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2-11-12T09:19:03.8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7期供稿 作者: 杨晓
[导读]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具有麻醉作用,并且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
杨晓(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 334000)
【中图分类号】R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087-02
【摘要】 本文对2011年我院中心药房主要麻醉镇痛药的年使用量、年费用、DDDs、DUI、DDDc和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麻醉镇痛药品 统计分析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具有麻醉作用,并且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连续使用、滥用或者不合理使用都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的成瘾癖的药品。因为此类药品因有很强的镇痛止咳等功效而成医疗上常用的重要药品。所以管理和使用好此类药品,并保证患者正常医疗需求,防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本人将对2011年我院中心药房麻醉镇痛药的临床使用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一.分析对象、记录参数和计算公式
1.分析对象: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中心药房2011年1月到2011年12月的麻醉镇痛药品的使用情况。
2.记录参数:记录我院麻醉镇痛药品的DDD 值(defined daily dose日规定剂量)DUI值 (drug utilization index药物利用指数)DDDs值(用药濒度)DDDc(药品日均费用)。
3.计算公式: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UI=DDDs/用药总天数,DDDc=药品的总金额/该药的DDDs。 二.结果
我院中心药房应用的麻醉镇痛药品有两种剂型,共有8个品种。本文没有将氯胺酮注射液和布桂嗪注射液没有列入在内。是因为:DDD值是指某一特定药物为治疗主要适应证而设定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使用时必须保证“四特”性,即特定药物、特定适应证、特指用于成人、特指日平均剂量[1]。我院氯胺酮注射液手术当中常用于未成年人,不符合DDD值的“四特”性。布桂嗪注射液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故没有列入其内。
表1 2011年麻醉镇痛药品使用总数和金额总数及排序
表2 2011年麻醉镇痛药品DDDs、DUI和DDDc
表3 按使用用途统计麻醉镇痛药品的处方使用率(%)
三.分析和讨论
1.数量和DDDC:我院是本地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病人多,芬太尼注射液本院主要用于手术麻醉镇痛,在数量和金额均位居前列。该药主要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痛与镇静,是目前复合全麻中常用的药物。吗啡注射液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同时也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表3显示我院本品也主要用于手术中、后的镇痛。在严重创伤、战伤、烧伤、晚期癌症等疼痛使用较少,瑞芬太尼针剂是一种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消除快,可控性好,静脉给药无积蓄作用,且镇痛作用强。与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针剂麻醉后病人苏醒快、拔管早的优点。但瑞芬太尼针剂用量都不大,是因为价格高,又没有进入当地的农保药品目录。瑞芬太尼注射液DDDc是芬太尼注射液的近八倍,药物的 D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Dc 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本院医生在用药上考虑到患者的承受能力。盐酸哌替啶注射液为阿片受体激动剂,是目前最常用的人工合成强效镇痛药。其作用类似吗啡,效力约为吗啡的1/10~1/8,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枢神经毒性作用,且半衰期较长,连续使用盐酸哌替啶易在体内蓄积中毒,宜用于时间短、用量小的急性剧烈疼痛。为此慢性重度疼痛患者不宜使用盐酸哌替啶。我院主要用于分娩镇痛和各类剧痛,较少用于癌痛患者。使用较为合理。虽然在DDDc上占有优势,使用总数还是最少。说明本院医生使用该药时,考虑更多的是合理用药。吗啡缓释片和羟考酮缓释片作为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主打药物具有镇痛作用强、维持时间长、服用方便、病人依从性好、DDDc适中的特点,在本院用量2.3位。体现了我院治疗癌痛病人无创伤给药频率较高。符合了WHO三阶梯治疗方案的原则。但治疗其他剧痛无创伤给药频率为零,有待提高。药剂人员在肿瘤科以外的科室宣教WHO三阶梯治疗方案的原则不够。
2.用药濒度和药物利用指数:吗啡缓释片的DDDs第一,DUI又接近于1,说明该药的用药濒度好,而且合理。芬太尼注射液和瑞芬太
尼针剂相比,同样是用于手术麻醉镇痛,疗效后者优于前者,而DDDs前者是后者的约十倍多,金额数前者只是后者的约一点五倍,说明本地区药品消费结构金额偏低。推广瑞芬太尼针剂任重而道远。药物利用指数意义在于通过DUI来测定医生使用药物的日处方量,了解医生的用药习惯,发现用药的流行趋势,监测用药的合理性,防止药物的滥用或误用。DUI>1.0,说明医生日处方剂量大于DDD。DUI<1.0,说明医生的日处方剂量低于DDD[1]。吗啡注射液的DUI最小,并医生非用量保守,吗啡注射液在手术中应用药量较大于其他剧痛,本院习惯用于心绞痛的量为3~5mg,远低于30mg的DDD。平均后,DUI为最小。从表1上看本院麻醉镇痛药的用药基本合理,独有羟考酮缓释片DUI>1.0,证明该药在我院使用上有不合理的现象,需要改进,也非滥用现象,笔者调查,源于本院医生的用药习惯,羟考酮缓释片常常用于癌症Ⅳ期患者的最后阶段,药用量相应加大,因此日处方剂量往往大于DDD。总之,我院麻醉药品镇痛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 四.建议
我院增加镇痛透皮贴剂和直肠栓剂,便于更好按WHO三阶梯治疗方案的原则使用镇痛药。首选无创途径给药,有利于依患者不同病情和不同需求予以选择。,巩固吗啡控释片和羟考酮缓释片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减少哌替啶制剂在癌痛治疗中的使用,遵循口服给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个体化给药和联合用药的原则,避免创伤性给药,及时、安全、有效地控制疼痛,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面向医师,也面向广大癌症患者及家属宣传,使其更好地配合医师进行合理的长期止痛治疗。逐步加以完善,使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应用和管理更趋于安全、合理、有效。
参 考 文 献
[1]李大魁,张石革,高仲阳.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18-239.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1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