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是教学过程 中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一种主要手段。教师在 批改作业时巧妙运用简洁评语,能使学生清楚地 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 性。尤其是篇幅短小、针对性强、富有激励情感 的微型评语,小小的几字评语往往能起到拨动千 斤的作用。 一【摘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否和 谐对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 要作用,提高家长的育人功能;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助于 和谐社会的建设,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和谐的家庭环境,是我们义不 容辞的责任。 让评语架起师生交流的桥梁 【关键词】家庭教育;和谐环境;健康成长 一、微型评语是错误的杀手锏 、家庭教育环境现状分析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 与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教师可以利用微型评语 进行方法指导,引起学生注意。例如,“先找准 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 伴随时代的变迁,孩子成长的家庭、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 独生子女剧增,再婚家庭、隔代家庭、单亲家庭不断增多,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出 现,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困难与问题;二是生活条件的改善,电脑、电视的普及, 造成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三是影视、书刊、网络 二步该干什么”等,根据这些评语的指导,学生 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 改正。又如教师可以用“不会吧”、“这是你吗”、“老 师记得课上咱们做过一个小试验, 讲的是什么知识呢”等评语间接 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认识到 自己的不足,提高对自身的要求。 二、微型评语是师生间的“悄 悄话” 恰当的评语可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例如, “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呀”、 “你肯定有高招”、“你准行” 等。这种带感情色彩的微型评语 县 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 而对学习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 巾 对于学生由于粗心而犯的错,教 掌 师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 再提出殷切希望,促使学生改正 缺点。例如,“搬开你前进的绊 脚石——相心,奋勇前进”、“和 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 真漂亮,要是提高正确率,那肯 定是最棒的”或者“再细心一些, 准行”。这样的评语能让学生感 受到教师的信任、尊重和期待, 从而愿意接受教师的帮助。 三、微型评语不只是语言 记得一天早晨,我接到了一 位家长的电话,说孩子昨天生气 不想做作业。我来到教室时看到这个孩子正在抄 作业,我当时没有理会。在批改作业时我把她的 那页作业折了起来,并写上“前面的事情不该发 生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我发现她又换了个本子, 并且把前一天的作业补在了后面。这成了一个没 有别人知道的秘密,我相信这一次的评语对这个 学生会有很大的触动。 当然,写微型评语时要注意简洁、明了、 自然、亲切、实事求是、富有启发性等特点, 只有这样,才能使微型评语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微型评语,有 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 评价方式真正把“过程教学”落到了实处,也符 合现在素质教育的要求。 都市家教230 对孩子不良影响与诱惑;四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孩子的压力在逐步加大;部分家庭对孩子疏于管理,加之 教育方法的不当,导致一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情境一: 父母吵闹,继而发生家庭暴力,无辜的孩子睁大恐惧 的眼睛盯着父母,一副无奈的表情……孩子在这样的环境 中渐渐长大,在上学期间,对学习没有兴趣,逃学现象时 有发生,不能与同学和睦相处,还经常无故打骂同学,初 中还没有读完就缀学了…… 试想一下:这个孩子正处于读书的好时期可不去上学 读书,他会去干什么呢?当他长大成人之后可能是什么样 儿呢? 情境二: 下午放学,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 还没有走进家门就大声喊起来: “妈妈,我回来啦!”回答 他的是“哗啦——哗啦——”的麻将声,原来孩子的妈妈 正带着一些人在家里打麻将。孩子来到妈妈旁边,撒娇地说 “妈妈,我饿了。”妈妈一边抓着麻将,一边不耐烦地说: “去去去,拿一块钱自己买东西吃,别捣乱!”孩子只好 拿着妈妈给的钱悻悻地走了…… 试想:孩子拿着钱走了之后会做些什么?妈妈的行为 对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影响? 从上面的两个情境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不良的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负 面影响。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存在以下一 些现状: (1)过分溺爱型。家长越俎代庖,什么事情也不让孩 安徽省肥东县石塘学区中心学校安徽肥东李玉兰 子做,从而忽略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其后果是:这类家 庭的孩子往往说一不二,娇横自私,缺乏爱心,生活自理 能力差。 (2)过分严厉型。这类家庭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 而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管教严厉,不允许孩子乱说乱动,轻则抛以白眼,重则大 打出手,一贯奉行“捧打出孝郎”、“严管出才子”的陈 旧观念,其后果是: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不是沉默寡言,就是性情暴躁。 (3)单亲家庭。因为特殊的原因,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较复杂,在 老师的眼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有的孤僻、不和群,有的早熟、 对人戒心很重,有的有逆反心理、不爱说实话,还有的情感淡漠、不容易被温暖、 被感化……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很敏感,容易对人或物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不愿 意敞开心扉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4)疏于教育管理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大多数孩子家长外出打工, 家长缺少与孩子沟通,缺少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对孩子的过问较少,对孩子的 教育不负责任,听之任之,寄教育希望于学校。留守儿童、托管儿童、隔代教育 等诸多问题成了农村教育的普遍现象。 以上种种家庭教育现象,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塑造,也成了 浅谈家庭环境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