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模拟试卷1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A1/A2型题
A.下腹、会阴、睾丸疼痛不适 B.轻度尿频,尿痛或尿道刺痒
C.直肠指检前列腺肿胀饱满,压痛明显
D.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每高倍视野大于10个E.神经衰弱和性功能障碍
1. 最原始的针具是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针灸学
2. 现代针具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针灸学
A.二陈汤 B.阳和汤
C.龙胆泻肝汤
D.五神汤E.金铃子散
3. 与肺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正确答案:E 解析: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
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知识模块:针灸学
4. 与胆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针灸学
A.龙胆泻肝汤 B.五神汤
C.济生肾气丸
D.阳和汤E.五苓散
5. 别道奇行的经脉是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针灸学
6. 有离、入、出、合特点的经脉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针灸学
7. 现存最早、较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阴阳十一脉灸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资生经》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针灸学
8. 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由前向后是 A.阳明、少阳、太阳 B.少阳、太阳、阳明 C.太阳、阳明、少阳
D.少阳、阳明、太阳E.太阳、少阳、阳明
正确答案:A
解析: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知识模块:针灸学
9. 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部位排列由前向后为 A.太阴、少阴、厥阴 B.厥阴、太阴、少阴 C.少阴、太阴、厥阴
D.厥阴、少阴、太阴E.少阴、厥阴、太阴
正确答案:B
解析: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部位的分布规律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知识模块:针灸学
10.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错误的是
A.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B.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C.手三阳经从胸走手
D.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E.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正确答案:C
解析: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知识模块:针灸学
11. 阴经与阳经交接的部位在 A.头部 B.胸腹部 C.面部
D.手足末端E.上肢部
正确答案:D
解析:手三阳与手三阴在手指上交接足三阳与足三阴在脚上交接。 知识模块:针灸学
12. 不属于表里络属关系的是 A.手少阴一手太阳 B.足厥阴一足少阳 C.手阳明一手太阴
D.手少阳一手少阴E.足太阳一足少阴
正确答案:D
解析:十二经脉在体内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一腑,一阳配一阴,形成脏腑阴阳表里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知识模块:针灸学
13. 不属于奇经八脉循行的特点是 A.除带脉横向循行外 B.其余均为纵向循行 C.纵横交错地循行
D.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E.经与经之间有相互交接规律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针灸学
14. 十二经别是指
A.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 B.十二正经离、合、出、入的别行部分 C.十二正经离、出、人、合的别行部分
D.十二正经离、出、合、入的别行部分E.十二正经离、入、合、出的别行部分
正确答案:A
解析: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它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及在体深内的脏腑之间表里关系,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此外,又由于其加强了十二经脉搏对头面的联系,故而也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的重要性及其主治作用。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与十二经络相联系。 知识模块:针灸学
15. 不属于十二经筋的循行走向的是 A.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 B.行于体表 C.不入内脏
D.结聚于关节、骨骼部E.入走体腔
正确答案:E
解析:十二经筋的走向及分布基本上和十二经脉的循行相一致。但是,十二经脉有顺逆之不同,而经筋走向皆起于四肢指爪之间,在踝、胭、膝、臀、腕、肘、腋、髀、颈结聚,终结于头面等处,沿行于体表,不入内脏,而与他经相结。 知识模块:针灸学
16. 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学说
D.经络学说E.子午流注学说
正确答案:D
解析:传统针灸学的核心理论为“经络学说”。 知识模块:针灸学
17. 被称为“十二经之海”的经脉是 A.带脉 B.阳维脉 C.冲脉
D.任脉E.督脉
正确答案:C
解析: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 知识模块:针灸学
18.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没有十二正经那样的循环流注关系 B.没有专属的腧穴 C.无表里配合
D.其走向除带脉横行外,都是自下而上运行E.不直属脏腑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针灸学
19. 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A.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B.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D.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正确答案:B
解析: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知识模块:针灸学
20. 在奇经八脉中,治疗多眠,常选用 A.阴维脉 B.阳维脉 C.冲脉
D.阴跷脉E.阳跷脉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针灸学
21. 经络系统中能加强经脉之间在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是 A.奇经八脉 B.十五络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
正确答案:B 解析: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组织。 知识模块:针灸学
22. 十二经筋是指
A.经络系统中能够联结筋肉、骨骼的部分
B.联属于十二正经,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的一部分经脉 C.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D.能够保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部分的经脉E.经脉中与肌肉系统关系较密切的部分
正确答案:C 解析: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 知识模块:针灸学
23. 经筋中具有总络人体诸筋作用的是 A.足阳明经筋 B.足太阳经筋 C.足太阴经筋
D.足少阴经筋E.足厥阴经筋
正确答案:E
解析:足厥阴经之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边,向上结于内踝前方,向上沿胫骨内侧,结于胫骨内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部位而与诸筋相联络。 知识模块:针灸学
24. 外邪侵入机体,一般的传注顺序是 A.皮部一络脉一经脉一脏腑 B.皮部一浮络一络脉—脏腑 C.皮部一络脉一经脉一脏腑
D.皮部—孙脉一络脉一脏腑E.皮部一经脉一络脉一脏腑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针灸学
25. 下面哪一项不是经络的作用 A.运行气血 B.濡养周身 C.抗御外邪
D.保卫机体E.活血祛瘀
正确答案:E
解析:经络的作用:一是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二是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知识模块:针灸学
26. 足三阳经在躯干部的排列是 A.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B.少阳在前、太阳在侧、阳明在后 C.太阳在前、少阳在侧、阳明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后、太阳在侧E.太阳在前、阳明在侧、少阳在后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针灸学
27.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正确的是 A.指导辨证归经、针灸治疗 B.指导辨证论治
C.指导临床用药
D.指导用药剂量E.指导辨别病变部位
正确答案:A
解析:指导辨证归经、指导针灸治疗。 知识模块:针灸学
28. 腧穴分为
A.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B.十二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 C.十四经穴,经外奇穴,特定穴
D.十二经穴,奇穴,特定穴E.十四经穴,特定穴,阿是穴
正确答案:A
解析:十四经穴是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循行线上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或不便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包括近代发现认可的新穴)。阿是穴既无固定的名称,也无固定的位置,是
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 知识模块:针灸学
29. “阿是穴”是指 A.经外奇穴以外的穴位 B.经穴以外的穴位 C.病变局部的穴位
D.病变局部中心的穴位E.与病变有关的压痛点
正确答案:E
解析: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临床应用时“以痛为腧”,寻
找其压痛点、异常反应点、敏感点,仅适宜于治疗局部筋肉关节之浅在病证。 知识模块:针灸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