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贯入法检测石灰砂浆抗压强度方法研究

来源:二三娱乐
贯入法检测石灰砂浆抗压强度方法研究

赵福志;李占鸿;周云

【摘 要】在对优秀历史建筑的安全性检测中,为了尽可能减少破坏,应优先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只适用于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而无法适用于历史建筑中的石灰砂浆.文章通过对贯入曲线制作方法的研究,将贯入法引入石灰砂浆抗压强度检测,并与以往的经验方法进行对比,认为这是一种较可靠的石灰砂浆无损检测方法. 【期刊名称】《住宅科技》 【年(卷),期】2017(037)011 【总页数】4页(P68-71)

【关键词】优秀历史建筑;无损检测;贯入法;石灰砂浆;抗压强度 【作 者】赵福志;李占鸿;周云

【作者单位】上海房屋质量检测站;上海房屋质量检测站;上海房屋质量检测站 【正文语种】中 文 1 概述

上海地区存在大量的优秀历史建筑需要进行安全检测。其中,很大一部分为砖木结构,承重墙为砖砌块和石灰砂浆构成。安全检测需要对砌体的抗压强度做出评定,目前,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由于直接法属于破损性检测方法,故间接法中采用的回弹、贯入等无损检测方法更适合在优秀历史建筑中使用。

检测时,可以根据《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11)的要求,采用回弹法检测砌体中黏土砖的抗压强度;根据《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136—2001)的要求采用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的抗压强度,进而推定出砌体抗压强度;但现行标准的贯入曲线只适用于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尚无针对石灰砂浆的贯入曲线,故无法应用贯入法对石灰砂浆抗压强度进行检测。

本次研究以现有行业标准中贯入曲线制作方法为基础[2],对石灰砂浆贯入曲线的制作方法进行探讨,并对贯入法与经验方法在准确性方面进行比较。 2 贯入曲线制作方法研究

本次试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探索试块制作方法,并为曲线制作准备长龄期试块,配比采用体积比1∶1、1∶2、1∶3;每种配比龄期采用28d、180d,共6组试块,每组12块,采用标准砂和熟石灰制作。第二阶段探索贯入曲线的制作方法,新增4种体积比配比,分别为1∶1.13、1∶2.26、1∶3、1∶4的试块;每种配比龄期分为28d、90d、180d,共分12组,每组12块,其中,抗压和贯入各6块,采用细度模数 1.8的细砂和熟石灰制作。结合第一批长龄期试块,共同制作贯入曲线。

因第一阶段低龄期试块开裂较多,剩余试块被用于第二阶段180d以上的长龄期试块性能研究。 2.1 试块制作方法研究

为了获得可供制作贯入曲线的试块性能,本次研究对配比、砂的粒径、龄期对石灰砂浆试块的抗裂性、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确定最佳的试块制作方法。 2.1.1 配比、龄期对抗裂性的影响

由于试块在贯入中普遍出现开裂的情况,对贯入结果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次研究对不同龄期、配比试块的开裂情况进行了统计。从统计数据看,配比在1∶1的情况

下,在各龄期阶段,开裂试块均明显少于其他配比。可见,较高的石灰掺量对减少试块贯入开裂有一定作用。

另外,当龄期达到230d以上时,配比只有1∶3、1∶4的试块,也没有在贯入时出现开裂,可见长龄期对抗裂性提高同样有明显作用(表1)。

表1 配比、龄期对试块贯入抗裂性的影响砂类型 龄期/d 配比 总数/块 开裂数/块 开裂比例/%标准砂28 1:1 12 8 67 1:2 6 6 100 1:3 6 6 100 28 1:1.13 6 0 0 1:2.26 6 6 100 1:3 6 6 100 1:4 6 6 100 90 1:1.13 6 0 0 1:2.26 6 2 33 1:3 6 2 33 1:4 6 4 67 180 1:1.13 6 5 83 1:2.26 4 4 100 230 1:3 6 0 0 1:4 6 0 0细砂(1.8)

