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切入点

来源:二三娱乐
十八大精神践行主持:袁能先赵彩云 JOURNAL OF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 “爱国主义教育”融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的切人点 银 燕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内容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有效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价值,探索高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切实解决大学生拥有深厚爱国情怀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教学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爱国主义 融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The Experience of Teach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Higher Colleges Integrated by‘‘the Education in Patriotism’’ YinYan (Sichuan Engineeirng Technical Cortege,Deyang,Sichuan,618000,China) Abstract:The education in patriotism is both the eternal hteme of hte teaching of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 cal hteory course oll the socila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hte ideological and po- 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So it is of due meaning for US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course,to give full scope to the n— nique value of the education in patriotism,to explore the education in patriotism permeated in the college ideologi— cal na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and realize the cortege students’value of deep patirotism.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二Keyword:patriotism;integrate into;cort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广泛开展理想信 鼓舞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生 念教育,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不息的生命源泉。报告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 义道路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 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F-富人 成就,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进 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力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 入新世纪新阶段,如何贯彻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 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千百年来一直是激励和 纲要》,如何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 【收稿时间】2013-02-28 【作者简介】银燕(1965一),女,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十八大精神践行主持:袁能先赵彩云 银燕 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切入点 心,树立强烈的民族复兴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二济问题混为一谈,为他们限制、侵犯弱小国家的主权 制造舆论,并以此向中国施压发难,处处对我们指手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学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画脚,企图在中国推行西方所谓的“人权标准和政治 1 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 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 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部 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奋斗史,千 百年来,勤劳、智慧、勇敢的中国人民以自强不息的 拼搏、抗争,以对自己祖国坚实而深厚的爱,创造了 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 体制”,使中国按照他们的意愿发生方向转变。当然, 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和融人世界经济全球化越深, 西方发达国家“分化”、“西化”的攻势会日益加强。 尽管我们早已加人世贸组织,但世贸组织的游戏规 则仍然由少数西方大国掌控,他们设置种种障碍,人 为制造不公平。近些年,中国出口欧美国家的橡胶 轮胎、光伏产品等屡屡遭受高额惩罚性关税,再次折 射出西方国家的强势和霸权。因此,捍卫国家主权, 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 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 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 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国现阶段爱国主 义内容的高度概括。爱国主义过去是我们国家和民 族生存发展、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今后和未来仍 将是祖国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巨大 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 义优良传统,培养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是当代 大学生报效祖国的基本素质,也是时代赋予大学生 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2“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教学的切入点 2.1 加强国家主权观教育。培养国家主权观意识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内政外 交、管理自己国家的权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蔓延, 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影 响和考验,全球化正在冲击和消解着作为爱国主义 基础的国家主权观念。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 历史文明的古老东方大国,既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 遇,又面临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严峻挑战。西 方发达国家充分利用其优势话语权,政治上大肆兜 售具有西方标签所谓“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和社会 体制,并隐藏着极强的地理扩张倾向;经济上又处 处抢占主导权,甚至用带有某些苛刻政治条件的经 济援助胁迫发展中国家就范,一不满意就恐吓、威 慑。新中国成立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以美国为代表 的西方国家对我们实行经济封锁、政治压制。伟大 的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创 业,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 变革。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深刻总结近百年来中华 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历史,深刻感悟“落后就要挨 打”惨痛教训和践行“独立自强”豪迈气概,探索出 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国家 大肆宣扬“主权过时论”、“主权无国界”“人权高于 主权”等奇谈谬论,将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与经 大力宣扬爱国主义,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具有极 强的现实意义。