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且行且思静待花开——小学低年级计算困难学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来源:二三娱乐
基础教育

且行且思静待花开

——小学低年级计算困难学生转化的个案研究—朱卉卉

(合肥市包河区曙光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摘

文献标识码:A

安徽·合肥230022)

DOI:10.16871/j.cnki.kjwhb.2018.11.053

计算能力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小学阶印象在我心中逐渐崩塌。上课时,她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看似在听课,实际上不明白老师讲的内容,尤其是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她的反应较班级其他学生慢很多,比如,计算4+3时,其他同学已经可以快速报出得数,而她却需要一根一根的掰手指计算;在计算十以内数的减法时,她无法利用提取策略快速算出得数,而是采用数手指、数数等策略进行计算,导致计算速度过慢,计算正确率低下。

在与小蕾母亲的沟通中我得知:小蕾在幼儿园阶段就呈现出数学学习能力很差的状态,其父母一度认为她智力有问题,并在医院进行过相关测试,结果显示小蕾智力正常,但是存在一定的数学学习困难,尤其表现在计算困难方面。

2.2认识计算困难

什么是“计算困难”?最初,我根据字面的理解认为计算困难就是学生在计算方面有困难,可是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才发现“计算困难”其实是一个专业的名词。计算困难又称计算障碍,是学习障碍的类型之一,是指学生的算术能力明显低于其年龄、智力和教育水平应当达到的水平,在运用数字及计算方面存在困难,主要表现在加、减、乘、除等基本计算技能上。

段重要学习内容。计算困难学生由于计算能力的缺损,严重影响了其数学学业水平。因此,本文通过对低年级计算困难学生的转化个案研究,指出家校合作、教会计算策略、弥补数学学习技能、适当训练、培养良好学习品质是转化计算困难学生的有效路径。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计算困难

转化策略

个案研究

CaseStudyontheTransformationofStudentswithCal原culationDifficultiesinLowerGradesofPrimarySchools//ZhuHuihui

AbstractCalculationabilityisoneofthecoreliteracyofmathe-matics,anditisalsoanimportantlearningcontentinprimaryschools.Thelackofcalculationabilityofstudentswithcalcula-tiondifficultieshasaseriousimpactontheiracademiclevelofmathematics.Therefore,throughthecasestudyofthetransfor-mationofstudentswithcalculationdifficultiesinlowergrades,thispaperpointsouttheeffectivewaystotransformstudentswithcalculationdifficulties,suchasfamily-schoolcooperation,im-partingcalculationskills,makingupformathematicslearningskills,propertraining,andcultivatinggoodlearningquality.Keywordsprimarymathematics;calculationdifficulties;strate-giesoftransformation;casestudy

3计算困难原因分析

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到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计算困难作为学习困难的一种类型,应该也不例外,因此,我决定从小蕾的个人特征、家庭情况、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以及早期受教育情况(数学技能准备)等四个方面,利用访谈、调查、观察等研究方法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全面分析造成其计算困难的原因。3.1个人特征

通过一年的接触和了解,我发现小蕾比较内向、胆小,不喜欢亲近老师,不善于和同学交往,又因为身体不太好,经常请假,在班级里没有要好的朋友,较为孤立;她的注意力品质不好,上课容易走神,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遇到困难的事情比较容易放弃,坚持性较差;做事情比较慢,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喜欢数学,最喜欢画画和听

1引言

计算困难主要是指学生由于计算能力的缺损而表现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上的困难。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班级里有个别学生的确存在计算困难,那么,如何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呢?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低年级计算困难学生转化的个案研究,初步探讨造成学生计算困难的原因及转化对策。

2基本情况介绍

2.1个案基本情况介绍

小蕾,女生,入学时年龄6岁5个月。

立体的五官,乌黑的大眼睛,透着一股机灵劲儿,这是小蕾给我的最初印象;可是在她入学两个月后,这种机灵的

作者简介:朱卉卉(1982—),女,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计算困难学生的干预与转化。

114

总第440期2018年11月(中)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440

November2018(B)

故事,也会主动参与班级集体的游戏活动;比较听话,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认真对待,比较在乎教师和家长对其的评价;另外,在和语文老师的交流中发现,她的阅读能力和记忆力也都不是很好,主要体现在阅读速度慢,难以理解文本含义,背诵课文较为困难等方面。3.2家庭情况

