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VocationalTechnology2016August,
中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探讨
夏
黎,赵珍东,汪小根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州510520)
摘
要:针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中高职专业衔接的现状和问题,以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中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
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为例,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方面的衔接,构建中药学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三二分段”的模式,为教育提供参考。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中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码:1672-0601(2016)08-0095-03
DesignandDiscussionontheTalentsCultivatingProgramsof
theConnectionofSecondaryand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forChineseMateriaMedicaMajor
XIALi,ZHAOZhendong,WANGXiaogen
(GuangdongFoodandDrugVocationalCollege,Guangzhou510520,China)
Abstract:Aimingatthestatusandproblemsofthesecondaryandhighervocationalmajorconnectioninmany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tpresent,takingthedesignandpracticeoftalentscultivatingprogramsoftheconnectionofsecondaryandhighervocationalcollegesforChinesemateriamedicamajorofGuangdongFoodandDrugVocationalCollegeasanexample,theconstructionoftalentscultivatingprogramsforChinesemateriamedicamajorwasmadebasedontheconnectionoftalentscultivatingobjectives,curriculumsystem,andcurriculumstandards.Anditcanbeseenasareferenceforthe“thirty-twofragment”education.
Keywords:connectionofsecondaryandhighervocationalcolleges;Chinesemateriamedicamajor;teachingreform
0引言
中高职衔接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是中高
间的沟通,在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出现重叠或脱节的现象,导致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缺乏层次性。因此,只有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相互融合、渐进式学习的课程体系,加强中药学专业课程标准衔接等,才能推动中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解决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进而培养出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来发展中医药产业。1
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
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模式。用高等职业教育牵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三二分段”人才培养研究工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笔者通过对广东省开设有中药学专业的职业院校的调研发现,由于中职、高职各自属于不同的办学层次,绝大部分院校独自规划课程,缺乏院校
收稿日期:2016-04-07
《终身教育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基金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食品药品类专业教指委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体化中药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
(项目编号:2013syy13);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YQ2015196);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领标准研究与实践》
“中药制药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粤教高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5010);广东省高职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以中药传统技能提升为目标的中药学专业教学团队”。[2014]24号);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2016年教学团队项目
作者简介:夏黎(1981—),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学专业理论实践教学。博士,通讯作者:赵珍东(1976—),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博士,
—95—
第15卷职业技术
人才培养目标的衔接是中高职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切入点。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整合中职、高职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分别明确中职、高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中高职院校要加强联系,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以中药学专业为例,由高职院校牵头,联合中职学校教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成立项目研究小组,根据产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需求共同探讨,
表1
中职
招生对象岗位
初中毕业生
中药营销、中药调剂、中药制药、中药鉴定
制定相互联系、内容有所区分的中职和高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就业岗位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人才培养层次的差距、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级别等。目前,中药学专业学生所能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有: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中药检验工、中药液体制剂工、中药固体制剂工。因此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侧重完成工作岗位的任务所需要的特定知识与技能,并将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计划,分段完成技能培训。
高职
三年制高中生或三校生
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中药前处理生产,中药营销,中药调剂,中药质量控制等
中药生产企业、医药公司、药品批发以及零售企业及医院等单位
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级工证书(三级):中药调剂员中药制剂工中药购销员中药检验工
中药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对比
就业方向培养目标
中药、保健品经营企业,生产企业以及医院药房等单位适应第一线工作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中级工证书(四级):中药调剂员
资格证书中药制剂工中药购销员中药检验工
2课程体系的衔接
课程衔接则是中高职衔接中的关键问题,课
置课程,使“专业有所对口、课程相互对应、内容。这就需要中适度区分、知识与技能逐渐深入”职学校与高职学校及时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免出现脱节、重复的现象。
以中药专业为例,中职和高职课程主要由公共文化课和专业课组成。公共文化课主要包括思政、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医药数理统计等。大部分公共文化课设置在中职阶段学习完成,少数公共课程在高职阶段继续学习(这些课程大多数与专业课知识联系紧密,高职阶段所学内容是中职课程的延续和深化,如医药数理统计等)。高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与中职相比,表面上看有很多重复,实际上是中职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专业课程应以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本校与对口的中职学校在明确了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后,邀请企业专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了中药
程体系的融会贯通是“三二分段”的核心。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分四个步骤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第一步,中高职学校应分别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分析专业覆盖的主要职业岗位群,确定岗位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分析这些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结合职业资格考证要求,归纳该专业应具备的核心能力;第二步,研究这些核心能力可以通过何种教学方式进行训练,并将不同岗位中相同(或相近)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类,将其作为专业课和实践课纳入培养计划;第三步,中高职学校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专家一起研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选编配套教材;第四步,将共性的专业实践和理论经过整合,作为专业基础课。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要实现两个阶段培养目标的相互融合,必须以全局观念统筹构建课程体系,即高职教育应在中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按照对口专业设
—96—
中药学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探讨第8期
学专业统一的课程标准,并整合教学内容,重构课程结构,设计了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如下图。
3课程内容的衔接
中高职专业的衔接最终要通过课程内容衔接
4结语
综上所述,中高职衔接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
来实现。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成立中高职衔接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项目研究小组,由所对接的中高职学校教师和相关医药企业技术人员组成。项目小组通过调查两个阶段学生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以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要求等情况,分别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调研拟衔接中药学专业的中职学校开设课程以及课程内容情况,开展与中职学校对口专业课程衔接相关的教研活动,分析学生特点,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内容衔接上进行一体化设计。中职和高职课程内容在难度、深度和广度方面应该有明显的区别,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保证中高职教育的相容性、衔接性。下面以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高职阶段的学习不仅在知识面的掌握上是对中职阶段的扩展和延伸,而且更体现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无论是专业技能方面,还是可持续学习方面,都是进一步的升华。
才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衔接可以使双方的优势互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培养出急需的高职人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当前在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中,作为核心问题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如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衔接)涉及较少,尤其对于中药学专业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相关人员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为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J].高等职业朱雪梅.中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
2010,19(6):10~13.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职教论坛,2010,22:31汤光伟.中高职衔接研究[J]
~36.
[3]J].教育与董佩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5,(7):18~20.职业,
(编辑文新梅)
—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