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期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家兔的消化道与人体的相比,具有与其实草生活相适应的显著的结构特点是( )
A.消化道较长,盲肠特别发达 C.牙齿分化为门齿和犬齿
B.消化道较短,盲肠特别发达 D.体腔内有膈
2、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
3、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废物
4、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家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时期
B.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C.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D.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5、下列有关生命演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是地球上生物的共同祖先 B.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C.人类进化的过程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6、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载玻片上写有英文字母“p”,则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b”
1 / 9
B.显微镜对光完成的标志是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范围也就越大 D.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目镜 7、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经麻醉了脑干 B.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多,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能生长和繁殖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进行呼吸
9、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 A.日出日落
B.潮涨潮退
C.花开花谢
D.春去秋来
10、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遗传物质 ②细菌、真菌和病毒都能独立生活
③酵母菌既可以用来制面包发馒头又可用来酿酒 ④所有的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1、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为地捕杀或者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B.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太阳鸟在吸食花蜜的同时也帮助植物传粉
D.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2、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有机物分解,储存能量 C.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B.有机物合成,储存能量 D.有机物合成,释放能量
13、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2 / 9
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 )
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
B.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 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 D.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
14、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15、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 )中
A.植物遗体 B.动物遗体 C.有机物 D.活的生物细胞 16、如图表示某动物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a中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B.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同 C.过程c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分裂能力 D.过程b、c是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17、下列预防措施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B.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C.经常打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D.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
3 / 9
18、下列对自然保护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是“天然基因库” C.是“活的自然博物馆”
B.是“天然实验室” D.以上都是
19、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方式的全过程可以分别用如图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20、一个物种一旦灭绝,人类将永远失去( )
A.一个生态系统 B.一个基因库 C.一种生物原材料 D.一种有益生物 21、骨、关节、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 A.杠杆、支点、动力 C.动力、杠杆、支点
B.杠杆、动力、支点 D.支点、杠杆、动力
22、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23、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 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4 / 9
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D.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4、近视大多是由于用眼不科学而引起眼球结构发生变化,这个变化的结构是( )
A.巩膜 B.瞳孔 C.晶状体 D.虹膜 25、人溺水后易因窒息而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在鸡蛋的结构中,__________内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场所。在鸟卵的钝端有__________,内部贮存有空气,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2、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4、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________、成虫三个时期.若虫的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
5、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此被称为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感觉器官和脑的活动,图1、图2、图3代表相关结构。请据图回答:
(1)“红灯停,绿灯行”这是______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图1的[]______。
(2)在声波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2的[]______,听到的声音是在图3的[]______形成的;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以防图2的
5 / 9
[]______破裂。
(3)图3是神经调节的高级中枢,组成其结构A、B、C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在紧急情况下,大脑皮层高度兴奋,在相关神经支配下,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这是______调节;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反应更加灵敏,这体现了激素调节对神经调节的______(填“控制”或“影响”)。
2、自然界中生物种群繁多,如图为生活中常见的七种生物。请据图回答:
(1)在蒙山森林公园迷路时可依据苔藓植物判断方向,生长葫芦藓的一面朝_____。
(2)白果止咳定喘,可降低胆固醇。它到底是果实还是种子呢?_____。 (3)金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_____。
(4)孔雀开屏﹣自作多情,育蛙恋爱﹣吵闹不休,这都是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行为。开屏的孔雀和鸣叫的青蛙都是_____性。(填“雌”或“雄”) (5)央视《国家宝藏》现场吹响了8700多年前的贾胡骨笛。骨笛是由内部中空、轻而坚固的长骨钻孔、精磨而成的。下列动物的骨骼不适合制作骨笛的是_____。
A.仙鹤 B,鹫鹰 C.大雁 D.乌龟
(6)细菌和青霉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不同是没有_____。
3、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是小肠内表面示意图,[①]_________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蛋白质、
6 / 9
淀粉分别被消化成氨基、_________,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
(2)图2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只需通过_________层细胞即可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_________结合。
(3)图3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血液由[ ]进入主动脉,通过_________途径(选填:体循环/肺循环)流经各器官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果果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 一 段 时 间 后,取 样 检 测 杯 中 的 活 菌 数 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柱形图所示 :
请分析回答:
(1)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填“真”或“细”)菌,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____。
(3)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要在实验中设置_______个变量因素。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D 3、A 4、C 5、C 6、B 7、C 8、C 9、C 10、C 11、A 12、C 13、B 14、B 15、D 16、D 17、B 18、D 19、C 20、B 21、A 22、D 23、A 24、C 25、A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8 / 9
1、胚盘 气室
2、骨连结 骨骼肌 3、观察法 实验法 4、若虫 不完全变态 5、消费者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36分)
1、复杂 ④视网膜 d耳蜗 A大脑皮层 a鼓膜 神经元 激素 影响
2、北面 种子 鳃和鳍 先天性 雄 D 形成的细胞核
3、小肠绒毛 葡萄糖 2 血红蛋白 ⑤ 体循环
四、实验探究题。(共1个小题,共14分)
1、乳酸菌 细 灭菌 一 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大约是40℃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