小蕾与父母一起生活,其父亲高中毕业,母亲初中毕业,受教育水平均不高。父亲平时在外做生意,没有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母亲是家庭主妇,在生活上非常照顾小蕾,认为孩子身体不好,能力比较差,事无巨细,大包大揽;但在教育上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比如辅导孩子作业时,如果孩子一直学不会就会打她,或者直接告诉她答案。亲子互动较少,父母经常是各忙各的事情,让孩子独自玩或看电视。父母认为孩子比较笨,偶尔会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孩子的失望和否定。父母关系良好,家庭氛围融洽。父母平时很少读书,也很少为孩子买书,但会买一些教辅试卷让孩子做。3.3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

小蕾与老师的互动较少,在她心中,老师是一个权威角色,因此她会在老师面前表现出文静、乖巧、听话的形象,在同伴面前,有时会出现比较“疯”的一面;和同伴的交往一般处于被支配地位,不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也不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

作为老师,我对小蕾的关注不够。在教学上,只考虑了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学习情况,没有根据学困生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导致其不断积累更多的困难,造成“旧疾未除,又生新患”的局面;在评价上,过于注重结果,因此对其评价偏低,使她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信心;在练习上,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考虑其兴趣和认知特点。

同伴对小蕾的评价不高,多数女生认为她成绩不好,不愿意和她玩;小组合作时,由于她不参与,不说话,小组成员也比较排斥她;只有个别较为调皮的男孩喜欢找她玩,但是也经常欺负她。3.4早期受教育情况

据小蕾母亲讲述,因为小蕾是试管婴儿,所以家长比较担心她的身体健康,在她婴幼儿阶段,对外界事物接触较少,没有经历爬的过程,户外活动较少;在幼儿园阶段,由于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差,老师对她的态度不好,认为她智商有问题,在对其指导发展方面有所欠缺;妈妈在家会教她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比如数数,认数以及简单的加减法等。3.5计算困难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小蕾全方位的了解,我认为造成其计算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记忆力较差。例如她在计算9+6时,会出现先算了9+1=10,结果忘了6里面还剩5,所以她更偏向于使用手指帮助计算;又如她在计算进位加或退位减时,总是忘记加几位或减去退位。

(2)缺乏计算策略,计算方法不对。缺乏计算策略主要

表现在喜欢采用数手指等低级策略进行计算,不会使用提取、凑十、分解等高级策略;计算方法不对主要体现在不能够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不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则计算方法。

(3)数学学习品质不好。例如上课容易走神,不喜欢数学,遇到困难的题目就选择放弃;做事较慢,时间观念比较差。

(4)受家庭环境影响较大。母亲对孩子生活照顾过细,经常会限制孩子对周围环境的探索,导致孩子在触觉和动觉等方面的发展滞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孩子对数学学习惧怕,失去信心;家庭没有阅读氛围,导致孩子理解能力较差。

(5)教师的负面影响较多。由于在幼儿园遭受过歧视,小蕾对师生关系存在不安全感,对老师存在惧怕的情绪;进入小学,由于该生成绩较差,导致教师对她的评价较差,因此关注较少,在课堂教学中没能及时采取积极的转化措施。

4对症下药,制定对策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如果能够认真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转化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缩短与正常学生的距离,做到转化及预防。

4.1用心交流,重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记》中有言“亲其师,信其道”,可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基础,所以帮扶小蕾的第一步就从重建我和她的关系开始。虽然小蕾对老师存在畏惧心,但却非常在意老师和家长的评价,所以,我以此为突破口,用心观察她的一举一动,改变以成绩评价她的做法,及时表扬她的每一处闪光点,使她逐步建立自信心;用心批改她的每一次作业,主动辅导她完成作业,还经常在作业本上留言,为她的每一次努力喝彩,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拉近我和她的距离;主动与其交流,经常请她帮我做事,送她故事书,给她读故事,消除她对我的畏惧与排斥。

4.2采取激励措施,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有助于提高数学学习质量,为帮助小蕾克服上课爱分神,遇到困难就退缩的的坏习惯,我设计了“每日评分记录表”(见下表),通过自评、师评或同伴评等多种方式评分,如果每日达到10分,就可以到我那里换一个奖励(满足一个小愿望、故事、拥抱、奖状、小奖品等)4.3多方面进行学习指导,弥补知识技能缺陷

(1)对其进行辅导时,尽量调动多个感官,使视觉、听觉、触觉和动觉,这四种感觉通道相互作用,建立有效连接。比在计算4+5时,可以先拿出4个珠子,再拿出5个珠子,让她点数出一共有9个珠子,所以4+5=9;在计算8-3时,拿出8个珠子,先说8,然后倒着数,边数边拿珠子,拿掉3个珠子时,正好然说到5,所以8-3=5。这样可以帮助她建立加减法的概念,理解计算的过程,提高计算正确率,改掉数手指的习惯。

