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来源:二三娱乐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语文试题

命题人 马宗义

一、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4题(16分):

鲁迅不能离我们远去

杨曾宪

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三十一年前读的鲁迅,一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三十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的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当然,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鲁迅也并不知道周作人的“后事”。但即使从周作人的“前事”而言,他与鲁迅的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个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代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其他别无所长。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但正因如此,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

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亲者甚众呢?而鲁迅却不是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虽然六十年过去了,但由于种种政治历史主题的变奏,我们的国民性改造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毒化民族的灵魂的阿Q精神却仍在蔓延滋生。物质贫乏时的阿Q尚是可怜的,物质丰富时期的阿Q却变得有些可憎。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但不能以此而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 鲁迅,不应也不会离我们远去。

1.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说:“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 (1)“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的真正含义是什么?(2分) (2)“周作人正向我们走来”的真正含义是什么?(2分)

2. 第三段中说到“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这个“痼疾”是指什么?(3分)

3. 作者认为“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的理由是什么? (5分)

4. 本文就中国文化对民族的意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下列分析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4分 )

A. 周作人与鲁迅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因为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没有鲁迅高。 B. 本文说的是鲁迅与周作人,论的却是文化的批判与陶铸民族灵魂。

C. 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读地摊上的畅销作品,既是人生的一件乐事,又利于自省自察。

D. 在鲁迅重铸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同时,周作人却玩物丧志,最终堕落为民族罪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4分)。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秦伐韩,军于阏与(阏yù与:古邑名,在今山西和顺西北)。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许历曰:“请就斧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削:受损。 .B.秦军鼓噪勒兵 勒:检阅。 .C.秦间来入 间:间谍。 .D.请就斧质之诛。 质:拘押。 .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赵奢“胆识谋略不凡”的一组是(2分)( )

①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②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④军国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 ⑤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赵奢任田部吏时,有胆有识,敢于坚持原则,依法从严惩治了平原君家不肯交租的

主事者。

B.平原君不念旧恶,以德报怨,在国君面前推荐赵奢,让其负责管理全国赋税。 C.面对强秦伐韩,在是否援韩的问题上,赵国应对之策难定时,赵奢力主救韩。 D.秦军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趁此施计,让其被表象蒙骗,中圈套而归,终使秦

军大败。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2)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共6分)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9、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

10、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杜牧诗句“恨如春草多”,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3分) 四、默写(6分)

①念去去, , . ②舞榭歌台, 。

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 ,

五、 教材必修4知识梳理(8分) 12、课文翻译(4分):

①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班固《苏武传》) ②见犯乃死,重负国(班固《苏武传》) 13、鉴赏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名句(4分):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六、语言文字运用(10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只要我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就一定能创造出前无古人的奇迹。 ....B.当代诗坛颇不景气,想起唐宋诗词的成就,不禁让人产生今非昔比的感觉。 ....C.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

D.有些同志对于自己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小的错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无关大局。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2分):

A巴金的晚年,仍然文思敏捷,精力充沛,写出了许多优秀的反映时代风貌的作品。 B对于这种盲目投资、虚掷财物的行动,迄今在有些政府管理部门仍未得到制止。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的国家了。 D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就已经形成的干部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好传统。 1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 )

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这话确有见地,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外,友情更是不可缺的.因为________ 。

A.友情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 B.友情是一种纯度,爱情是一种深度,而亲情则是一种广度 C.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D.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 17、以“创造”为题,运用比喻和排比的手法写一组句子。(4分)

七、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议论文(40分)

有这样一件事:一位女中学生在电车上为一位外国朋友让座,却遭到几个青年人的嘲笑:“真是崇洋媚外!”为此,引发了一场争论。有人说,这位女中学生讲究文明礼貌,没有错;也有人说,这是一些中国人长期以来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

要求全面理解教材,然后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800字以上。

天水一中2012级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1)文化的批判功能正在消失(或:鲁迅的战斗精神已过时。) (2)文化仅贡消遣与把玩

2. 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种劣根性 3. ① 国民性改造的任务远未完成,阿Q精神仍在蔓延滋生

② 应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 4 BD

5. ( D ) 6. ( C ) 7. ( B )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4分)

译文:平原君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非常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2)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4分)

译文: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

9、这首词中“砌下落梅如雪乱”一句,“乱”字的使用有何妙处?(3分)

“砌下落梅如雪乱”的意思是主人公在阶前伫立良久,梅花如雪片一样纷纷落下。“乱”字表面指落梅的纷乱,深层则指主人公愁思的纷乱。寄情于物,将离愁别恨引发的内心的迷乱不安表现地精练、形象、传神。

10、这首词的结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是化用“恨如春草多”一句,结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3分)

杜牧的“恨如春草多”是静态描写,而李煜化静为动,将春草一样的“离恨”与行人远去的情景结合起来,写出离愁别恨生成、增长的过程,生动形象,别有新意。 11默写(略) 12翻译:

①在异族那里投降做了奴隶,我见你干什么? ②被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

13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2。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比喻巧妙。3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14 A15 D 16 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