表2 配比对试块抗压强度的影响砂粒径 配比 龄期/d 抗压强度/MPa标准砂 1:2 28 0.37 1:3 0.42 1:1.13 0.66 1:2.26 0.56 1:3 0.47 1:4 0.58 1:1.13 90 28 1.34 1:2.26 0.94 1:3 1.13 1:4 1.26 1:1.13 180 1.44 1:2.26 1.08 1:3 230 1.87 1:4 1.47细沙(1.8) 2.1.2 配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对不同配比试块的抗压强度统计发现,龄期低于90d时,抗压强度随配比增加的现象并不明显;当龄期达到180d之后,两者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表2)。 2.1.3 砂的细度模数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对标准砂、细砂试块的抗压强度统计发现,采用细砂制作的试块抗压强度略高于标准砂,在龄期较长时趋势更明显。如表3中,细沙试块的龄期虽然只有238d,但强度已明显高于龄期高达308d的同配比标准砂试块。 2.1.4 龄期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对不同龄期试块的抗压强度统计发现,龄期对石灰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提高有着显著影响。230d以上龄期试块的抗压强度是28d的2.5~3.9倍(表4)。由此可以推测,石灰砂浆完全硬化的龄期至少在230d以上。

2.1.5 贯入曲线制作用试块要求

根据上述数据,以行业标准贯入曲线制作方法为基础,结合本次研究经验,对制作石灰砂浆贯入曲线的试块制作方法做出如下修正。

表3 砂的细度模数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砂粒径 配比 龄期/d 抗压强度/MPa标准砂 1:2 28 0.37细沙(1.8) 1:2.26 0.56标准砂 1:3 28 0.42细沙(1.8) 1:3 0.47标准砂 1:3 308 1.20细沙(1.8) 1:3 238 1.87

表4 龄期对石灰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砂粒径 配比 龄期/d 抗压强度/MPa 1:2 28 0.37 399 1.31 1:3 28 0.37 308 1.2标准砂28 0.66 96 1.34 181 1.44 1:2.26 1:1.13 29 0.56 90 0.94 181 1.08细砂(1.8)28 0.47 90 1.13 238 1.87 1:4 1:3 28 0.58 91 1.26 236 1.47

(1)配比可采用体积比1∶1、1∶2两种,龄期不少于230d,降低贯入开裂的可能性。

(2)采用不同龄期试块调节抗压强度和贯入深度,以获得较大范围的贯入曲线。 (3)考虑到石灰砂浆硬化速度很慢,为保证试块质量,将拆模龄期确定为14d,以减小养护期试块变形。 2.2 贯入曲线的选用

将每组12块试块(6块抗压,6块贯入)制作石灰砂浆贯入曲线。由于贯入过程中,试块出现了较多的开裂,对贯入数值的可信度产生了较明显的影响。本次研究分3种情况进行了曲线分析。 2.2.1 全部数据制作的曲线

不考虑开裂对试验的影响,用全部数据制作曲线y=5.0934x-0.817,相关系数为0.85,最大相对偏差56.76%(表5、图1)。 2.2.2 去掉明显离群值制作的贯入曲线

将全部数据中,去掉相对偏差绝对值>12.50%的部分制作曲线y=7.3188x-0.958,

相关系数为0.99,相对偏差为-12.50%(表6、图2)。 2.2.3 较可靠数据制作的曲线

选取同组贯入时开裂较少或未开裂的数据作为较可靠数据,制作贯入曲线y=11.106x-1.276。相关系数为0.87,最大相对偏差为30.97%(表7、图3)。 表5 全部贯入制作的数据配比 龄期/d 贯入深度/mm抗压强度/MPa拟合强度/MPa相对偏差/%1:1.13 96 3.21 1.34 1.96 46.27 1:1 421 3.84 2.16 1.7 -21.30 1:3 238 4.41 1.87 1.52 -18.72 1:2 399 4.81 1.31 1.41 7.63 1:3 90 4.86 1.13 1.4 23.89 1:1.13 181 4.97 1.44 1.37 -4.86 1:4 236 5.33 1.47 1.3 -11.56 1:4 91 6.00 1.26 1.18 -6.35 1:2.26 90 6.84 0.94 1.06 12.77 1:3 308 7.82 1.2 0.95 -20.83 1:1.13 28 11.59 0.66 0.69 4.55 1:2.26 181 13.83 1.08 0.6 -44.44 1:2 28 14.16 0.37 0.58 56.76 1:4 28 14.76 0.58 0.56 -3.45 1:3 28 16.03 0.42 0.53 26.19 1:3 28 16.18 0.47 0.52 10.64 1:2.26 29 16.43 0.56 0.52 -7.14 根据现场石灰砂浆贯入检测经验,贯入时,通常不会产生砂浆开裂,且贯入深度一般在7mm以下,故较可靠数据制作的贯入曲线更接近实际。 图1 全部数据制作的贯入曲线

