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

来源:二三娱乐


第五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

第1课时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等方法,认识11~20各数,理解数的顺序、大小、并学会数数,掌握各数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充分感知10个一是1个十,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搜集生活中客观存在11~20各数,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树立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一个十和几个一)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教学难点】

正确地读出、数出11~20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图片、小棒、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比10大一些的数。(出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新知探索

1.电脑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 揭示课题 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 2.教学例1。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10根)。

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一个十就是10各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0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所数学生(11 15 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每个学生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 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吗?

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11”。 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13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教师: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 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读:20。 拍手歌。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12; 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14; 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15;……2个十,0个一,合起来是20。 3.练习。

你会读这个数吗?学生读教师板书:11读作十一

分别出示12 13 14 15 16 17 18 19的小棒图。学生看图,并说说组成,再读数。

出示:14、16、19、20。让全班学生独立摆小棒后,教师讲评。 提问: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4.教学例2。

电脑出示直尺图。

问:图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3比15大还是小?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

三、练习应用

1.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1题。全班齐读,然后再个别读。读完后,再让学生从20倒数到7。

2.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书(完成教科书P74做一做的第2题。 3.摆小棒练习。(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4题)

要求学生口头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4.连一连。(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5题) 5.填一填。(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12题)

四、反思总结

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数数到20,也已经认识11--20的数,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