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区教育系统“六五”普法教育规划,紧紧围绕学校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诸项工作法治化进程,为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健康快速提升,办人民满意学校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二、主要目标
通过组织实施教育“六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向全体教育行政干部和全体师生宣传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不断提高行政人员、教师、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质,树立法治信念,进一步促进教育行政管理由行政手段向法律手段的转变;使全体教师成为师德高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楷模;使全体学生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使学校管理步入法治化轨道。
三、重点任务
(一)以宪法学习为核心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继续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广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努力提高各级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学生的宪法意识,引导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观念。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学习宣传,加强国家基本法律制度的学习宣传。增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使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成为自觉行为。
(二)以服务大局为重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尤其是学习宣传保障和落实国家教育方针、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和学校办学行为的法律知识;维护学校、师生合法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法律知识,全面切实提高学校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
1
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理念,把融入大局作为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根本要求,切实提高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带头依法办事,履行职责,做学法用法的表率。
(三)以强化青少年法制教育为根本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具备现代法治观念与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学生法律素质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指标,全面提高学校法制教育的地位和水平。大力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努力创新青少年法制教育载体,提升法制教育效果,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创建法制宣传教育品牌——人人遵纪守法,规范办学行为。
(四)以维护师生合法权益为关键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将依法维护本地生、外地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依法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依法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作为“六五”普法期间的关键工作。学习宣传落实和保障国家教育方针、规范行政管理行为和学校办学行为的法律知识。严格规范办学行为,自觉做到不违规办班、不违规招生、不违规收费,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
(五)以促进依法行政为抓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完善学校依法治理的制度与机制,形成符合法治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文化氛围,确定每年11月份为我校法制宣传教育月,并宣传教育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使学校成为青少年学生参与法治实践、培养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场所。继续争创市级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六)以民主监督为保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学校自觉将接受区、镇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监督,完善和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把加强教育监督和精神文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定期检查评估,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监督评议工作,保障全区教育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普法对象
学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成员、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普法教育针对不同对象,确定不同
2
内容,运用不同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普法宣传教育重在有的放矢,讲求实效。
五、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 统筹实施
一要加强领导。学校建立健全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陆嶔磊,组员:徐建良、潘建强、各位中层领导干部),完善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听取汇报、工作督导等制度。要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要召开1次工作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二要统筹规划。结合实际,整合宣传资源,统筹安排,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期(周)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每年列出本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年底对全年工作进行专项总结回顾。三要狠抓实施把普法教育纳入教育学校总体规划,纳入各部门、各条线、各岗位工作目标管理,切实推进“六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
(二)注重效果 推进创新
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以满足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力度,形成特色,创造品牌。
(三)重点着眼少年儿童普法教育
根据少年儿童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以深入贯彻学生行为规范,培养文明习惯和优良道德情操为抓手,以学习未成人保护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法律法规为重点,进一步培育学生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德育阵地和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培养民主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和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精神,结合实际,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继续做好学校法制教育的教材、课程、师资和经费的落实工作,探索建立全面、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使法制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拓展普法空间,建立多种形式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依托家庭、社区、街道开展少儿法制教育,营造有利于
3
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要不断丰富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互动性、趣味性和感染力,提高普法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广泛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积极开辟法制教育第二课堂,举办法律知识讲座与竞赛、法律知识演讲与表演、模拟法庭、“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开展校园法制园地等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学法用法氛围;充分利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各种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参与性强的校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校电视、校园网、校报校刊、黑板报等多种阵地,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四)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和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
第一,加大对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法律培训,提高依法治校的意识和能力。校长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树立依法治校观念,切实提高依法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健全和完善学校行政办公会议集体学法制度,法制教育要作为中小学校长培训和任职的必修内容,学校要推动健全学校章程和制度,大力宣传,并重点着眼于运用好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达到以制度管理学校的高度。
第二,加强教职员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依法执教的自觉性。突出学习宣传宪法,使广大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建立教师法律培训制度,将法制教育列为必修课或者考核内容,组织教师系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各种必要的法律规范,重点学习宣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江苏省中小学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等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划纲要等重大方针政策,保证学时、学分,要将法制教育学习的内容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范畴。全体教师要把法律学习与师德修养相结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爱岗敬业和为学生、家长服务的观念。
第三, 各中小学继续做好聘请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工作,进一步明确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职责,建立法制副校长培训和考核制度。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每学期
4
至少做一次法制讲座。
第四,每位在职在编教师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江苏省教育系统“六五”普法教育读本(《以案说法》——教育法律问题的处理),从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体系,用于解决个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涉及相关法律的具体问题,解除困扰,维护正当合法权利,安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六)加强管理,建立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考评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法制宣传教育目标管理、任务落实、组织保障、工作成效等评估考核指标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科学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评估考核和激励、奖惩机制,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创新。
第二,落实经费保障。要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经费保障标准,并安排相应经费,保证普法教育工作正常开展。 第三,重视理论研究。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创优普法效果,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六、工作步骤和安排
本规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学校根据市、区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健全工作机构,落实人员和教材,组织培训,完善保障措施,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至2015年)。结合学期考评、年度考评,检查开展普法教育的进展和效果,迎接区2013年开展的中期检查和考评。
(三)考核验收阶段(2015年)。自下而上对“六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验收,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接收上级部门检查考核,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2012-11-20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