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氛围 优化环境 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磴 口 县 三 完 小
二OO四年十月
营造氛围 优化环境 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磴口县三完小“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汇报材料
磴口县三完小始建于1962年,位于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南开路。现有学生1338人、教学班20个、幼儿班4个,校园占地面积19066.5平方米,生均面积14.25平方米,建筑面积4686平方米,生均3.5平方米,操场面积7794平方米。绿化面积约1125平方米,其中草坪380平方米,绿地800平方米,榆树墙130延长米,大花坛3个,玫瑰、丁香、松树、新疆白杨、垂榆、花槐等苗木约190株。
1999年9月磴口县三完小经自治区验收进入自治区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的行列,四年过去了,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校教师的敬业精神、业务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内部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呈上升态势,学校领导班子开拓创新,团结向上,凝聚力强。在少先队活动、创办少年交通警察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特长生培养、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等方面已形成特色,并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赞誉,整体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000年学校被评为盟级文明单位、县级花园式学校、盟级先进职工之家。2002年被命名为自治区红领巾示范学校、盟级一类乙级花园式学校,党支部被评为局级优秀党支部、学校被命名为县级交通安全示范校。在全国、全区、全盟、全县组织的各类竞赛中有60多人次获奖。在全县第十届、十二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道德风尚奖。2003年被县委、政府评为县级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局级名学校,2004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一、创建情况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塑造少年儿童灵魂的熔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为把我校建设成管理一流、环境一流、质量一流的实验校,我们确立了深化内部管理、美化育人环境、优化教学质量的工作思路,把环境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予以高度重视,力争把我校建设成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校舍整洁、风气文明、充满活气的育人乐园。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我校从整体上看,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近年来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更新补充教育教学设施。新建标准规范校大门,并有标准规范的蒙汉两
种文字的标牌,学校房舍全部砖瓦化。
(二)加强建设、突出管理
1、校园清洁卫生,全面硬化,并有专人管理。
2、学校房舍维修一新,教室办公室进行了较高档次的装修,并安装了防盗门和护窗。
3、师生桌椅齐全,无损坏,活动设施和玩具焕然一新。
4、学校门口(南开路)无摊贩,道路畅通,是我校和交警大队创建的“红领巾一条街”。
5、学校、校图、校舍及“红领巾一条街”每日清扫,校内外环境幽雅。
6、学校食堂、餐厅、小卖部、冷饮部、水房规范卫生,符合环保卫生要求标准。
7、学校师生不乱停放自行车,自行车定点存放,排放整齐美观。 (三)优化环境、重在育人
1、校园全部硬化。道路平整规则,四通八达,连接各个功能区。 2、校园绿化绿化规划合理,绿化率35%以上。
我校基本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校园。花坛内设有汉白玉雕像,富有自然生活气息,给人以自然亲切的感觉和优美活泼的享受。
3、校园美化。我校校园较好地反映出教育特色,如汉白玉雕像一座、彩釉砖大型壁画“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反映学生生活的大幅彩喷画。还有幼儿园内别具特色的巨幅儿童组合画,满足了少儿求知的欲望。
校园内还别具特色的悬挂和设立的了有关环境保护和教育宣传的彩色标牌、大型标语箱、宣传橱窗,主题是“着眼素质培养能力发展特长全面提高,更新观念强化管理勇于进取争创一流”。其中橱窗内容做到定期更换,主题有:“校园剪影”、“手工制作”、“时事快讯”、“环保知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交通安全知识”、“五爱教育”等十几个栏目,成为宣传精神文明、传递教学信息、记载校园生活、展示二课成果、陶冶师生情操的阵地,形成了我校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园。
(四)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1、着重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全体师生都要参加。在国旗下向广大师生讲述: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习惯,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知识。积极开展“护绿保洁”活动,号召全校学生收集废品,废物利
用,营造“世纪林”。保护“母亲河”,爱护花草树木,净化校园(给校园洗洗脸)活动。全校各班利用班队会实施“弯腰工程”,积极开展做蓝天绿地小主人——环保争章活动,使广大学生懂得了不少环保知识,陶冶了学生爱家乡、爱校园的爱国主义情操。对学生进行劳动实践体验教育活动。每学期学校要求广大学生自己动手种花,每人一盆,并要求知道自己栽种的花名品种,开学后办花卉比赛和“环保教室”创建评比活动,通过比赛和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环保的积极性。
2、各班均组建护绿小队,负责该班的花草树木的管理,班内至少要摆放10盆花卉。
3、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及时报道校内外的好人好事,宣传环保知识,少先队组建了红领巾小记者站,其个配有环保小记者,及时采访和交流环保经验,并利用红领巾广播进行宣传,教育效果良好。
4、学校每三月为“绿色环保月”较好地保证了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的优雅环境。
5、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校规校纪。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齐全成册、深入人心,使广大师生有章可据、紧张有序地工作和学习。
6、我校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环境保护知识内容,在选修课和活动课中全面进行环境教育,加强了科学渗透。 二、当前工作
