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望江二中2019高三第三次抽考试题--化学

来源:二三娱乐


安徽望江二中2019高三第三次抽考试题--化学

化学试题

本试题卷共6页,总分值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Si-28S-32Cl-35.5Na-23Mg-24Al-27Ca-40Fe-56Cu-64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 1.我国太湖流域发生水体严重污染事故,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决定采取措施对太湖流域进行环境治理、以下对环保知识的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①酸雨的形成与大量燃烧含硫燃料有关,酸雨的pH小于7.0 ②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入标准有利于防止大气污染

③使用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进行增白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 ④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过程中,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能对人体有害 ⑤食品厂产生的含丰富氮、磷营养素的废水可长期排向水库养鱼 A、②③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2.关于硫酸和硝酸的说法中,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在铜分别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反应中,两种酸都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D、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

3.青海昆仑玉被定为2017年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昆仑玉主要成分是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的纤维状微晶结合体,透闪石(Tremolite)的化学成分为Ca2Mg5Si8O22(OH)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透闪石的化学式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2CaO·5MgO·8SiO2·H2O B、透闪石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是Ca元素质量分数的1.5倍 C、1molCa2Mg5Si8O22(OH)2与足量的盐酸作用,至少需要14molHCl D、透闪石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难溶于水 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1molAl分别放入足量的冷的浓HNO3、稀HNO3中,反应后转移的电子均为3NA B、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1molNa2O或1molNa2O2均失去2NA个电子

C、各5.6g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氯气反应,电子转移总数均为0.3NA D、2.7g铝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NA 5、以下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3+++--

A、在含大量Fe的溶液中:NH4、Na、Cl、SCN

2-

B、在强碱性溶液中:Na+、K+、AlO-2、CO3

3+2--

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SO4、NO3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6、以下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选项是()

A、向50mL1mol·L-1明矾溶液中滴入数滴0.1mol·L-1Ba(OH)2溶液

Al3++2SO42-+2Ba2++3OH-===Al(OH)3↓+2BaSO4↓

B、向KI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氧气:4H++O2+6I-===3I2+2H2O C、amolFeBr2溶液中通入amolCl2:2Fe2++2Br-+2Cl2=Br2+2Fe3++4C1-

D、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镁溶液:Ca2++OH-+HCO3-==CaCO3↓+H2O 7.对以下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选项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A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硫离子水解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具有臭味 B 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

HCl显强酸性,使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其褪色 C SO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 D 向湿润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固体迅速变黑,后体积急剧膨胀 在浓硫酸脱水作用下,蔗糖被炭化,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SO2 8.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

9.X、Y、Z、W有如下图的转化关系,那么X、W可能是() ①C、O2②AlCl3、NaOH③Fe、HNO3④S、O2 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硅材料广泛应用于光纤通讯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11.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g残余固体,且a>c,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残余固体是铜和铁

B、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

C、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e3+

12.将15.6gNa2O2和5.4g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6.72L,假设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那么()

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L的气体(标况)

+--

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0.15mol/L D、最终得到7.8g的沉淀

13.往含有0.2molKOH和0.1mol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6.72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的体积V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14.Wg含有Fe2O3·xH2O杂质的Al2O3样品可完全溶解在100mLc(H+)=0.1mol/L的稀

H2SO4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氨水,恰好得到的沉淀最大质量是Ng,那么所加氨 水的浓度是()

A、0.05mol·L-1B、0.1mol·L-1C、0.15mol·L-1D、0.2mol·L-1

15.将一定量的钠铝合金置于水中,合金全部溶解,得到20mLpH=14的溶液,然后用1 mol/L的盐酸滴定,沉淀质量与消耗盐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 那么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 A、原合金质量为0.92g

B、标准状况下产生氢气896mL C、图中m值为1.56g D、图中V2为60mL

16.1.92gCu投入到一定量的浓HNO3中,Cu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那么通入O2的体积为() A、336mLB、504mLC、224mLD、168mL

17、向m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L。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mol/L氢氧化钾溶液V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g。那么以下关系不正确的选项是() .......A.

1000b c11.2V B.

Vc

pm125C.n=m+17Vc

D.5m<p<1739m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49分〕

18.(10分)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探究SO2的性质及其有关实验、

(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一定浓度的硫酸反应制备S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将SO2气体通入以下C溶液中,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少量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继续通入过量SO2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SO2通入紫色KMnO4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量SO2慢慢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假设C为双氧水,那么通入SO2后,请大胆判断所得溶液是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

假设该同学制备的SO2气体中混有CO2气体,产生杂质的原因可能是亚硫酸钠固体中混有__________、

19.(10分)向含有0.8mol的稀硝酸中慢慢加入22.4g的铁粉,假设反应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Fe+HNO3(稀)―→Fe(NO3)3+NO↑+H2O 〔1〕写出这两个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2〕正确表达这两个阶段反应中,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铁元素存在的形式的关系 。

〔3〕在图中画出溶液中Fe2+、Fe3+、NO-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变化的关

系图象(横坐标为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纵坐标是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

20.(7分)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黄色。 〔1〕甲同学认为是Br2溶于水变成黄色溶液;

