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李皎榕;刘灿坤;周燕
【摘 要】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a complet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of automatic dispensing system of TCM formula granule, and to make it standardized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automatic dispensing,so as to avoid mistakes and disputes. Problems and emergencies detected during the work were summarized via repeated dispensing combined with real working experience, and the real-life experience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of automatic dispensing system of TCM formula granule. Complete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helped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granules, and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situation of different orders of taking granules. It also helped detect problems in time and thus solve them in a timely manner. The operating procedure is standardized, methods are appropriate, dispensing is accurate, and mistakes are avoided.%探索建立完善的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化调配系统调剂操作流程,使其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调配准确性高,以防差错和纠纷的发生。通过反复调剂操作,结合实际工作,将其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突发情形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实际经验制定成中药配方颗粒自动调配系统调剂操作规程。完善的操作流程,可保证药物颗粒的稳定性,有效杜绝颗粒先后应用顺序不一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快。操作流程规范,方法得当,调配准确,避免差错。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 【年(卷),期】2014(000)012
【总页数】3页(P162-164)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化调配;操作规程 【作 者】李涵;李皎榕;刘灿坤;周燕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山东淄博255200;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山东淄博255200;山东省淄博市第一医院,山东淄博255200;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北京1013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283.6
中医药作为一门独立的传统医学体系,与诸多行业一样,也同样存在着如何尽快驶入“科学化、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轨道上的现实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中药配方颗粒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几千年来中药以根、茎、叶、花、果实等直接入药的习惯,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和用药方式的革命,也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和走向世界创造了更多机遇,并从理论和实践上首次实现了传统中药用药的“科学化、产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提高了国际上对中药科学性的认识程度。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研究生产出200多种“汉方颗粒”, 我国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起也生产了400多种“科学中药”及300多种经典方颗粒。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生产出300多个品种[1]。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目前有400多味配方颗粒建立了配方颗粒检验项目(包括性状、水分、溶化性、含量测定、浸出物测定、微生物限度等),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2]。并且国家药监局颁发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的范畴[3]。现今国内23个省市,800多家医院长期使用,并销往美国、英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等28个国家和地区[4]。由于广泛的
应用,故在使用中也发现了不少的优缺点和需要改革的地方[5-10]。
我院是从2011年7月引进中药配方颗粒自动调配系统的,销售额从2011年的9万元提高到2013年的242万元,人员也由最初的2人增加到4人,中药配方颗粒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青睐。我们选择了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对其进行了多种调配操作研究,现将试验和经验总结如下。 1.1 瓶装颗粒不足提示
药柜装药低于50g,红色显示,提示需要装入颗粒。 1.2 装药瓶药品条码核对
扫描瓶头药品识别码(每次调剂拿取瓶子时,手尽量不要接触药品识别码,以防磨损识别条码,如果条形码因使用次数过多而无法扫描时需及时更换条形码)。 1.3 上药提示
点击“上药”按钮(快捷键F6)。 1.4 大包装颗粒条码核对
扫描药品大包装条形码(常用量袋装100g,用量少或不常用的品种应该为30g或50g的包装),拿取需上药的颗粒包装时,认真核对药物名称、计量、批号等遵循先进先出,近批号先用的原则。 1.5 确定
点击“确定”按钮。 1.6 装瓶
拧开瓶头,将瓶内剩余的颗粒倒出,装入核对无误的大包装颗粒,再装入原瓶剩余的颗粒,保证原瓶颗粒先用。常用量、用量大的药物药瓶装药数量不得超过325g,用量少或不常用的品种,应按实际工作15d的量装备。 1.7 复原
拧上瓶头,放回药柜位置。
