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设计方法论”,是选择“设计方法”的“方法”。“设计方法论”的目的:“寻路”—引领我们认识“事物”的观念、方法;“入门”—如何构建“新事物”的概念、方法;“脉络”—必须与其他设计课程互为补充,以形成整个教学体系的“框架结构”。 《设计方法论(设计专业创新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实际上是围绕“问题”的思维程序展开的。所谓“问题”,是指设计各要素交织在一起时产生的关系或矛盾。这就要通过灵活运用知识技巧、积累造型经验、总结设计规律的“实践”,使观察问题一分析问题一归纳问题到联想一创造的全过程中掌握“评价”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以解决问题的模式来构筑的,就是所谓“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这种“实事求是”,以“目标”为“方向”,以研究影响“目标”实现的“外部因素”为“结构”,以建立“目标系统”作为“定位”和“评价”的依据,然后选择、组织、整合“内部因素”,最终形成“设计方案”。
•
战略层:它可以帮助产品设计者更清晰的思考自己的产品定位是什么?能带给用户什么?可以针对用户细分,创建persona。
•
范围层:功能及其内容需求的整合需要做哪些?挖掘用户实际想要的特性,输出功能规格说明书,探讨需求可行性以及优先级。
• •
结构层:关注用户行为与系统响应,选择合适的交互组建。 框架层:界面线框图设计,传达出一眼看到的最重要东西,不同内容间的关系。
•
表现层:有效传达信息与统一风格,不需要太多细节来吓到用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