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犊牛的接产及护理措施

来源:二三娱乐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年3l卷第2期 饲养管理 犊牛的接产及护理措施 任联兵’王晓丽 (1.山西省畜牧遗传育种中心,山西太原2.山西省鑫源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7; 030027) 犊牛的顺利降生是养牛业繁殖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相关资 6单栏饲养 料显示,犊牛的损失有2/3发生在出生前或出生过程中,而只有 小牛站起后,应立即送到已消过毒、室温在18℃~2O℃的单 1/3的损失发生在出生后,并且在出生后损失的犊牛中有80%左右 独牛栏里饲养。不要让犊牛乱舔,犊牛每次吃奶完毕,应将其口 是在出生后1周内。因此,要想减少犊牛损失,就应该在其出生 鼻擦拭干净,以免引起自行舔鼻,造成舔癖。经常乱舔的犊牛易 前、出生过程中和出生后1周内做好犊牛接产和护理工作。本文就 促进散落的牛毛进入犊牛胃内引起炎症的发生。 犊牛的接产及护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几点办法。 1犊牛的接生 首先,要提前准备好接产及助产所必需的碘酒、高锰酸钾、 干毛巾、消毒的剪刀、结扎脐带用的丝线等用具和消毒药品。其 次产房要清洁、保暖、安静,并要及时清扫和消毒。再次母牛分 娩时,应先检查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及时助产。胎位正常 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强行拖拉。胎儿头、鼻露出后如羊膜未 破,可用手扯破,同时应避免羊水或黏液被小牛吸人口鼻。小牛 产出后,要立即用毛巾或布片将小牛鼻腔和口腔的黏液擦净,确 保小牛呼吸畅通。如果发生难产,应先将胎儿顺势推回子宫,矫 正胎位,不可硬拉。倒生时,应及早拉出胎儿,以免造成胎儿窒 息死亡。如果小牛已吸入黏液而造成呼吸困难时,可用手轻轻拍 打小牛胸部,促其呼吸;严重者,可提起小牛两后肢,再用力拍 打小牛胸部,使其吐出黏液,使小牛迅速恢复正常呼吸。 2科学断脐 小牛出生后科学断脐可避免新生犊牛脐带炎的发生。小牛 出生后如果脐带未断或太长,应将脐内血液向脐部捋,在离脐带 孑LlO一15cm处用5%~10%的碘酒消毒,在lO一12 cm处用消毒过 的剪刀剪断,并将脐带里面的血污挤出,然后结扎和消毒脐带断 端,直到脐带干燥时停止消毒。 3舔干黏液 断脐后用已消毒的软抹布擦拭犊牛,加强血液循环;也可将 犊牛放在母牛面前任其舔干犊牛身上的羊水、黏液。由于奶牛唾 液酶的作用容易将黏液清除干净,利于犊牛呼吸器官机能的提高 和肠蠕动,而且犊牛黏液中含有某些激素,能加速母牛胎衣的排 出。犊牛身体干后即可称重。犊牛护理完后,将其转入预先准备 好的有清洁干燥柔软垫草的犊牛舍。 4喂足初乳 初乳是母牛产后5—7 d内所分泌的乳汁。初乳中含有较高的 蛋白质,特别是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矿物质、镁盐、维生素 A等,这些物质对犊牛胎便的排出,提高犊牛免疫力有很大的促 进作用,犊牛出生后1 h内应该让其吃上2 L初乳,过5 6 h,再让 吃上2 L初乳。犊牛刚生出能较好地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出 生后24~36 h,对免疫球蛋白就不能再吸收了,如出生24 h内不能 吃上初乳,犊牛对许多病原丧失抵抗力,特别是犊牛大肠杆菌病 易引起下痢甚至死亡。最初犊牛不会在桶内喝奶,畜主可用手指 在桶内引导犊牛吸奶,经过2—3 d训练,犊牛即可自己吸乳。奶 温要保证在36℃一38℃。变凉的初乳可用热水水浴加热,用明火 能破坏其营养成分。 5补硒 犊牛出生当天应补硒。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8~10 ml或 亚硒酸钠、维生素E合剂5~8 ml,生后15 d再加补1次,最好臀 部肌肉注射。出生时补硒既促进犊牛健康生长,又防治发生白 肌病。 7自由饮水 从出生第3 d起,可以诱导小牛引温开水。最初可先在温开水 中加少量乳液,引诱其饮喝。10日龄以内饮36℃一37℃温开水, 以后可饮常温水。但水温一般不能低于15℃。水对减少犊牛腹 泻、增加开食料喂量和提高日增重都有较大的益处。 8引诱开食 小牛出生7~10 d开始,可引诱其采食开食料。办法是用手抓 一些开食料,让小牛采食;或在奶里放一些开食料,等小牛喝完 奶后,会自动采食开食料。开食料是营养全面的颗粒状饲料,粗 蛋白质含量应达到20%。尽早饲喂开食料可以刺激犊牛瘤胃乳头 的生长发育,为消化粗饲料、吸收营养做好准备。 9预防腹泻 正常犊牛粪便呈黄褐色,观察犊牛刚刚排出的粪便,可了 解其消化道的状态和饲养管理状况。下痢是造成小牛死亡的常见 病之~。由于病因不同,可分为中毒性下痢和单纯性下痢。中毒 性下痢是由沙门氏杆菌、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病原 微生物感染而引发的。单纯性下痢多是由于小牛饲养管理不当或 组织器官发育不健全引起的。致命的腹泻多发生在出生后的15 d 内。初乳喂量不足、饲养环境突变、牛舍阴暗、阳光不足、通风 不良、气温骤变或寒冷、阴雨潮湿、开食草料品质差或者不干净 卫生等,都可成为发病的诱因。因此,平时要加强各方面的管 理,尽量避免上述诱因,减少腹泻的发生。一旦发病,要及时分 析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病初可先用助消化药,内No.5% 高锰酸钾水或磺胺脒等药物,2~3次,d;下痢不止时可内服碱式 硝酸铋等止泻药;病情较重或有中毒、脱水表现时,可输糖、输 盐,同时加入5%碳酸氢钠液和抗生素等,促进小牛早日康复。 1O及时去角、去副乳头 为减少奶牛格斗时造成流产,伤害人体和破坏设施。小牛在 出生后7—30日龄要进行去角。氢氧化钠去角法。先将小牛角生长 点周围3 cm处剪毛并消毒,周围涂以凡士林,再用棒状的氢氧化 钠摩擦角的生长端直到出血,以破坏角的生长点。 为减少成年奶牛乳房上的副乳头给挤奶、清洗乳房等带来的 不便,在出生1周内要去副乳头,即用剪刀从副乳头基部剪去,涂 以碘酊即可。 11定期驱虫 小牛在饲养过程中,各种寄生虫卵被带人体内,并在机体中 生长繁殖。当寄生虫繁殖到一定数量时产生大量的菌体毒素,并 消耗大量的营养,轻则造成机体代谢紊乱,发育不良,重则引起 死亡。犊牛寄生虫感染率高达50%以上,因而须定期进行驱虫。 一般在小牛出生后20日龄和50日龄左右各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 驱虫以选用广谱驱虫药为佳。 1 2保暖 冬季出生的犊牛,除了采取护理措施外,还要搞好防寒保温 工作,但不要点柴草生火取暖,以防烟熏犊牛患肺炎疾病。 ・5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