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中的生态性解读
作者:李也 薛彬彬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2期
简 介:当前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与此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现如今人们逐渐的意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社会各界也在寻求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设计和美化,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渗透生态性是未来环境发展的趋势。本文将就环境艺术中的生态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环境艺术;生态性;解读
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6-0277-01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生态性在我国各行各业中都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生态性可以通过对原有的设计方式进行完善和创新,有效的降低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从根本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一定的环境基础上,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为目标对境进行艺术性的设计,并使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①。环境艺术设计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室内外的建筑设计、绿化设计及城市整体的规划和布局等,在对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建筑学、物理学、经济学、美术绘画等基础性知识,从而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
二、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性质
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对人们居住的自然环境进行设计和美化,环境艺术中的生态性是指在对自然环境进行艺术设计和美化的过程中,在保证其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需求的同时,能够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节约,从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生态性理念具有以下几种性质:
1.环境艺术设计的高效性。环境艺术设计的高效性,是指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和先进的技术从根本上节约资源。当前由于我国各种产业的发展和进步严重的导致了资源的短缺,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长此以往会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生态性理论,从而利用最少的资源来实现最大的效益,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环境艺术设计的持续性。环境艺术设计的持续性,需要人们意识到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是要满足当前人们生活的各种需要,它同时还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因此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对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的时候要注意相关设施的建设能够符合可持续的基本特性,为子孙后代创建一个资源丰富的生存环境。
3.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性主要是指相对关产品的设计,所设计的产品要以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为基础,使产品的设计更加多种多样,让人们具有更多的选择性,从而使相关产品都能充分的被利用,在根本上对资源进行节约④。
4.环境艺术设计的循环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循环性就需要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手段对环境设计中所需要的资源能源进行循环利用,对于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科学的处理和再利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社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三、应用生态性理念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策略
1.充分吸收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理念。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由来已久,这也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的主要问题,由于我国对于生态性理论的应用和研究开展较晚,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此时可以对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成功的经验进行吸收和借鉴,但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实际进行应用,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设计模式,这样很可能会使西方的先进理念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冲突,达不到应有的效果⑤。这就要求在对西方先进的生态性环境设计理念进行借鉴和应用的过程中,要综合的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各个方面的因素,结合我国特有的文化内涵,才能设计出符合我国当前发展形势以及人民需求的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促进本土生态文化的发展。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的思想理念正在不断的融合,大量西方的先进思想逐渐被人们接受,但是如果在对环境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味的利用西方的理念就是失去我国原有的特色。因此在对我国的环境进行生态性设计时要充分的利用具有本土特色的元素,大力推广我国的文化,与西方先进理念合理结合,从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环境问题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在对环境进行艺术设计时既要保证其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同时还要注意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的综合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注释:
①刘桂.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研究[D].合肥:安徽工程大学,2010.
②唐果.基于生态性的衡山萱洲古镇环境艺术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③康静.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研究[J].环境与生活,2014(22):281.
④孙梅.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趋向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6):2295. ⑤宋妮,潘磊.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4(05):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