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二三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论如何加强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浅论如何加强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二三娱乐
浅论如何加强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惠东职业中学 肖瑞华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以及德育工作的深化,对学生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正日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人士的重视。下面,就如何如加和改进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人结合实践体会作一些探讨。

一、对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简单认识

就我校情况而言,近年来,随着我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新生的来源范围已经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学生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均有所下降,存在“多差生”增加的现象。如:2003年我校招收了1000多名新生,其中无参加升高中教试的学生居近半数,不少学生学业成绩在200-300分之间,即平均分不及格。据所在初中老师反映,这部分学生中不少人在校经常违纪,无心向学,心理异常等。因此,职中新行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品德方面,不少人都比较差,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可以说,职中面对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比较繁重,做好这一工作的意义也殊为重大。

二、对职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现象分析

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主要现象表现,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1、思维异常;2、情绪异常;3、意志异常;4、性格异常;5、行为异常等。

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具体行为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种: 1、自卑感

根据我在教学中的观察和了解,不少学生认为,读职业中学不能参加

普通高校的考试,仅有小部分学生能参加对口高考,大部分学生只能做中等技术工人,因此,比普通中学等生低一等,没有太大的希望。甚至有的学生还认为读职中无非“长大”一点,别无所求。故此,他们容易产生自暴自弃,仅为混张毕业证打算的心理和行为。

2、逆反心理

就职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而言,他们往往充满好胜、好奇、好动、好疑,但这又常常容易造成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发生矛盾。例如:班级的事情(如值日、劳动等)不肯干;老师家长的教育听不进去;整天胡思乱想,怀疑这怀疑那;总觉得什么都不满意、都不对;老师家长让他们不要做的事,他们偏偏要做(如吸烟、饮酒等)。这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3、虚荣心理

随着成长感的出现,职中学生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生。但他们往往过分强调这一点,结果容易造成在学习上不懂装懂,自我封闭,以致出现弄虚作假的心理和行为。

4、冷漠烦躁

职中学生在生理上进入快速生长发育时期。可以说是正处在青估骚动之中。而当前社会快速变化,搞不好就会使他们无所适从,特别是个别学生受到残缺家庭或粗暴家庭的不良教育的影响,很容易就会出现不该有的冷漠烦躁心态,即对什么都不热情、不关心、不感兴趣。

5、厌学逃学

我在本校一年级的“问题学生”中作过多次调查,发现他们读初中,甚至小学时期均在学习上受过挫折,并且这些学生往往受到家长教师的指

责、训斥,这使他们产生了厌学逃学心理和行为。

6、早恋

中学生正处于性朦胧成熟时期,而当前尚存在一定的把性心里教育列为禁区的社会现象,使得中学生容易把“爱情”看得神秘莫测,总希望接触异性,且职中学生在校学习任务较轻,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打发,于是一部分学生出现了早恋行为。

三、造成职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原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方面

主要表现为,父母不良言行对子女的不良影响。这种学生的父母往往片面认为教育子女是学校的事,自己忙于工作、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因此,造成学生无心学习,并出现不良心理问题。

2、社会环境方面

主要是由于社会上金钱至上、读书无用论、腐败、造假、色情影视刊物、卖淫、嫖娼、吸毒等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正常发展。

3、学校环境方面

主要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常常忙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又不能及时疏通、引导。

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针对上述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问题及其影响的因素,肩负

职教任务的学校教师的责任尤其重大。只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不断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有可能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服务。

1、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强调的那样,素质教育由四大要素和一个“个性”组成,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及健康的个性组成。可以说,没有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绝无全面素质教育可言。

2、是教育规律本身的内在要求

(1)、教育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要求这个规律说明,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必然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发展开拓社会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2)、教育必须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特点这个规律说明,人的一生是由儿童、少年、青年、成年和老年等时期构成的,而青少年时期的身心发展自有其内在的特点,只有针对其发展特点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才能健康成长。

3、是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处在性朦胧与性成熟阶段,而在他们就读初中时,学校由于要应付中考试而无暇进行太多的性心理、性生理教育,使得很多学生把异性交往、爱情看得神秘莫测。他们往往简单地把异性间接触出现的微妙吸引认为就是所谓的“爱情”,出现了“早恋”心理。如果学

校教育不当,他们就会厌弃学习,结果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

4、是当前社会转型期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经济正逐步融入世界之中,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由传统的社会转向现代的社会,即农业社会——工商业社会,封闭社会——开放社会,伦理社会——法律社会,一元社会——多元社会。因此,青年学生需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就会更多、更大,如果没有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他们就容易误入歧途,最终被社会陶汰。

5、是避免各种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前不久,大学校园发生的“马加爵”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务必要警钟长鸣,为维护校园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抓不懈。

五、加强和改进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重要举措

1、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要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发展工程来抓。例如,近年来,我县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曾多次下文,要求全县各校要进一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辅导工作。而我校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要求,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其中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任常务副组长,切实负责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措施等的制订和落实,成员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各处室主任、班主任、女工委、团委、学生会等组成,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从实践成效看,由于切实加强了领导,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2、做好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工作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专职(兼职)人员、班主任或全体教职工的培训工作,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很重要。通过培训,让全体教职工都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解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掌握其理论和技巧,在实际工作中能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障碍),采用不同的科学方法,教育和辅导学生,其成效必然明显。

3、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辅导教育活动

例如,我校近年来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咨询、“知心信箱”、心理辅导讲座等丰富多样的辅导教育活动,让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场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特点,并在不同程度上转变存在的不良行为。进一步形成良好健康的人格,效果就十分明显。

4、要加强协调“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作用,发动学生家长齐参与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其自身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以我校近几年来的做法来说,每年举行的家长座谈会2次以上,班级有关座谈会根据实际开展多次,与个别家长座谈的就更多。通过这种做法,我校学生家长普遍共同做到了如下几个要求:

(1)家长要进行自我提升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化技术水平。 (2)家长要降低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值,结合自己子女的具体情况,

提出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

(3)家长要尽量多抽出时间与子女相处、沟通,恰当、理智地爱护和关心自己的子女。

(4)创造良好、健康、和睦的家庭环境进行言传身教。

(5)家长要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共同教育和辅导。

5、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喜人的变化,同时也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近年来不少学生由于痴迷“网络游戏”,结果导致不少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厌学逃学,严重者还走上犯罪道路。针对这种状况,近年我县坚持每年多次对无良“网吧”、不良影视刊物等社会环境进行有效整治,尽量降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事实证明其收效是事半功倍的。这正说明,全社会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有成效,才能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充分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采用科学的技巧,结合家长、学校、社会的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育和辅导,对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一定会切实抓出成效,青少年学生也一定能够真正地健康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ule263.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