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 看拼音,写汉字。(8分)
jù lǒng lián peng chuī fú ( ) ( ) ( ) dào yìng xīn shǎng shí jiàng ( ) ( ) ( ) shè huì kūn chóng ( ) ( ) 二 比一比,组词语。(6分)
拂( )增( )赏( )
{ { {
佛( )曾( )党( )检( )期( )建( )
{ { {
验( )欺( )健( )三 选词填空。(5分)
幽静 安静 寂静
1.教室里( )得连掉一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 2.早晨,我来公园看荷花,人很少,公园里( )无声。 3.“珍珠泉”在密林深处一个( )的地方。
坚固 牢固
4.冬天河水结的冰既厚又( )。
5.小草( )地抓住泥土,昂着头,挺着胸,像无畏的战士。 四 照样子,写词语(每类写一个)。(5分)
1.动静(由反义词组成的词语)
2.孜孜不倦(描写读书和治学的词语)
3.旭日东升(描写太阳的词语)
4.一本正经(含有数字的词语)
5.惊弓之鸟(含有动物的词语)
五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改成陈述句)
2.今年的杏儿丰收在望,长势喜人。(修改病句)。
3.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美丽的鲜花。 (缩句)
4.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 ,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仿写拟人句)
六 按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在苏轼的笔下,春天是“竹
外 , ”;在杜甫的笔下,春天是 “迟日 , ”。我也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 。(6分)
2.成语故事往往用短小的故事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学习了《守株待兔》后,我明白
了 。(2分) 七 综合性学习。(5分)
吃过晚饭,我正在写作业。这时,爸爸回来了,发现各处的灯都亮着,便边关灯边对我说:
“ 。” 我头也不抬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
了, 。”爸爸语重心长地说:“ 。” 说完,把不用的灯给关了。
八 阅读理解。(25分)
1.课内阅读。(12分)
我从一本书上知道蜻蜓有复眼,从那以后,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
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总是琢磨不出来。
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蜻蜓就有复眼,苍蝇也有。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
我曾经想过: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还是不要!那成什么样子! (1)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3分) 琢磨—( ) 灵敏—( ) 曾经—( )
(2)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3)关于复眼,作者提出了哪些问题?用“ ”画出来。(3分) (4)有复眼的昆虫有什么共同特征?(2分)
(5)你还知道哪种昆虫有复眼?(2分)
2.课外阅读。(13分)
一群蚂蚁做出决议,要把一只大青虫搬回家去慢慢享用。 一只蚂蚁担任指挥,在他“嗨嗨——嗨嗨”号子的指挥下,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大青虫被拖动了。
刚走了一半路程 他们内部就发生了冲突 一只蚂蚁对另一只蚂蚁抱怨说 你怎么不肯出力 被指责的蚂蚁反驳说 你不要说我了 你是最调皮的一只 担任指挥的蚂蚁劝说他们不要争吵 却受到他们合伙的批评 你只动嘴不出力 当然容易 参加争吵的蚂蚁越来越多,大青虫被甩在路边。
争吵声把路边的一只在晒太阳的公鸡引来了,他一看见大青虫就扑上去,一口叼走了。
当蚂蚁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停止了内部的争吵时,已经晚了。 (1)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4分) (2)开始,大青虫被蚂蚁们拖动了,是因为 。(3分)
(3)后来大青虫甩在路边被公鸡叼走了,是因为 。(3分)
(4)后来蚂蚁明白了什么?(3分)
九 习作表达。(30分)
我们的校园美吗?提起你的笔,写写校园的景物,注意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期 中 检 测
一 聚拢 莲蓬 吹拂 倒映 欣赏 石匠 社会 昆虫 二 示例:吹拂 仿佛 增加 曾经 赏花 党员 检查 验收 期中 欺骗 建设 健康
三 1.安静 2.寂静 3.幽静 4.坚固 5.牢固
四 示例:1.东西 2.废寝忘食 3.夕阳西下 4.丢三落四 5.鼠目寸光
五 1. 你不敢和我相提并论。 2.今年的杏儿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3.草地上开满了鲜花。 4.示例:高粱涨红了脸。
六 1.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2.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七 记住平时要随手关灯,不要浪费资源 我们也不差这点儿钱 有很多地方都用不上电
八 1.(1)思考 灵活 以前 (2)有些昆虫有复眼。
(3)“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 (4)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5)蜻蜓、蜜蜂、萤火虫、金龟子、蚊子、蛾子等。
2.(1), 。 :“ ?” :“ , 。” , :“ , 。” (2)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合力 (3)大家互相抱怨
(4)要齐心合力做事情,不要互相抱怨。 九 提示:1.首先确定写作范围——校园景色。 2.写作时按照观察的顺序。 3.抒发自己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附《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文章归类》一篇 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辅导学习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在六年级总复习时,必须加大训练力度,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今天大桥教育为大家带来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中的文章归类部分,通过不同的文章类型教给孩子不同的阅读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一类:写人类文章
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 阅读写人类文章时,学生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 2.读懂人物语言。 3.分析人物动作。 4.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 5.关注人物所处环境。 6.分析细节描写。 7.抓住文章主要情节。 第二类:写记事类文章
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这类文章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四大要素的交代给我们的有效阅读提供了重要信息。 做好记事类阅读题目,要求学生做到:
1.仔细地去阅读,去发现作者将要告诉我们的事情。
2.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基本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能够比较精确地概括出文段的段意,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能根据作品中提供的事情或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或看法。
第三类:咏物类文章
以描摹物体的形状、状态、色彩等元素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称为咏物类记叙文。
阅读次类文章的方法是:
1.理解作者具体写了什么事物,这个事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是写物的整体,后写物的部分;还是先写物的部分,后写物的整体;是先上后下,还是与之相反,等等。 3.要明白作者“咏”的物是什么,是怎样由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咏”的;事物和联想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通过联想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仔细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第四类:绘景类文章
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大自然的各种风物景致、社会环境中的人文建筑、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 阅读次类文章的方法是:
1.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从景物的哪些方面来写其特点的。
2.分析描写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等顺序)。
3.理解作者在文章里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作者是怎样把对景物的感情融合到景物中去的,用了哪些生动的语言。 4.仔细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