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春光;罗志恒;郭满平
【摘 要】在大豆霜霉病始发期,间隔10 d,连续喷施3次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观察其对大豆霜霉病的防效及保产效果.结果表明,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的防效及保产效果最好,最终防效为81.4%,较对照(清水处理)增产27.8%;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次之,最终防效为74.2%,较对照(清水处理)增产21.8%.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7(000)003 【总页数】3页(P45-47)
【关键词】杀菌剂;大豆霜霉病;防效 【作 者】路春光;罗志恒;郭满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县合道镇农业服务中心,甘肃环县745703;甘肃省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环县745700;甘肃省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环县7457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482.2;S565.1
大豆是环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播种面积1万hm2左右[1]。随着大豆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大豆生产能力,产量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显著,种植面积不断增大[2-3]。但近年来,大豆霜霉病在环县大豆生产区发生危害比较严重,年发病面积600 hm2,损失大豆2.95万kg,平均发病率9.54%,平均病情指数10.13,严重影响大豆生产。为了筛选出防治大豆霜霉病的最佳药剂,为大豆霜霉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我们在合道镇赵塬村开展了5种杀菌剂对大豆霜霉病防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供试材料
供试杀菌剂为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江苏宝灵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农药中试厂生产提供)、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河北伊诺生化有限公司生产提供)、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甘肃华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指示大豆品种为张豆1号,防治对象为大豆霜霉病。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环县合道镇赵塬村,海拔1 450 m,年平均气温9.2℃,降水量400 mm,无霜期15 d。试验地为黄绵土,肥力中等,前茬为玉米。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A,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B,喷施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C,喷施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D,喷施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E,喷施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F,喷清水(CK)。
在大豆开花期,大豆霜霉病开始发生时先进行小区划分,小区面积60 m2(10 m×6 m),重复间间距0.5 m。6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各处理每小区每次喷药液均为3 kg。施药前调查试验地大豆霜霉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7月15日进行进行第1次喷药,间隔10 d后,于7月25日调查各处理的发病率
及病情指数,然后进行第2次喷药;8月5日调查各处理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然后进行第3次喷药;8月15日调查各处理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调查时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取5株,调查全部叶片,计算病情指数[4]。喷药期观察药剂对供试作物的安全性。收获时按小区单收测产,对产量结果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1.4 病级划分标准与计算方法
按9级分级标准调查统计每小区叶片病级数[5]。具体分级为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以上。 2.1 各处理的田间防效
从表1看出,喷施5种杀菌剂对大豆霜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在第1次喷施后10 d(7月25日)的防效分别为82.6%、76.1%、73.9%、71.7%、60.9%;第2次喷施后10 d(8月5日)的防效分别为85.2%、 79.8%、71.8%、70.7%、59.1%;在第3次喷施后10 d(8月15日)的最终防效分别为81.4%、74.2%、68.3%、67.5%、65.5%。 2.2 保产效果
从表2看出,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处理的保产效果最好,较对照增产率达到27.8%;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次之,为21.8%;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为16.6%;其余依次为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保产效果分别为13.9%和8.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产量有极显著差异,而区组间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用Duncan多重比较法评估[6],处理A与其余处理差异显著,与处理C和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B与处理E差异不显著,与
其余处理差异显著,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E、处理D、处理C之间差异不显著,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处理E与对照差异极显著。 2.3 安全性
经田间观察,5种药剂施用后,均未发现大豆产生药害现象,说明这5种药剂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对大豆生长安全。
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霜霉病始发期,喷施供试5种试验药剂均有一定防效,对大豆正常生长无影响。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处理的保产效果最好,较对照的增产率达到27.8%;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次之,为21.8%;72%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为16.6%;其余依次为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保产效果分别为13.9%和8.6%。建议环县及周边大豆生产区,在大豆霜霉病始发期选择喷施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可控制大豆霜霉病的发生危害。
【相关文献】
[1]郭满平.环县大豆全膜双垄沟播丰产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9(1):55-57. [2]窦维要.环县一膜两年用大豆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2(2):46-47.
[3]范荣,刘生瑞,刘丰渊.环县大豆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5(5):36-38.
[4]方中达.中国农业植物病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6]南京农学院.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85-1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