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二三娱乐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行政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早把复杂的行政要素归纳为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四大部分的行政学著作是( ) A.《行政学研究》 C.《政治与行政》 A.最直接的 C.间接的

B.《行政学导论》 D.《科学管理》 B.决定性的 D.较直接的 B.经济环境 D.文化环境 B.行政领导 D.机关管理

2.微观行政环境因素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影响是( )

3.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C.政治环境 A.行政计划 C.行政职能

4.既包含政府的行政职责,也包含政府的行政功能的是( )

5.于1937年出版并提出了有名的“POSDCORB”,即“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的七职能论的著作是( ) A.《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B.《行政管理科学论文集》

C.《科学管理原理》 D.《管理决策新科学》 6.下列不属于行政组织基本构成要素的是( ) ...A.机构设置 C.法规制度 A.层级制 C.集权制 A.公务员

B.人员构成 D.资本有机构成 B.分权制 D.首长制 B.文官 D.文职人员 B.政党分肥制

7.以各组织机构的职权性质和范围来划分,行政组织可分为职能制与( )

8.公务员之称各国并不一致,在美国称之为( ) C.政府雇员 A.功绩制

9.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形成的是( )

C.绅士政府 D.彭德尔顿法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务员制度基本原则的是( ) ...A.分类管理原则

B.适才适用与扬长避短原则

C.德才兼备与注重功绩原则 D.学而优则仕原则 11.在完成高度保密和紧急任务时往往不适用的领导方式是( ) ...

A.强制方式 C.激励方式

B.说服方式 D.示范方式 B.通报征询制度 D.咨询会制度 B.综合性 D.服务性 B.中央预算 D.单位预算 B.利益性 D.抽象性

12.下列制度中,上下级领导之间联系的制度是( ) A.通报评议制度 C.办公会议制度 A.政策性 C.辅助性

13.办公室管理的根本特征是( )

14.在国家预算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部门预算 C.地方预算 A.实践性 C.强制性 这是( ) A.信息原则的要求 C.可行原则的要求

B.预测原则的要求 D.择优原则的要求 B.决策内容是否符合实际 D.行政执行效果 B.行政咨询 D.行政反馈 B.衡量 D.反馈

B.突发性协调方式 D.建议协调方式 B.信息的可转换性 D.信息的可传递性 B.奉常 D.郎中令 B.统一战线组织 D.行政监察组织

15.管理决策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包括目标性、择优性、针对性和( )

16.对多种目标和多个可行方案做全面权衡,选出效益最大、可靠性最大、弊病最少的方案。

17.检验决策是否正确的根据是( ) A.决策制定是否民主化 C.抉择方案是否优化 A.行政决策 C.行政执行 A.反思 C.评定

18.使原决策得到修正、补充和完善的根本途径是( )

19.总结工作的内容主要有:对执行情况的检查、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对执行情况的( )

20.紧急协调方式也称( ) A.说服式协调方式 C.律令式协调方式 A.信息的广泛性 C.信息的时效性 A.太尉

21.信息的使用和价值对时间的依赖性称为( )

22.秦汉时,国家权力分为行政与监察两种。其中,主管监察的是( ) C.御史大夫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是有广泛代表性的( ) A.行政决策组织 C.咨询组织

24.根据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任免机关对公务员本人提出书面辞职申请的审查批准时限为 A.一个月 C.三个月 A.利益性 C.间接性

B.二个月 D.半年 B.有偿性 D.多样性 B.政治方法 D.思想教育方法

25.经济方法的根本特征是( )

26.下列属于心理行为方式的是( ) A.法律方法 C.经济方法

27.评价与测定行政效率,必须以( ) A.数量的比率为前提 B.投入与产出之比为前提

C.行政产出与行政投入的关系为前提 D.行政管理活动方向正确为前提

28.下列关于行政效率的效益要素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从效益角度讲,提高行政效率的主要工作在于改善行政产出的质量 B.行政决策的数量也是效益要素的内容

C.行政管理活动的经济效益是行政效率的主要内容

D.各项行政工作的质量是效益要素,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行政任务的数量则不是 29.下列各项是中间管理层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准的是( ) A.方向标准

B.有无严格的工作程序标准 C.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D.工作成果是否符合计划要求

30.提出“还政于州”的口号,给州政府更多的自主权的美国总统是( ) A.里根 C.克林顿

B.布什 D.卡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行政管理学内容丰富,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软件”部分的是( ) A.行政决策 C.行政执行 E.行政机构

