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辅导

来源:二三娱乐
精神分析案例

一位年轻的母亲,每次跟自己的小孩发过脾气之后,就莫明其妙的紧张,经历数日后才会消失。经精神分析后发现此病人年幼时,不知自己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常因受不到母亲的照顾而向母亲发脾气,并且内心希望母亲死掉,刚巧有一天,小女孩正发脾气时,母亲的心脏病发作,突然死亡。从此小女孩在其幼小的心灵里很责备自己,总认为母亲是自己害死的

对这样的受助者,分析治疗的目的是让她去体会了解目前的症状与过去幼年遗留下来的情结有关。目前跟自己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小孩和丈夫发脾气时,总以为会发生同样的不幸而紧张。经由指点说明母亲并非由她害死的,不用去自责,也不用害怕自己发脾气就会发生什么灾难,幼时的事故只是一种巧合,况且作为母亲,偶尔对孩子发发脾气也是一件极正常的事。

假如受助者能意识到这些,自然而然的,就不会因自己向家人发脾气而感到紧张了。这种病识感的获得也是一种意识状态的改变,由原来的不认识到在意识中认识了,面对旧的事故,经由新的眼光去检验与再探讨,可改善受助者以较成熟的方式去面对过去无法招架的事故,以免陷入幼时的创伤而长年无法自拔。 系统脱敏法举例

一个患有严重考试焦虑的小学生,心理咨询教师为其进行了系统脱敏治疗。 首先,找出所有使该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的事,让他报告对每一件事的焦虑程度,并将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大到小加以排列。

例如,要戒除酗酒的不良行为,可以在酗酒者个人生活习惯中最喜欢喝酒的时刻进行,使用催吐吗啡或电击等惩罚性刺激,造成对酒的厌恶反应,从而阻止并消除原来酗酒的不良行为。

又如,戒烟,可以采用“戒烟糖”、“戒烟漱口水”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使吸烟者在吸烟时感觉到一种难受的气味,而对吸烟产生厌恶感,以至最终放弃吸烟的不良行为。 厌恶疗法举例

小磊坐在教室里,没有心思听教师讲课,他急切地期待着放学。放学铃响过,小磊第一个冲出教室,他要于什么?去玩游戏机。这一段时间他总是这样,沉迷于游戏机,由于在游戏机上花费了过多的精力,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教师知道了他的这一不良行为,也对他进行了多次教育,可效果总是不好。每当他走过游戏厅,心里就直痒痒,于是不由自主地又走进游戏厅,津津有味地玩着,常常为此忘记吃饭,忘记做作业。节假日对于小磊来说就是过年,因为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让他尽情地玩游戏机。他越玩越上瘾,以致除了对游戏机感兴趣外,别的什么事都不想做。为他玩游戏机的事儿,他父亲非常生气,也狠狠地揍过他,可收效甚微。 针对小磊的这一情况,咨询教师采用了厌恶疗法。小磊由于自我控制力较差,在外界不良刺激的作用下、导致了不良行为的产生。为了改变小磊的这一不良行为,教师和家长应引导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新的兴趣,使他的兴趣由游戏机转移到别的有益活动上来。 例:与非理性信念辩论的方法

有一个女学生,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

治疗者:假如有100个人,其中30个人说你不好,你是不是就不好了? 来访者:我会那样想的。

治疗者:假如另外那70个人说你好呢? 来访者:……

治疗者:30个人说你不好,你是不是就不好了? 来访者:……

治疗者:现在我们假定坐在一辆车上,这辆车在向南开,而车上其他人都说车在向北开,你说它是向哪儿开? 来访者:……

与非理性信念辩论的方法 一个患有社交恐怖的来访者

来访者: “别人都看着我”。

治疗者:“是否别人都不干自己的事情了,都围 着你看?”

来访者: “没有”。

治疗者:“要不要在身上贴张纸写上„不要看我‟的字样?” 来访者:“那人家都要来看我了!”

治疗者:“那原来你说别人都看你是否是真的?” 来访者:“……是我头脑中想象的……” REI技术的具体步骤

(1)使来访者在想象中进入他产生过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体验在这种情境下的强烈的情绪反应。

(2)帮助来访者改变这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体会适度的情绪。

(3)停止想象,让对方讲述他是怎么想的,就使自己的情绪发生了变化的。此时治疗者要强化来访者的新的合理的信念,纠正某些不合理的信念,补充其他有关的合理信念。

理性情绪想象技术举例 有一位女大学生,她对在即将举行的一个会上发言感到恐惧,认为自己肯定不行,会出丑、砸锅,一切都会变得非常之糟。

治疗者:好,闭上你的眼睛,想办法使自己坐得很舒服。现在请你想象你到了会场,要想的像真的似的…… 来访者:……嗯……

治疗者:想好了吗?(来访者点头)好,现在该轮到你发言了,你有点紧张,讲得有点磕磕巴巴……你在想吗? 来访者:……是

治疗者:现在你感觉怎么样,是不是真正达到像你所说的那样恐惧、困窘了? 来访者:嗯,我已经觉得要不行了,要讲不下了……

治疗者:对,这正是你担心的情形。现在我要求你把这个场景保持在脑海中,同时,请你把那种觉得要不行了的感觉变成只是有点紧张,想象你仍在会场上发言,只是有点紧张……

来访者:……恐怕不行…… 治疗者:要坚持这样做。 来访者:……差不多了。

治疗者:很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来访者:我要是逃走会更糟,反正我得在这坚持讲完。

治疗者:还想了些什么吗?

来访者:我已经站在这儿开始讲了,虽然讲得不好人家会笑话我,但我要是中间停下来不讲跑掉了,人家更会看不起我。不管别人说我什么,我也得讲完该讲的话…… 治疗者:说得对,你现在所做的事情正是在用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东西。这会使你的情绪不再那么坏。不管别人怎么想你,你现在要做的最关键的事,是要完成这次大会发言。而且不管别人会怎样看你,你还是你,可能发言不如某些人讲得好,但并不是个一无是处的人,是吗? 来访者:……(点头)。 案例

事件A:失恋,女友离开自己和别人好。 情绪C:抑郁和对女友的怨恨。

信念B:我那么爱她,她却不再爱我,做出这样的事,真是大不公平,太让我伤心了。

驳斥D:①我要求她必须爱我,难道仅仅因为我曾爱过她?

②我爱她那是我自愿的,她并没有强迫我这样做,那我有什么理由强迫她?难道这对她公平吗?

③她作出这样的选择一定有她的理由,我有什么权利要求她必须按我的意愿做事?

④如果我爱过她,就要她一定要一直爱我,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这种绝对化的要求真是太不合理了。

新观念E:①每个人都有选择爱的权力,她可以去选择别人,我可以有新的选择。②像希望别人如何对我那样去待别人,而不是我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样。③虽然互相爱慕、相守一生是件好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这就要看各人的缘分了。④感情始终如一是值得赞赏的,但人的感情也会变化,不能要求事情必须按自已希望的那样始终不变地发展下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