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兽医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年31卷第2期 兔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许艳 (辽宁省建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建昌 125300) 兔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中毒性传染病。 当天或2~3 d后死亡;发病率可达9o%,病死率几乎10o%。 其特征为急剧性腹泻,排出腥臭带血呈胶冻样或黑褐色粪便,剖 4病理变化 检变化以消化道病变为主。 尸体脱水、消瘦,腹腔有腥臭气味,胃内积有食物和气体, 1病原体 胃底部黏膜脱落,有出血和大小不一的黑色溃疡(如图)。肠壁 该病的病原体为魏氏梭菌,是产气荚膜杆菌,一般可分为a、 弥漫性充血或出血,小肠充满气体和稀薄的内容物,肠壁薄而透 b、c、d、e、吠型。兔魏氏梭菌病主要由a型魏氏梭菌引起,少 明。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盲肠浆膜明显出血,盲肠与结肠 数为e型魏氏梭菌引起。 内充满气体和黑绿色水样粪便,有腥臭气味。心外膜血管怒张, 2流行特点 呈树枝状。肝与肾瘀血、变性、质脆。膀胱多有茶色尿液。 各种年龄和品种的兔均可感染发病,以1~3月龄的幼兔发病 5治疗 最高,冬春季发病较多,本季节由于青绿饲料减少饲喂精饲料较 病初用特异性高免血清治疗。 多引起肠道正常菌群平衡失调及厌氧状态使魏氏梭菌大量繁殖而 药物治疗:红霉素,25~30 m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 引起本病暴发。本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 连用3 d;卡那霉素:15~20mg/kg体重,肌肉注射,2次,d,连用 3临床症状 3 d。如,配合对症疗法(补液、内服干酵母、胃蛋白酶等消化 潜伏期短的2—3 d,长的可达10 d,最急性型通常见不到临床 药),疗效更好。 症状而突然死亡。多数临床症状为下痢,病兔精神沉郁、拒食, 6预防 粪便初期灰褐色、稀软、很快变成带血的水样或胶冻状稀粪,或 加强饲养管理,消除诱发因素,精料不宜过多饲喂。严格执 黑褐色水样粪便,并有腥臭气味,粪便污染臀部及后腿;抓起患 行各项动物卫生防疫措施。预防接种魏氏梭菌灭活苗。发生疫情 兔摇晃躯体有泼水音;体温一般不高甚至偏低,多于出现水泻的 时,立即采取隔离、消毒、淘汰病兔等措施。 犬细小病毒的诊断与防治 杜晓帆 (石家庄市鹿泉区农牧局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石家庄050200) 1978年,澳大利亚的Kelly和加拿大的Thomson等同时从患肠 反应孔内,静置3—5 min,如c和T对应处均出现红线为阳性。 炎的病犬粪样中分离获得犬细小病毒病,从发现病原体至今,世 3防治 界各地均有流行,是危害犬类的最主要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发现本病应立即进行隔离饲养。防止病犬和病犬饲养人员与 1 流行病学 健康犬接触,对犬舍及场地用2%火碱水或10%一20%漂白粉等反 犬细小病毒对犬具有高度的接触性传染性,各种年龄的犬 复消毒。 均可感染。但以刚断乳~90日龄的犬发病较多,病情也较严重。 (1)高免血清疗法。犬细小病毒病早期应用犬细小病毒高 幼犬有的可呈现心肌炎症状而突然死亡。据临床发病犬的种类 免血清治疗。目前我国已有厂家生产,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治疗效 来看,纯种犬及外来犬比土种犬发病率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 果。 生,但以天气寒冷的冬春季多发。病犬的粪便中含毒量最高。 (2)对症治疗。补液疗法,用等渗的葡萄糖盐水加入5%碳 2诊断 酸氢钠注射液给予静脉注射。可根据脱水的程度决定补液量的多 2.1初步诊断 少。 要根据血常规检测结果和主要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3)消炎、止血、止吐:庆大霉素l ̄IU/kg体重,地塞米松 2.2确诊 0.5 mg/kg体重,混合肌肉注射,或卡那霉素5万IU&g体重,加塞米 血常规检测红细胞压积增加,白细胞值正常或偏低,常提示 松,混合肌肉注射。维生素K11 mg/kg体重,维生素K 0.4 m kg体 病毒病。病犬排泄番茄汁样或酱油样带腥臭气味的血便是本病的 重,混合肌注。甲氧氯普胺2 mg/kg体重。 特征性症状,可作为初诊依据。 4预防 犬细小病毒病的诊断多采用犬细小病毒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 目前,犬细小病毒肠炎单苗少见,大多和其他病毒性传染病 进行。此法简便快速,准确率高。用棉签蘸取病犬的粪便或呕吐 联合在一起,所以免疫程序。 物浸入装有生理盐水的塑料管中混匀,将3 4滴上清液滴于试纸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