青年学生是国家主权的捍卫者和后 备军,应在课堂上加强其国家主权观教育,培养他们 的主权独立意识。 2.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传统文化认同感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生存的根本,是维系一 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纽带。文化不仅积淀着一个 民族和国家过去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还蕴 含着它走向未来一切可持续兴旺发达的文化基因。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 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对整个世界文明发展有着深刻影响。这 些年,伴随着中国文化市场的日益开放,西方发达 国家特别是美国充分借助于先进技术在网络、影视、 书刊等现代传播媒介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它们的 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纷纷涌入。当今美 国影响力最大的出口产品,既不是高新技术,也不是 军事装备,而是美式快餐流行文化。在他们文化输 出的背后,还千方百计的进行各式各样的意识形态 渗透,推行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和“先进民主制“,美 国著名学者亨廷顿抛出的“文明冲突论”,就是典型 的企图以文化冲突掩盖实质上的意识形态的渗透, 抹杀阶级属性和阶级对立,其目就是要我们模糊视 线,转移注意力,让我们在“和平赞歌”欢呼声中不 知不觉放弃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事实上,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都以自身的文明 为人类作出了杰出贡献,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所谓的 先进文化占领、排挤、消灭“劣势文化”,求同存异、彼 此尊重、相互宽容,应是当下人类社会理性科学的价 值取向。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如何保护和弘扬中 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便成为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一 个重要主题。 爱国主义是一个有没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 问题,而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思想基础则是 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过 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美好道 德、民族精神和社会风貌的体现。诚信友爱、精忠报 大精神践行主持:袁能先赵彩云 国、天下为公,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价值取向和 精神特征。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该坚持社会主义文 化的主导地位,弘扬先进文化,捍卫文化主权,培养 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认同感,既不要盲目自尊、也 不要妄自菲薄。首先,应大力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分 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让传 统文化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提高民族文化质量。其 次,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外来文化,一方面要坚 决反 ̄,-j-和抵制一切腐朽文化对我国的侵蚀,防止和 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 银 念。今天的国家安全,早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领土、领海、领空安全,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 生态、环境、气候等等。国家安全观教育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树 燕 爱 国 王 立新国家安全观,应对国际各方面的安全挑战,维护 国家安全利益。 2.4加强国情教育.培养健康民族心态 义 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 打击垃圾文化的传播,坚定不移地捍卫文化主权。 另一方面,也应该认识到,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不 同文化间的相互包容、相互借鉴,不仅有利于本民族 文化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 2.3加强国防观教育。培养国家安全意识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国防 教育是最生动、最直接、最有效地全民性的爱国主 义教育。没有国防意识就没有真正的国家意识,就 不会产生真正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很难使朴素的爱 国主义情感升华到科学和理性的层面。国防212程也 是一个长期艰巨而系统的工程,离不开青年一代作 为后备力量的持续补充。今天,我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是一个在不太安宁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 局部战争与冲突此起彼伏,尤其是中国沿海周边地 区始终不太平,随时都有可能擦枪走火。广大青年 学生不仅要奋发读书,还要居安思危,随时准备保 卫自己的国家,所以,我们要在课堂上大力宣扬国 防观教育。 首先加强国际形势教育。当前,世界正处在大 变革大调整之中,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 趋势日益深化,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 想文化相互碰撞,西方敌对势力也加紧对我实施西 化和分化,使我们进入了一个不发展就没有真正安 全的时代。未来的中国要掌握自身的命运,增强自 身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首要问题就是 实现自身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基础和前提。大学生的国防 教育,应当合理地把它引导到民族竞争层面,胸怀 祖国,放眼世界。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五位一体建设布局,科学的诠释了实现民族复 兴、国家强盛的发展路径,这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的生动素材。 再次要加强国家安全观教育。改革开放三十多 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人民生 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 国力大幅度跃升,社会长期保持稳定。在这样的和 平环境下,大学生往往容易忽视西方大国对我们的 颠覆和觊觎,因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提高大 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 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国情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 基本内容。只有对自己祖国有着深切的了解,才能 对祖国产生执著深沉热爱,而一个对祖国认识肤浅 的人,很难对自己的祖国寄以深厚的热爱之情。 首先客观评价本国历史与文化传统。激发青年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的重要前提了解自己国 家和民族饱经风霜的历史。一方面,中华民族灿烂 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 力,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文化遗产,构建 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以与时 俱进的勇气审视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摈弃那些阻碍 民族富强,制约社会进步的腐朽落后意识。在传承历 史文化时,把它同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结合 起来,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创造出新的时代精神。 其次,客观评价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经过三 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 幅提升,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我们已被推到世 界舞台的中心。