,但是两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研究生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上接第69页) 3.1 文字传播的片段化
所谓片段化就是不完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大强化了受众作为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文字的传播已经呈现片段化趋势。在硕大的网络体系中,每个个体所需求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如何在这浩瀚的知识体系中寻找到自己想要的有效信息,这种过程就是将文字信息进行片段化处理。
人们日常关注的公众号会定期的发布一些相关的讯息,每个讯息都有醒目的标题,人们会根据列表中的标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链接点击进行观看,这就是文字信息片段化收集的一种表现。在微博的网页界面中,官方已经将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点击浏览,提高了信息的定位搜索,这也是文字信息片段化的一种表现。并且微博中有个功能是可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账号动态,并且可以准确的定位到其账号所发布的信息内容,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关注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事情,吸收不同的知识,这也是信息片段化的一种表现。
3.2 文字传播风趣化
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文字传播也呈现出风趣化的形态,一些滑稽的网络段子、有感染力的字体设计、一些新兴的网络文字等都是文字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这种形式的传播方法,可以使人们有效的记住信息内容,并以一种愉快的方式进行传播延续,这是当下网络信息传播中较为活跃的一种传播形式,它们滑稽易记,往往给观看者留下深刻印象,从而达到有效的信息传播。
3.3文字传播的精炼化
浩瀚的网络知识体系中,面对海量信息如何选择,并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往往更愿意快速的去吸取有效的知识,所以文字传播呈现精炼化的特点。典型的文字精炼化传播就是标题党,现在的媒体往往以最简洁的标题说明去吸引读者的青睐,并且文字的精炼化表达不同读者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从最早的口语交流到书写文字,再到印刷术发明,随后出现电影、广播电视等新的媒介,在不同的传播媒介中文字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传播,它依旧是信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新媒介环境下,我们对文字传播的重要意义予以重新审视,文字传播虽然不能像声频符号那样给人视觉和听觉的震撼冲击,但却能够深入人心,让人们进行深度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萌.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字传播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地区:山东,2014:5-25.
[2]武迪.浅析语言媒介对文化传播的作用[j].新闻传播,2017:12.
作者简介:史后秀(1994-)女,汉族,籍贯江苏宿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时尚艺术设计;
通讯作者:徐蓉蓉(1977-)女,汉族,籍贯:江苏扬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表面艺术设计。会经济。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一直以来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这离不开我国建国初期模仿苏联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背景,但是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英美国家有接近一半的研究生是属于文科类研究生,日本的教育类硕士所占的比重也超出我国一倍以上。所以,在“文理”类学科招生上,应适当调整理工科类和文科类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扩大教育学、农学和管理学等文科类学科的招生规模,优化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保证“文理”比例合理的人才输送。
3.4 适度调整东西部研究生发展投入,优化研究生区域布局结构
地域布局的不平衡不仅仅体是研究生教育布局的不合理,我国的教育事业都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所以调整东西部教育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要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要制定倾斜我国教育发展滞后的西北地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战略决策的提出和实施便是其反映。在政策战略的落实上不能浮于形式,要切实带动滞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把握好发展契机,加大自身软件更新改善,结合自身地域文化,发展具有特色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1]吴开俊,王一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切性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教育研究,2013 (02):97-104.
[2]钟启泉.“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J].教育研究,2010 (10):73-80.
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