表6 去掉明显离群值的数据相对偏差/%1:1 421 3.84 2.16 1.96 -9.26 1:3 238 4.41 1.87 1.72 -8.02 1:1.13 181 4.97 1.44 1.54 6.94 1:4 236 5.33 1.47 1.44 -2.04 1:4 91 6.00 1.26 1.29 2.38 1:1.13 28 11.59 0.66 0.69 4.55 1:4 28 14.76 0.58 0.55 -5.17 1:3 28 16.18 0.47 0.5 6.38 1:2.26 29 16.43 0.56 0.49 -12.50配比 龄期/d 贯入深度/mm抗压强度/MPa拟合强度/MPa 图2 去掉明显离群值的贯入曲线

表7 较可靠数据相对偏差/%1:1 421 3.84 2.16 2 -7.41 1:3 238 4.41

1.87 1.67 -10.70 1:2 399 4.81 1.31 1.5 14.50 1:3 90 4.86 1.13 1.48 30.97 1:1.13 181 4.97 1.44 1.44 0.00 1:4 236 5.33 1.47 1.31 -10.88 1:4 91 6.00 1.26 1.13 -10.32 1:2.26 90 6.84 0.94 0.96 2.13配比 龄期/d 贯入深度/mm抗压强度/MPa拟合强度/MPa 图3 较可靠数据贯入曲线 3 贯入法与经验方法的对比 3.1 与直接选取0.4MPa的方法对比

由获取的长龄期试块抗压强度数据可知,砌筑质量较好的石灰砂浆,龄期超过180d时,抗压强度均在0.9MPa以上,高配比时甚至可以达到2MPa以上。因此,以0.4MPa估算石灰砂浆强度过于保守。 3.2 与0.8倍水泥混合砂浆贯入曲线对比

根据两者贯入曲线的数据对比,仅在贯入值为10mm以上时,石灰砂浆与水泥混合砂浆贯入曲线才比较接近,而实测贯入值普遍在7mm以下。在这一范围内,两者相对偏差均在80%以上,若采用经验方法,取值会过高(表8、图4)。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行业标准中贯入曲线制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修正试块配比、拆模龄期和贯入抗压龄期,可以制作出具有实用价值的贯入曲线。

表8 石灰砂浆与0.8倍水泥混合砂浆贯入数据贯入深度/mm石灰砂浆抗压强度/MPa水泥混合砂浆抗压强度/MPa水泥混合砂浆×0.8/MPa相对偏差/%3 1.47 14.5 11.6 689.1 3.5 1.41 10.4 8.32 490.1 4 1.34 7.8 6.24 365.7 4.5 1.28 6 4.8 275.0 5 1.23 4.8 3.84 212.2 5.5 1.17 3.9 3.12 166.7 6 1.12 3.2 2.56 128.6 6.5 1.07 2.7 2.16 101.9 7 1.02 2.3 1.84 80.4 7.5 0.97 2 1.6 64.9 8 0.93 1.7 1.36 46.2 8.5 0.89 1.5 1.2 34.8 9 0.85 1.3 1.04 22.4 9.5

0.81 1.2 0.96 18.5 10 0.77 1.1 0.88 14.3 10.5 0.74 1 0.8 8.1 11 0.71 0.9 0.72 1.4 11.5 0.67 0.8 0.64 -4.5 12 0.64 0.7 0.56 -12.5 12.5 0.61 0.7 0.56 -8.2 13 0.59 0.6 0.48 -18.6 13.5 0.56 0.6 0.48 -14.3 14 0.54 0.5 0.4 -25.9

图4 石灰砂浆与0.8倍水泥混合砂浆贯入曲线

(2)相比目前的经验方法,通过贯入法检测石灰砂浆抗压强度的方法,其检测结果与石灰砂浆的实际强度更加符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