32.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C.历史研究方法 E.调查研究方法

B.行政沟通 D.行政组织

B.案例分析方法 D.比较研究方法

33.20世纪60年代,西方行政学界兴起了一门新学科—行政生态学,其代表人物是( ) A.法约尔 C.古立克 E.里格斯

34.里格斯所论述的融合型行政模式的特征主要有( ) A.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 B.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 C.民众听命行事,政府与民众存在隔阂 D.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E.政府的制度、法规不健全

35.职位分类制度的作用体现在( ) A.能够满足分类分级,统一管理的要求 B.能够提供“因事求才”的用人标准 C.是职务升迁的依据

D.是考核、培训、支付劳动报酬的依据 E.能够控制机构编制,防止机构膨胀 36.职位通常所具有的特点主要包括( ) A.职位是以“事”为中心确定的 B.职位与任职者相联系

C.职位的数量受“事”的制约,是有限的 D.职位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成一套体系 E.职位是人与事结合的中介 37.我国财务行政的客体是( ) A.财政部 E.财政支出

38.预算外资金的特点是( ) A.集中性 C.无偿性 E.专用性

39.制定行政执行计划应遵循的原则有( ) A.民主集中原则 C.统筹原则 E.稳定性原则

40.行政领导在行政执行的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A.指挥 C.协调 E.控制

41.行政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是( )

B.泰罗 D.高斯

B.国家税务总局 D.财政收入

C.国家金库

B.分散性 D.自主性

B.量力而行原则 D.重点原则

B.计划 D.监督

A.信息源

B.信息工作队伍 D.信息传输手段

C.信息工作机构 E.信息工作制度

42.行政信息鉴别的方法主要有( ) A.分析法 C.核对法 E.调查法

43.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一些进步的思想家鉴于君主专制制度下个人大权独揽的弊端,提出了由不同个人和社会集团分掌国家部分权力并互相制约的主张,他们是( ) A.卢梭 C.潘恩 E.孟德斯鸠

44.行政监察机关的直接处分权包括( ) A.警告 C.记大过 E.开除

45.行政法治的作用是( ) A.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B.推进深化行政改革的有效方法 C.控制行政权力膨胀的必然选择 D.消除一切行政违法行为的唯一举措 E.民主政治实现的可靠保障 46.行政道德的特点是( ) A.示范性

B.高层次性 D.一定的强制性

C.绝对平衡性 E.鲜明的政治性

47.推进机构改革,建立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应进行的工作是( ) A.合理划分权限 B.实现政企分开

C.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D.加强行政的管理民主化和产业化 E.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 48.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具有很强的制约性,但不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

49.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包括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辅相成,但不包括相互平衡。( )

50.20决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步入了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新时代。( ) 51.咨询的本质是发表意见,是智能运动。( )

B.概括法 D.提炼法

B.洛克 D.杰斐逊

B.记过 D.撤职

52.检验行政协调效能的重要标志是能否取得理想的协调结果。( )

53.行政职权法定化体现了行政机关权限的无限性,是公平合法行政的前提。( ) 54.行政责任是行政违法或行政不当的法律后果。( ) 55.忠于政府是国家行政人员的天职。( )

56.间接测定行政效率主要是通过对行政机关投入与产出的评定,来估量行政效率的高低。( )

57.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改革目标之一。( ) 四、简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8.简述人事行政的任务。 59.行政执行有什么具体特征? 60.简述行政改革的必然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61.试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8分)

62.明朝初年,安徽闹水灾,滁州太守卢太束奏请朝廷赈灾放粮。朱元璋在皇宫听太监宣读该奏章,听到8000字时,朱说:“怎还不见主旨?传卢太束来见。”卢上堂来见,朱吩咐:“先拖下去,打三十大板。”卢问何故,朱答曰:“文章太长。”“文章长也要打板子?”朱不答。太监接着念,当听到17500字时始见卢上秦的“五策”。卢被架着,哼哼咧咧地来见朱元璋。朱说:“你的‘五策’毕竟还是有见地的,其实‘五策’只要500字足够了,你却用了18000字,你强占我多少光阴啊?你强占了我的光阴,我就要打你的板子。”卢太束说:“那些漫无边际的话和恭维的话我也知道是多余的,但都是朝廷上的习惯。” 这个案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达德教育 放飞梦想 共创未来 获取大专/本科学历 选择达德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