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为使设计或创作方案和论文的撰写规范,并使其符合汉语语法要求,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
一、毕业设计内容组成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顺序如下: (一)论文题目(标题);(二)作者(××学院××专业××届×××);(三)指导教师(导师的姓名、职称);(四)中外文摘要、关键词;(五)目录;(六)引言(前言);(七)正文;(八)结论(结束语);(九)致谢(可选);(十)参考文献;(十一)附录(可选)。
二、 内容要求
2.1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设计)内容。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30字,并不设副标题。
2.2摘要
摘要是论文(设计)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设计)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2.3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设计)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
2.4目录 目录作为论文提纲,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要标明页数,以便阅读。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2.5引言 引言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缘由、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评述、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引言要写得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2.6正文设计说明书)
正文是毕业设计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调查报告、设计或创作方案/说明书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设计和创作类
本方案总体设计与选择论证;
本方案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本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方案的理论分析。对方案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方案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方案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7结论(结束语)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设计)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课题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性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努力方向。
2.8参考文献
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1
2.9致谢 (可选)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三、书写规定
3.1论文(设计)文字
除外语类专业外,一般用汉语简化文字书写。 3.2论文(设计)字数
设计和创作方案字数原则上不少于3000 3.3论文(设计)书写
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
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正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原则上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给出,编排上中文在前。 3.4摘要
摘要的字数一般(以汉字计)为100-300字左右,以能将规定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英文语法、用词上应正确无误。 3.5目录
目录应包括论文(设计说明书)中全部标题及页码,含: 摘要(中、英文)
引言
正文标题题目(要求编到第3级标题,即1.1.1)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6论文(设计说明书)正文
3.6.1标题
论文(设计说明书)正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 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行业的通用缩写词。
3.6.2层次
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标题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层次要求统一,层次用到哪一层次视需要而定。
3.7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并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用小5号字体。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3.8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3.9物理量名称、符号与计量单位
2
3.9.1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
论文中某一物理量的名称和符号应统一。
3.9.2物理量计量单位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符号应按国务院198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GB3100~3102-86执行。计量单位符号,除用人名命名的单位第一个字母用大写之外,一律用小写字母。
3.10外文字母的正、斜体用法
物理量符号、物理常量、变量符号用斜体,计量单位等符号均用正体。 3.11数字
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 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0年不能写成00年。
3.12公式
原则上居中书写。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
3.13插表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
3.14插图
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技术内容正确。选图要力求精练。 3.14.1制图标准
插图应符合国家标准及专业标准。
机械工程图:采用第一角投影法,严格按照GB4457~4460-84, GB131-83《机械制图》标准规定。
电气图: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等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流程图:原则上应采用结构化程序并正确运用流程框图。
对无规定符号的图形应采用该行业的常用画法。 3.14.2图题及图中说明
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置于图下,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3.14.3插图编排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3.14.4坐标单位
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3.14.5论文(设计说明书)原件中照片图及插图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原件中的照片图均应是原版照片粘贴,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可为黑白或彩色,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
3.1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列于文末,请采用《中图法》最新规定,其中包括作者、书名/文章名、出版社(需要加城市名)/刊名、出版年份/刊发年期/引用部分起止页。其中:专著[M]、期刊文章[J]、报纸文章[N]、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析出文献[A]、参考各种未定型的文献的格式[Z]、网上电子公告[EB/OL]。
具体格式如: [1]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3.16附录
对需要收录于毕业设计(论文)中且又不适合书写于正文中的附加数据、资料、详细公
3
式推导、计算机程序等有特色的内容,可做为附录排写,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
四、打印要求
4.1页面要求
用A4纸印刷,使用word编排时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mm,页眉、页脚均为15mm,页码在版心下边线之下隔行居中放置。
4.2 字体和字号
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2号黑体; 各节的一级题序及标题用小3号黑体; 各节的二级题序及标题用4号黑体; 各节的三级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 款、项均采用小4号黑体; 正文用小4号宋体。 页眉用5号宋体。 4.3封面 参考模板 4.4 目录
目录中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4号黑体, 其余用小4号宋体。
4.4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题头应居中, 小2号黑体;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
摘要文字之后隔一行写关键词小4号黑体;关键词3~5个,宋体小4号字,分号隔开。 4.5 引言
“引言”二字用小2号黑体,引言内容用小4号宋体字。
4.8 正文层次
标题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
4.9结论
“结论”二字用小2号黑体,结论内容为小4号宋体字。 4.10公式
公式序号的右侧符号与右边线顶边排写。
公式较长时最好在等号“=”处转行, 如难实现,则可在+、-、×、÷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仅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
4.11电子版毕业论文
除按规定提供论文(设计说明书)原件外,还需提交与论文(设计)原件相同格式的电子版毕业设计(论文)。
五、装订要求
1.
2. 3. 4. 5. 6. 7. 8.
封面:含作者、题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正文:含引言或绪论和目次、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等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设计(论文)任务书 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评阅表 评定表 答辩记录表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