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透过个案-浅谈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来源:二三娱乐


放松心情,放飞希望

——透过个案,浅谈中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我们当代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或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等,导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困难、自卑怯懦、孤独自闭、自私冷酷、唯我独尊、惧怕挫折、缺乏毅力等心理问题。为些,我们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重要基础,也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心理教育是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保驾护航”。那么,该如何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呢?下面就结合中学生当中的一些案例谈谈心理干预的方法:

一、典型个案:

李某,九年级女生,一向品学兼优,家中的独生女,父母的掌上明珠。性格内向,有心事不愿与人诉说。升入初三后,因父母对其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很大,造成应试恐惧。每次临近重大考试,都表现出焦虑、紧张、心烦意乱,无法集中精神,不能正常入睡等问题。严重时还会在大考时出现心悸、胸闷,头晕耳鸣等现象,有时还伴有胃痉挛、痛经,记忆再现困难(常自诉脑子一片空白).考下来的成绩可想而知,不仅父母焦急,本人也忧心忡忡。

青少年学生的烦恼集中于学习问题,他们的情绪、心境也随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转变。李某对考试过度焦虑,已患上“考试焦虑症”(又称考试怯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她的学习,还妨碍了身心健康,导致低效能.如果不及时对症下药进行纠正、克服,将导致无法正常学习,影响升学。

二、引起心理障碍的原因

1

1、个人的因素:由于青春期的原因,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困惑不愿跟家长和老师讲,再加上对自己期望值过高,长期以往,造成心理压抑,出现心理障碍问题。再加上考前过分紧张、焦虑从而引起学习困难。

2.学校的因素:初中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时间和科目较多,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比较高,学校过分重视学生的成绩,为求升学率,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轻视心理健康教育,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3. 家庭的因素:因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眼中的明珠,“含在口里怕化了,托在掌上怕掉了”.对子女过分的呵护与关注,导致她受挫能力低下,稍遇难题便不知所措.再加上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以及在生活起居上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平时与子女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未能及时给孩子有效减压,从而导致逢考必晕的现象。

三、心理问题干预的方法:

根据该生的情况,运用以下的心理干预方法:

1、家庭理疗法

德国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疗专家佩施基安指出:“疾病不仅仅是病人本身的问题,也反映了家庭和社会问题。”同时他也强调家庭在消除心理困扰中的作用:“一个家庭里实际的和已赋予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障碍和冲突,这个家庭同时也产生了解决这个冲突的能力。”

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做好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人格素养,父母的和睦与否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没有家庭的积极配合是行不通的。为此,我及时与她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共同商议制定了一些措施。概括来说就是“四要四不要\":要多多鼓励,不要唠叨批评;要轻松愉快,不要过分紧张; 要重视态度,不要强调分数;要合理定位,不要期望过高。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我建议家长不要把孩子当重点对象保护起来,更不要全家都围着她转,特别是临近中考,不要做出诸如专门请假回家照顾孩子等举动;父母兴师动众,紧张兮兮,反而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平静放松地学习。家长要举重若轻,淡化紧张气氛,创造温馨平和的家庭氛围,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感染紧张备考的孩子。

2、促膝谈心法

把学生当朋友,利用课余时间常找她谈心,激发起她对学习的热情,学会自强,提高自我考试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健康心态,勇敢面对中考。通过谈心,让她明白:过度重视考分,把考试视为决定命运的战场,把考分看作“命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种“一张考卷定终身”的思想对考试有百弊而无一利。虽然升学对人生来说是一次施展才智、接受考验的机会,但并不是唯一的机会。成才之路千万条,不必千军万马去挤一根“独木桥\"。古语道:“天生吾才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当今社会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成才机会,我们大可不必把命运的赌注全都押在中考上。考试对于我们同学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再平常不过了,它不值得我们大惊小怪的,我们要从战略的角度上藐视考试。

中考的确很重要,但从事实上说,决定你能否进入理想的学校,并不是由中考所决定的,而是由你平时的学习情况决定的,因为中考的成绩是由你平时的学习成绩作基础的.因此,中考时我们只要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平时的水平就是成功,不要对考试期望太高,奢望超常发挥。每个考生一定要本着“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的平常心态,从容的走向考场,勇敢

3

地面对考试。

3、放松干预法

教会她学会自我放松.它是有意识、有系统地训练肌肉动作逐步达到松弛,并使呼吸减缓。放松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振作精神、稳定情绪、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等。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和深呼吸放松都是常用的技术。此外,我还要求她考前做到:一要合理饮食,二要适度休息,三要合理睡眠.在中考前,多吃些新鲜可口、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要多吃能够增强记忆力的食物,如卷心菜、大豆制品、牛奶、鲜鱼、蛋黄、木耳、杏等。要注意适时休息,养足体力,不搞剧烈运动,以静为主.比如可以散散步、做做体操、打打乒乓球、羽毛球,或听听轻音乐,放松一下神经。确保身体健康和情绪稳定。 古人云:“人之心不可一日不用,尤不可一日不养”,因为心“不用则滞\"而“不养则瘦”.考前最后冲刺中要劳逸结合,不可暴学暴嬉。最好是制订一份科学的作息制度,努力做到早睡早起,不开夜车,不打疲劳战。这样才能保证考试时具有充沛的精力,清醒的头脑。此外,我还告诉她在中考前几天就应调整好作息时间,晚上九点半睡,第二天早上六点左右起床,中午十二点到一点左右睡上一觉,如此调节生物钟,让我们大脑的兴奋期与中考时间同步,这样,我们就等于提前进入了角色,有利于考试时水平的正常发挥。如果一旦失眠,科学研究表明,也不会影响知识的回顾,第二天可以照常考试.

有了李某父母的全力配合,再加上老师的疏导与鼓励,以及她自身的努力,一段时间后,李某终于能以较正常的心态面对考试了.最终在中考时超常发挥了水平,考上了她理想中的学校。

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心理状态不同,教师如果多方面分析,创造性的使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就能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

4

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孩子的智力应该同样重要!希望通过我们的思考和探索,能真正帮助孩子不断完善自我,塑造健康人格,适应社会,发挥潜能!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