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跳出教育看教育》读后感

来源:二三娱乐
拓宽视野,拥抱初心

——青年教师《跳出教育看教育》读后感

王晓春教授在书中开篇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许多人看教育,觉得教育是最不科学的科学,最不专业的专业,似乎什么人都能对教育评头论足,甚至指手画脚。但真是如此吗?我认为教育是一门非常复杂深邃的学科,因为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人,工作的内容也是为活生生的人(学生们)服务。我们知道,当某样工作牵涉到人时,它往往便会变得更加复杂。更遑论现在的许多孩子往往都是家中的金疙瘩,于是问题便会尤为复杂。

与此相对的是,中小学老师们的生活较单纯,工作环境也相对封闭,每天从家门到校门,接触的是比自己更稚嫩的学生。不少教师忙于“教别人”,却未必有充足的时间“教自己”。于是问题便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书给出了一个思路,就是“跳出教育看教育”,书中引用了一句诗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提出教师应当有“跳出”意识,跳出自我看自我,也就是所谓多多反思,反观,内观,内省。教师可以凭借这样的能力与习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获得更宽广的视野和眼界。当然,说是“跳出”,其实双脚还是要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护持住作为一名教育者的基本立场和责任,这是不能忘记,不容“跳出”的。

书中,王教授还用他的118篇教育感想,阐释了他对教育的理解和感悟,视角独特,言必有据。《跳出教育看教育》,让我们这些“身在此山中”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得以“登高远眺”,得以换位思考,以最朴实的心灵回归教育最朴素的状态。细细品读,反复回味,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如王老师一般,永葆那颗素净而本色的教育之心,做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在教育的漫漫长路上,与我的学生们一起前行,一起成长。

其实,教育是什么?离开学术上的定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做什么?一个真正的教育者,需要广博的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来自心底的那份对教育工作的热爱,保持一份教育的初心。教师的工作内容繁多,尤其是中层岗位上更是千头万绪,确实需要用大心脏去包容,用大视野去观察,用大思维去思考。但与其同时,只有保持一份初心,看清教育的意义,

看透教育的本质。坚信教书的目的是育人,我们才能做到不急不躁,不被各种各类的检查牵着鼻子走。只有保持一份初心,才能收获心灵的成长,感受教育的魅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