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运用(15分) 1.词语填空。(2分)
为了开发黄金走廊,奋斗者们艰苦创业,他们走尽( ),说尽千言万语,历尽( ),想尽千方百计,终于如愿以偿。 2.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4分)
(1)苍翠茂密的枝叶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改成“把”字句)
(2)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女孩。(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3.为下列句子正确排序的一项是( )(2分) ①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②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③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就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④这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⑤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 ⑥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A.②①④⑤⑥③ B.②①⑥③④⑤ C.③②①⑥④⑤ D.③②①④⑥⑤ 二、阅读·感悟(35分)
答题小帮手:下面的短文并不难,仔细阅读,你一定能写出正确答案! (一)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10分)
①大森林里有一株小小的桃树,春天开满了红色的花朵。它自以为很美丽,就得意洋洋地对竹子说:“竹哥哥,我的脸和衣裳都是红的,你看多么美丽!不像你那样脸青唇白,又高又瘦,你说是不是?”竹子摇头不理它。
②桃树又对柳树说□□柳姐姐□你怎么总是垂头丧气的□不能振作起精神来吗□你看我多么健美□不是人见人爱吗□□柳树也懒得理它。
③桃树还对松树说:“松伯伯,你老得手指都弯曲了,总是穿着这件绿衣裳,为什么不换一件红的呢?”松树也不跟它说话。
④春天过去,桃树的红衣裳不见了,到了冬天,只剩下几根枯枝。那时谁都不理它。只有松伯伯摇掉头上的雪,轻轻地对它说:“你为什么没有朋友,你知道吗?那是你在得意的时候太不谦虚了!”
9.给第②段□里填上恰当的标点。(4分) 10.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得意忘形——( ) 唉声叹气——( ) 11.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1
12.读了这篇文章你想送小桃树一句什么话?(2分)
(二)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12分)
华罗庚
那是在北京召开数学研究会的时候。
有一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
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垒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的计算错了。这好比是在明珠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
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他很有才华。”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写信的青年也被邀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也成为一位有名的数学家。
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3.如果你不认识“庚”,可以用 法查字典,先查 部,再查 画;会读“论”,不知道《堆垒素数论》中的“论”的确切意思,可用 法查字典,要在大写字母 一栏中依次寻找。字典上有三种解释:①分析,说明;②学说,文章;③衡量,评定。这里应取第 种解释。(6分) 1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1)陈景润写信时,华罗庚是一位 ,陈景润是一位 。
(2)“明珠上的一粒微尘”一句中“明珠”指 ,“一粒微尘”指 。
15.下面能正确概括短文中心的一句话是( )(2分) A.本文赞扬了华罗庚虚心接受批评,善于发现人才。 B.本文赞扬了陈景润钻研学问认真严密的态度。 C.本文赞扬了陈景润敢于向专家提意见的勇气。 (三)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13分)
秋
①你悄悄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②你悄悄地来,走进花园。刹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③你悄悄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漂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④你悄悄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2
⑤你悄悄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⑥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6.文中第③段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2分) 应改为 应改为 17.仔细阅读第④段,回答问题。(7分)
(1)省略号的作用有:A.引文的省略;B.列举的省略;C.说话断断续续。 本段中三个省略号的作用都是( )。(2分) (2)找出本段中的比喻句并抄写下来。(2分)
(3)找出本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 、 。(3分) 18.读了短文,你知道“秋”都去了哪些地方?(2分)
19.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四、运智·巧解(10分)
20.头上两根毛,身穿花旗袍,整天不劳动,只知乐逍遥。(猜一昆虫)(2分) 我认为这是: 21.看看左右两边的句子怎么连起来才恰当,用线段连接起来,然后回答问题。(6分) 经济学家说 树林是绿色的疗养院 人类学家说 树林是生命的摇篮 生物学家说 树林是大自然的美容师 医学家说 树林是人类的乐园 艺术家说 树林是绿色的银行 这些不同的说法都肯定了什么?
22.有人曾用一个字评价《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如刘备——诚。请你也用一个字试着评价下列人物。(就下列人物提供四个字:“智”“猛”“义”“诈”)(2分) 曹操——( ) 诸葛亮——( ) 关羽——( ) 张飞——( )
3
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十三)
一、根据短文内容填空。(2分)
位于世界屋脊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因其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地区无人涉足,被称为“ ”。为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雅鲁藏布大峡谷,西藏旅游局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推出雅鲁藏布 。 二、积累运用(15分)
1.李军同学在看课外书时,“孪”字不会读,就用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部,再查 画。(3分) 2.写出4个表示“时间非常短”的词语。(2分)
3.按要求完成句子。(4分)
(1)小松跑步很快。 小松跑步很轻松。(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4.下列故事分别出自四大名著中的哪一部?(2分)
(1)“三顾茅庐”出自: (2)“武松打虎”出自:
(3)“三借芭蕉扇出自: (4)“黛玉葬花”出自: 5.将所给诗句与其相关联的节日连线。(2分)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明节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 重阳节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 (4)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夕 三、理解赏析(35分)(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春(节选)
盼望著,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钢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张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塞几趟跑,捉几回迷臧。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4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0.选文的第三段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把它们找出并改正过来。(2分) (1) 应该为 (2) 应该为 11.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欣欣然: 12.用横线将文中的一组排比句画出来。(2分) 13.选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树上的花的特点?(3分)
1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说说“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那里?(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飞翔”的蜘蛛
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把院子里所有的蛛网全都捣毁了。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地向前爬行,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落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者说是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
以后的过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十分熟练,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似的。
蜘蛛本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小动物。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 奇迹是执著创造成的。 15.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4分)
小心翼翼( ) 沉默寡言( ) 规矩( ) 执著( )
5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蜘蛛本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在半空中,它是 、 、 的小动物。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通过蜘蛛结网的故事,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 17.题目“‘飞翔’的蜘蛛”中的“飞翔”为什么带引号?(2分)
18.蜘蛛是怎样把网结在半空的?请把蜘蛛结网的线路图补充完整。(3分)
在一个屋檐打结——( )——( )——爬上对面的檐头——( ) 19.结尾作者为什么说“奇迹是执著创造的”?你能再举出一个例子说明这句话吗?(3分)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8分)
古代有个将军老吃败仗,他给皇帝的奏折中写道“臣„„屡战屡败„„”他手下的一个谋士看了之后,把奏折中“屡战屡败”这四个字稍稍改变了一下顺序,成为“屡败屡战”。 奏折呈上之后,大将( )没有被皇帝治罪,( )受到了皇帝的嘉奖。 20.给文中的括号选择合适的关联词( )(2分)
A.不但„„而且„„ B.因为„„所以„„ C.不但„„反而„„ D.尽管„„还„„ 21.“奏折呈上之后”中的“呈”的正确解释是( )(2分) A.具有(某种形式) B.呈现(某种颜色) C.恭敬地送上去 D.呈文 2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2分)
(1)屡战屡败: (2)屡败屡战: 23.这个老吃败仗的大将,为什么没有被皇帝治罪?(2分)
24.请参照上联,把下联补充完整。(2分)
(1)白云观中观白云 流水河里 (2)洞帘水挂水帘洞 山果花开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