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48例,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上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例患者。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冠心病临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辛伐他汀40mg/d,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20mg/d,两组患者均在睡前服用,连续治疗4w时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经临床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和7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与小剂量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血脂,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冠心病;疗效;安全性
冠心病属于常见心血管疾病,临床对于冠心病的治疗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临床将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1]。但是对于辛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使用剂量,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笔者为了寻找究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最佳应用剂量,特对不同剂量辛伐他丁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整个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8例,经过临床检查诊断均被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患者入选标准:①2w内未使用过其他调脂药物;②B超检查显示存在颈动脉斑块,程度不同;③患者年龄高于18岁;④无肝肾损害史;⑤血脂TC高于4.68mmol/L,LDL-C高于2.6 mmol/L。所有患者在知情自愿的原则上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例患者。观察组24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9例,本组患者年龄为42~75岁,平均年龄为(57.3±12.4)岁。对照组24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3例,本组患者年龄为36~75岁,平均年龄为(57.5±13.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心肌梗死病情方面的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良好的组间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冠心病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辛伐他汀40mg/d,对照组患者口服辛伐他汀20mg/d,两组患者均在睡前服用,连续治疗4w时间[2]。治疗第4w晨起空腹采血化验患者血脂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观察得到的数据用全部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的计量资料以(x±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其中的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均给予为期6个月时间的随访,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剂量在临床上一直以来是存在较大争议的。本次研究中,笔者应用20mg/d和40mg/d两种剂量治疗冠心病,结果发现,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在临床疗效和血脂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3]。因此,我们提倡在今后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大剂量的辛伐他汀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董瑞萍.稳心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30例[J].西部中医药,2012,25(6):82-83.
[2]周明,田满荣.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124-126.
[3]彭化生,孙翠云.辛伐他汀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作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1):15-16.编辑/成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