(1)每周对电脑及设备进行检查、养护,记录要完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2)装瓶原则,用量大的品种应按标准量装足,用量少或不常用的品种,应按实际工作15d的量装备。尽量做到包装已开的先用,近批号包装袋药先用,瓶内旧药出新药进,用量多多装,用量少少装,一周一装,保质保量。(3)日常工作间隙应经常检查药柜中颗粒余量,及时补充药瓶内药量。(4)注意上药时应逐个品种完成,以免瓶盖和药瓶组合错误。(5)装药规程中应不断复核所装药品的名称、剂量。(6)注意观察药品颗粒的颜色、质地、流速等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1)操作区和更衣缓冲区分离,不得直接进入调剂操作区。(2)进入调剂操作区前应在缓冲区穿好隔离服、更换专用鞋或穿鞋套并戴好隔离帽。(3)进行调剂、装药等操作时应戴好一次性口罩和手套。(4)每调剂一张处方后调剂转盘应立刻清洗。清洗方法:用刷子和水冲洗至表面洁净无污物后用洁净水冲洗5遍,值消毒柜消毒30min后储存与消毒柜(长时间消毒转盘容易变形,发现后立即与厂家联系更换)。(5)直接接触药品的调剂设备及时应用75%酒精擦拭。(6)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调剂操作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操作规程等)。(7)工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不得化浓、艳妆,手部不得戴首饰。(8)装药要在吸尘器下面进行,并且戴好手套、口罩和帽子。(9)清洗调剂转盘应有专用清洗池,清洗池不得和拖布池混用。(10)调剂室下班前要检查除湿机的水箱,及时倒水。 4.1 接方审方
接到处方先审方后刷卡。审方要点——有无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用量是否规范;给药途径是否合理;剂量是否超过7d;大夫有无签字;无误后打印发药凭证并粘贴在处方上;加盖处方审核人印章。 4.2 调剂处方
(1)打开设备电源,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先打开药柜电源,再开启调剂设备
电源。(2)录入员登录:输入录入员帐号和口令。(3)录入处方:输入处方或者HIS系统下载电子处方(从医生处方开始,患者的处方即进入医院的电脑系统,HIS系统会根据医生的电子处方和患者的纸质处方双重检测监控,保证处方的安全性),确认生成调剂处方。确认处方时需确认纸质处方与电子处方是否一致,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处方副数、处方药品。系统会自动审核十八反十九畏,如果出现临床禁忌,则需要药师再次确认,解决相关问题[11]。(4)药袋承载盘套袋、放入调配机:药袋从零点起按顺序套满。根据处方副数(每副药需两个药袋)和服用方法(内服、外用药袋不同)套袋,药袋口一定要套在药袋上盘接药口上,顺序从药盘的1号开始。安装药袋承载盘时手拿承载盘时注意承载盘上方旋钮是否对准药盘箭头方向,以免调剂结束拿出时药品洒落。(5)处方检索:点击“开始调剂”按钮检索,这时佩戴一次性口罩和手套,根据指示灯从药柜上去下药瓶,依次取出各个颗粒药瓶进行调剂操作。若屏幕中药物有显示红色提示颗粒余量不足,这时需要装药。(6)确认药瓶条码:药瓶盖朝下对准调剂设备扫描确认。如有拿错药,扫描药瓶条码后,调配机不给予调配,这保障了药物调配的准确性。(7)安装药瓶到调剂位置:手拿药瓶,药瓶底部朝下放在药量监测称重部上,调剂设备可监测药瓶药量,称重确认后插入药瓶。药瓶盖条码旁的缺口对准调剂部的定位标志,按下药瓶,使药瓶安装在调剂口部。如果药瓶口无法安装或安装困难时,说明药瓶口内有药品粘连,需更换瓶头。(8)按下调剂设备上的“调剂开关”:调剂设备开始自动分药。(9)调剂完成取下药瓶(向斜上拔出药瓶)。如有药物洒落及时更换瓶头。(10)将药瓶放回药柜:调剂完毕的颗粒,对应的储药格指示灯将熄灭,此时即可将药瓶放回对应储药格中。若指示灯未全熄灭说明调剂未完成,药袋承载盘无法取出,直至全部调剂完成方可取出。这避免药物遗漏的现象。(11)取出药袋承载盘:一手拿住药袋上盘孔,一手托住盘底,提出调剂设备,平稳的放在桌面上。(12)药袋承载盘上取下药袋:旋转药袋盘锁定旋钮90度,旋钮自动弹起
并解除药袋承载盘上下盘之间的锁定。拿掉药袋上盘,即可将药袋取下。取的过程中需小心谨慎,以防将药品散落。(13)药袋封口包装:完成一张处方的调剂任务。封口机提前5min预热,以便调剂完成的药及时封口。封口机在调配完处方时要及时关毕。将调剂好的药装入药用纸袋中,检查封口处是否完整,通过手的掂量大体分辨每袋药的剂量是否一致,核对药袋数,并在纸袋上注明患者姓名、处方副数、药袋数和调剂日期。(14)清理药盘和调配机:调剂完毕将调剂口处遗留的药粉用毛刷清理干净,避免第二个处方调剂时交叉污染。调剂后的药粉通过轻微震动进入调剂袋中,剩余微量粘在药盘上药粉用毛刷扫入垃圾桶。毛刷不接触入调剂袋药品,不会有二次污染,一方一盘(一个药方一个调剂盘),保证药品卫生。 4.3 发药
核对患者姓名、副数,准确呼喊患者姓名,不确定是否其患者药时,再次刷卡确认;交代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患者如有疑问应耐心解答;目送患者离开发药窗口。加盖调剂、复核、发药人印章。
中药配方颗粒是中医临床用来治疗疾病的新型方法,配方颗粒是中药饮片改革的一种新形式,它保持了中药汤剂的特点,且有所长,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作用小)以及“五方便”(服用、携带、贮藏、组方、运输)等特点[12]。
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化调配系统调剂操作是由调剂员操作电脑而完成调剂过程,它不同于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常规小包装袋)的调剂,在调剂时,调剂系统中自动将饮片剂量换算成配方颗粒的当量,经过自动化调剂过程,将一副药调剂成两袋配方颗粒,提供给患者早晚各服一次。患者像服用成药一样方便,而享受的又是给他量身定制个性化、具有汤剂的特色一种方法。
上述实践经验可以看出,中药配方颗粒自动化调配系统调剂操作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操作规程,这是确保药品质量和防止调剂差错的必备制度。每位调剂员应严格按
照这一操作规程制度,进行电脑的步骤依次完成调配操作,避免错误的发生,杜绝调配差错。
【相关文献】
[1] 涂瑶生.中药配方颗粒关键技术与中医药国际化思考[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2] 王元清.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2001,22(9):5113. [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S].2001-7.
[4] 王永慧,叶方,杜士明.中药免煎剂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1,30(6):773-775. [5] 胡旭,赵军,张长顺.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优缺点[J].内蒙古中医药,2012,15:79-80. [6] 徐天予.中药配方颗粒应用的前景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6,5(10):28-30. [7] 戴晖,江国荣,蔡艳芳.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分析及发展前景[J].医学信息,2013,7(26):287-288.
[8] 陈靖婕,刘媛媛,姜盈,等.关于中药配方颗粒剂应用的若干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1,7(12):186-188.
[9] 张义娟,田谧.试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与不足[J].中国中医药,2013,11(9):105-106. [10] 张蓉蓉,马艳芹,房吉祥,等.浅议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与革新[J].中国现代中药,2013,3(15):230-232.
[11] 翟华强,黄晖,郑虎占.使用中药临床调剂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82-290. [12] 贾晓斌,黄丽霞,陈彦,等.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是临床疗效的基础[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200-12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