乙认为是Fe2+被氧化成Fe3+使溶液变成黄色。

〔2〕现提供试剂: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 C、四氯化碳D、硫氰化钾溶液

请判断〔填“甲”或“乙”〕的推断正确,并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3〕假设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判断哪位同学推断正确,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

21.(11分)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下图是从铝土矿中

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1)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

(2)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2SiO3+2NaAlO2+2H2O===Na2Al2Si2O8↓+4NaOH

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该步操作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滤渣A的用途是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实验室过滤时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

(3)在工艺流程第三步中,选用过量二氧化碳作酸化剂的原因是(只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将铝溶解,以下试剂中最好选用____________(填编号)、

A、浓硫酸B、稀硫酸C、稀硝酸

22.(11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 关实验:

〔1〕先关闭活塞a,将6.4g铜片和12mL18mol/L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至反 应完成,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再打开活塞a,将气球中的氧气缓缓挤入圆底烧瓶,最 后铜片完全消失、

①写出上述过程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打开活塞a之前; 打开活塞a之后。

②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集气瓶内的导管未画全,请直接在图上把 导管补充完整。

〔2〕实际上,在打开活塞a之前硫酸仍有剩余。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甲、乙两 学生进行了如下设计:

①甲学生设计方案是:先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SO2的量,再通过计算确定余酸的 物质的量。他测定SO2的方法是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装置D,从而测出装置A产 生气体的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你认为甲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中D装置中试剂为: (填化学式)。

②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将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全部移入到烧杯中稀释,并按正确操 作配制100mL溶液,再取20mL于锥形瓶中,用作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 液进行滴定[: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选择该指示剂的理由为 ;

再求出余酸的物质的量,假设耗去amol/L氢氧化钠溶液bmL,那么原余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a、b的表达式来表示)。

望江二中2018-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月考

化学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0 2 11 3 12 4 13 5 14 6 15 7 16 8 17 9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49分〕 18.〔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19.(10分)〔1〕写出这两个阶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2〕正确表达这两个阶段反应中,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铁元素存在的形式的关系

2+3+-

〔3〕在图中画出溶液中Fe、Fe、NO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变化的关

系图象(横坐标为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纵坐标是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

20.(7分)

请判断〔填“甲”或“乙”〕的推断正确,并用两种方法加以验证,写出选用的试剂编号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第一种方法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第二种方法 〔3〕假设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判断哪位同学的推断正确,是否可行?〔填“可行”或“不可 行”〕:;理由:。 21.(1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种);、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____________(填编号)、 22.(11分)

〔1〕①写出上述过程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打开活塞a之前; 打开活塞a之后。

②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集气瓶内的导管未画全,请直接在图上把 导管补充完整。 〔2〕①(填化学式)。

②, ,

mol(用含a、b的表达式来表示)。 望江二中2018-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化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包括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

ADDBBCCCAABDDBCA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49分〕 18.〔10分〕

(1)Na2SO3+H2SO4===Na2SO4+SO2↑+H2O〔2分〕 (2)①变红〔1分〕不褪色或不明显〔1分〕 ②颜色逐渐变淡或紫色消失〔1分〕

2-2+

5SO2+2MnO-+4H+〔2分〕 4+2H2O===5SO4+2Mn③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1分〕

④H2SO4〔1分〕碳酸盐或碳酸氢盐〔1分〕

19.(10分)

〔1〕Fe+4H++NO-Fe3++NO↑+2H2O〔2分〕 3=2Fe3++Fe=3Fe2+。〔2分〕

〔2〕①加入Fe粉为0~0.2mol时,存在形式为Fe3+;〔1分〕

2+

②加入铁粉为0.2~0.3mol时,存在形式为Fe和Fe3+;〔1分〕

2+

③加Fe粉为n(Fe)≥0.3mol时,存在形式为Fe。〔1分〕

〔3〕如图:〔3分〕

20.(7分)〔每空1分〕 〔2〕乙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选用试剂 C D 实验现象 有机层无色 溶液变红 〔3〕①不可行,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氧化成I2 21.(11分)

-2-

(1)Al2O3+2OH-===2AlO-2+H2O、SiO2+2OH===SiO3+H2O(各2分)

(2)Fe2O3、Na2Al2Si2O8(2分)炼铁的原料(或生产硅酸盐产品的原料)引流〔各1分〕

--

(3)AlO2+2H2O+CO2===Al(OH)3↓+HCO3(2分) (4)B〔1分〕 22.(11分)

〔1〕①Cu+2H2SO4(浓)=====CuSO4+SO2↑+2H2O〔2分〕

2Cu+2H2SO4+O2===2CuSO4+2H2O〔2分〕 ②B装置中导管长进短出〔1分〕

〔2〕①饱和NaHSO3〔1分〕②甲基橙〔1分〕

因为Cu(OH)2开始沉淀的pH约为5,假设用酚酞作指示剂时溶液中的Cu2+会和NaOH反应,Cu(OH)2的蓝色会干扰滴定终点的正确判断〔2分〕 5ab×10-3

〔2分〕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