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我们 发展还不平衡、不协调,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 很大的差距,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 甚至有些方面还不得不受制于某些西方大国。因此, 我们决不能自我满足,不能为表面成就所迷惑,既不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自大,也不自卑,踏踏实实地发展自己,建设好我们 的国家,把我们的爱国主义建立在自信、自立、自强 的基础上。 最后,客观评价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首先, 我们要勇于承认现阶段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欧 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当今中国的现 实国情,也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事实,我们必须迎面 正视,决不能回避和否认。其次,我们要用历史唯物 主义的观点辩证分析、客观评判,每一个民族国家的 现实都无法割断它的历史,每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 起点和文化渊源都会影响着它的历史进程。只有这 样,我们才能更清楚地认识我国的国情,不气馁,不 懈怠,树立民族自信和自尊。 (下转20页) 重 幽剪渔圭 ;塞鳇先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二社区医院心理健康中心等,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全 程化的职业信息咨询、心理咨询等实践服务;发挥团 委、学生社团的力量,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挥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利用社会资源,共同构建 高职生职业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光明日报,2011年2月23日. 科学、完善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促进 会,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多功能平台。组织学生参加暑 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 涯规划知识普及大赛、职业计划书大赛、生涯访谈案 例评选大赛、职业角色模拟现场、团体职业测评等实 践活动,为高职大学生提供更多职业生涯探索的实 践舞台。 3-7多方呼吁。组织社会各级力量参与高职学 【1】冯蕾.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就业形势严峻【N】. 【2]施恩(美).职业的有效管理.仇海清译[M】.新知三联书店, 1992. [3]谢子荧.高职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建设研究[D卜 春: 生职业生涯规划 吉林农业大学,2011. 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 [4】黄丹.试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的构建卟长沙 宣传,呼吁社会各级力量的关注和参与。鼓励高职学 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生在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兴趣定位及职业目标的探 【5】朱辉荣.本土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重庆:西 索过程中广泛征求对自己成长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 南大学,2010. 家人、朋友、老师的意见,全面认识、评估自己。鼓励 【6】程晓娟,李晓兰,金文萍.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的高校就业 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假期到父母或亲友单位实习,了 指导全程化研究Ⅱ].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解到企业用人标准,了解优秀职场人士经历和最新 【7】郭剑.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及对策U】_中国大学 的职场讯息,为明确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奠定 生就业。2010(20). 良好的基础。 [8]程晓娟,李晓兰,金文萍.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的高校就业 综上所述,要解决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 指导全程化研究卟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规划问题,需要整合高职院校各方面的资源,充分发 (上接13页) 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对国家民族的未来充满希望,才 2.5加强讴歌新时代。增强民族时代感 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祖国现代化建设。只有我们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同地域民族文化 的青年一代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实 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多元文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 化。我们也注意到,多元文化必然导致多元价值观, 作为新世纪高校青年学生,应该比任何时候都 并且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重价值 更应该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更加自觉维护国家的政 标准,促使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愿望日益强烈,具 治稳定和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所 体表现为国家意识的淡薄和民族精神的减弱。 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站在弘扬主旋律的 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最高点,既正视现实,也不回避矛盾,充分有效地利 系建设,不断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 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教学阵地,大力弘扬爱国主 度。”只有建设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 义教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增强 值体系,才能廓清我们整个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感染力。 精神家园,当代大学生们思想活跃、激进、冲动、敏 感,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观 【参考文献】 点。他们除了被动的接受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外,还 …王会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创新 更容易、更便捷的接触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非主流 卟教育探索,2005(01). 文化,有的非主流文化以其独特的、极具吸引力的 【2] ̄k4fl海.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U1.中国特色 传播途径和方式,用消极庸俗和反动腐朽的有害信 社会主义研究,2012(01). 息正蚕食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对此,高校的思想政 【3】丁强.论大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Ⅱ】.包装世 治理论教学,要善于了解学生心理诉求,把握学生 界,2011(02). 感情脉搏,不仅关注他们所关注的,更要引导他们 【4】陈慧兰,陈发祥.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意义 向往追求崇高健康的人生观,要精选爱国主义素材 Ⅱ】.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8). 和案例,充分利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涌现出的可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 歌可泣感人事迹,旗帜鲜明地讴歌我们这个时代的 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最强音,唱响真善美,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只 上的报告【z】.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