现阶段,我校工作的重点是以全面提高学校领导班子素质和教师素质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为目标,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教学实践,将新的环境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调动了他们积极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参与环保绿色活动的过程。
在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中我校不仅把环境管理理念贯穿整个教学之中,而且在日常管理中,充分体现环保的教育理念,从环境道德抓起,树立人人关心学校的环保管理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取得了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教育的多赢。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我校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主导思想,探索新的环境教育渠道,全面推动环境教育向纵深领域发展。此外,通过丰富多彩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已将环境保护意识潜移默化地灌输到我校各项工作的各个层面。
通过环境教育的开展让学生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
立生态环境意识、生态价值观、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培养对环境负责的精神,养成有益于环境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我校创建“绿色学校”已成为新形势下开展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措施及今后目标
在“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磴口县三完小不仅把环境管理理念贯穿整个教学之中,而且在日常管理中,充分体现环保的教育理念,从环境道德抓起,树立人人关心学校的环保管理理念,从学校节约用水、用电、学生废旧物品的回收,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取得了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教育的多赢。
我校在开展环境教育过程中把教材作为环境教育的突破口,以各科教材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借助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有利时机,在课本中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能力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之一,把从一至六年级各个年级、各门学科在教材中的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结合本地的环境状况有效的联系与有机的渗透。
通过举行的“小河的哭诉”、“保护青蛙”和“只有一个地球”等主题鲜明的班队会,师生们兴致勃勃地参加讲演,异彩纷呈的节目表现了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事实表明,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学生愿意参加,效果非常显著。
创办“绿色家长学校”,系统传授环保知识;通过校报《浪花》《校园简报》,介绍培养学生环境道德意识的方法及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信息、成果,1100多名学生家长参与了环境教育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创建“绿色学校”已成为新形势下开展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让学生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树立生态环境意识、生态价值观、用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培养对环境负责的精神,养成有益于环境的行为习惯。让广大师生从关心学校到关心自己周围的环境状况,从而关心国家—世界—地球的生态环境。
(一)提高认识,把环境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工作的整体安排 学校认为开展环境教育是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学校在开展环境教育中做到四坚持:坚持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每个学期重要工作之一;坚持设有绿色教育行动领导小组(即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主任、教师等8人组成;坚持每个学期有活动计划,期末有总结。以上安排使环境教育做到思想落实、人员落实。活动形式多样化,方法实行“七结合”,即环境教育大、小活动结合;与“校会”、“教学”、“学生课余生活”、“少
先队活动”、“社会活动”、“家庭教育”结合。
为了提高老师们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学校定期举办全体教职工参加的环境教育培训班,由环保专家、教授做报告。讲题有“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与展望”、“环境教育与创建绿色学校”、“尘污染与防治”、“环境教育探究式授课模式”等。
(二)实施绿色课程
实施“绿色教育行动”项目。教师们把环境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各科老师在各科课书中渗透环境教育,定期向学校提交环境教育渗透课教案。学校领导和绿色教育行动小组全体成员定期进行听课、评课,评出优秀环境教育渗透课教案,并给予奖励。
(三)开展绿色行动
学校每学期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环境教育不少于4次,小型重点活动不少于16次。校园内实行垃圾分类回收,以此净化和改善校园环境质量。学校在每年植树节要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全校师生们植树、种草、种花,表达了对大自然、对学校一片爱心。学生通过绿色行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深化了学校绿色教育的成效。
(四)扩展绿色传播
学校在开展绿色教育活动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和校园里,而是要通过学生把绿色教育行动扩展到学生家庭,并带动家庭,推向社会。学校通过举办各种主题活动,促使每个学生在家庭中开展绿色生活方式和节水、节电以及垃圾分类回收等环保活动,使学校绿色教育的成果向家庭和社会传播,充分发挥少年儿童在推动绿色生活行动中的先锋作用。学校还要积极参加有关部门发起的绿色生活倡议行动。
我们今后的目标是:通过环境教育,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在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及学校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让孩子们对环境问题进行多种角度的参与和实践,使孩子们积极、轻松、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并变为自觉的行动。
磴口县三完小 2004年10月14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