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本次调查住院患者652人,医院感染现患率0.61%,例次现患率0.61%;抗菌药物横断面使用率为23.0%;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标本培养率33.3%。结论能够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分布规律;了解不同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为重点预防提供依据;掌握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评价医院感染监控措施的效果;提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识。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感染部位;病原体;抗菌药物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时间2012年9月6日
1.2一般资料调查前一天(9月5日)0点至24点我院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
1.3调查方法采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逐一填写统一个案调查表。
1.4诊断标准根据国家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确定是否存在医院感染。
2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652人,实际调查 652 人,实查率为100%,有25个临床科室参与调查。其中男301人,女351人,年龄最大 91岁,最小 1 d。发生医院感染4人。医院感染现患率0.61%,例次现患率0.61%。
2.2各科医院感染现患率本次调查现患率前4位的科室依次为内五科8个患者感染1例,感染率12.5%;泌尿外科住院患者10人,感染1人,感染率10%;耳鼻喉科住院患者47人,感染1人,感染率2.13%;内四科住院患者130人,感染1人,感染率0.77%。
2.3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本次调查医院感染部位分别是:下呼吸道、泌尿道、造瘘口、牙龈各1例。
2.4医院感染病原体4例次医院感染病例中,只有2例进行了病原菌培养,标本送检率为50%。分离出的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菌,标本为尿液和瘘口分泌物。
2.5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本次调查652人中,正在使用抗菌药物的有150人,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0%,其中治疗用药113人(75.3%),预防用药29人(19.3%),治疗+预防8人(5.3%),单联用药111 人(74%),联合用药39人(26%)。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113人,37人进行了细菌培养,占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32.7%,其中,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78例,26人进行了细菌培养,标本培养率33.3%。
3讨论
3.1 医院感染率 本次调查住院患者652例,发生医院感染4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0.61%,无漏报病例。与2011年同期相比感染率降低0.34%,例次率降低0.34%,由此可见:我院临床医护人员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观念在不断增强,对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合理有效,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意识仍需加强。
3.2医院感染部位较分散,分别是下呼吸道、泌尿道、造瘘口、牙龈。
3.3医院感染病原菌 4例次医院感染病例中,只有2例进行了病原菌培养,标本送检率为50%。分离出的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菌。
3.4抗菌药物使用 本次调查652人,正在使用抗菌药物150人,抗菌药物使用率23%;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29人,使用率19.3%;治疗性、治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21人中37人进行了细菌培养,培养率为30.6%。治疗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与2011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度下降,这意味着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初见成效,临床医生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面意识在不断加强,但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标本送检率与卫生部要求相差甚远(限制级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微生物送检率不低于50%),利用药敏指导用药的观念有待提高。
通过现患率调查,增强了我院临床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监控的意识,了解了我院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及危险因素,明确了下一步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点,使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目标更加明确[1]。感染管理科针对现患率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将加大监管力度,控制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杜绝医院感染暴发,确保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琳,程曦,杨红薇,等.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3192319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