115

基础教育

每日评分记录表

姓名:日期:

评价事项1分2分3分4分备注听课

认真听

没有走神受到老师表扬完全听懂了师评、自评课堂练习做了

做完了

有个别错误

全对

自评

参与小组能够听取小发表了意主动发表积极参与,讨论

组成员讨论见

意见

并正确发表同伴评意见上课回答认真听别人回答了问主动回答主动正确地问题回答题问题回答问题自评作业完成有个别错情况做了

做完了

全对

师评我的得分

自评

(2)通过游戏加强记忆训练。例如,老师(家长)说一串数字,请她复述,开始是3个数字,然后逐渐增加;或者采用说反话游戏,比如老师(家长)说“123”,她说“321”,逐步增加数字个数;还有翻卡片游戏,老师快速出示口算卡片停留片刻后收起,请她说出卡片上的算式,并且试着计算出得数。

(3)坚持练习,促进计算技能形成。

儿童都喜欢在游戏和情境中进行学习,因此我针对小蕾的学习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样的练习形式。

例如,猜珠游戏,游戏规则是我拿出4颗珠子,分攥在两只手中,告诉小蕾:我一共有4颗珠子,这只手里有1颗,猜一猜我另一只手中有几颗?猜出后,我打开两只手说:有3颗,因为1和3合起来一共是4。然后交换角色再玩。这个游戏中珠子的总数可以变换,两只手中的珠子数可以根据总数进行调整。这个游戏主要训练了数的分与合,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部分与整体间的关系,并逐步记住10以内数的分与合。

又如,比速度游戏,游戏规则每次出示3个数(其中有两个数可以凑成十),看谁先算出它们的和。该游戏的目的就在于强化凑十策略,提高合理使用计算方法的能力。

“没有训练就没有技能”,我坚持对小蕾进行每日口算训练,练习内容主要包括10以内数的分与合,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和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以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练习方式主要是口报和书写交替进行,练习时间主要在课间或在家,以期通过反复练习,使其口算能力达到熟练程度,同时也为正确进行笔算打下坚实基础。

(4)注重家校配合,提升学习环境质量。家庭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寻求家长配合,提升家庭学习环境,会是转化工作的催化剂。首先,我建议小蕾父母加强与孩子的互动,每周至少有一天要陪伴孩子游戏、运动;建议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要代劳;其次,指导家

116

长利用生活情境来帮助孩子数学学习,例如到超市买东西

时让孩子结账,爬楼梯时数楼梯的阶数,玩扑克牌时算点数等等;最后,建议家长在家多给孩子读读书,带孩子到书店看书买书,以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5转化效果及研究启示

5.1转化效果

经过这两年的转化,小蕾的基本口算速度及正确率得到显著提高:20以内加减法由原来每分钟不足3题,提升到现在每分钟可以完成6题,虽然还没有达到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评价要求,但是她在计算时已经趋向于使用提取策略和凑十策略这些较高级的策略,表内乘除法口算掌握较熟练,能够主动适应提取策略进行计算,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她一定会赶上同学,脱离困难行列。5.2个案研究的启示

该个案的研究,对转化计算困难学生工作提供了几点思路:

(1)对计算困难生成因要进行全面分析,其中家庭因素以及早期受教育情况是大多数学困生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计算困难生的过程也是转变家长教育方式的过程,教师要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2)计算困难的形成往往和计算策略不足有关,因此,在计算教学时,既要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算法的掌握,还要适时渗透计算策略的选择,以提高他们使用策略的意识,减少计算问题。

(3)工作记忆能力较差,数数技能不足,空间观念不强可能也会造成学生计算困难,因此,在帮扶计算困难学生时,不能只着眼在计算上,还应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4)适当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方式,但是训练应该讲科学,求实效———基本口算要长练,新学内容重点练,经常出错的反复练,多种形式交替练;训练时教师要善于动脑,设计活动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参与练习,主动参与练习。

(5)学生的学习品质差也是造成学困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平时教学中就应该关注。在教学时,要全面分析班级学生情况,因材施教,防止新的学困生形成;在学习活动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要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和评价方式,多利用积极评价,引导学生爱上数学。参考文献

[1]赵微.学习困难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105.

[2]陈英和,耿柳娜.小学一~三年级儿童加减法策略选择的发展

特点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

[3]李晓娟.小学计算障碍学生的数学学习问题及教学对策探讨

[J].现代特殊教育,2015(12).

编辑李金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