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分析与对策
李峥
河北省邯郸环境监测中心,河北 邯郸 05600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进程逐步加快,地表水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最常见、利用率最高的水资源,其质量问题面对着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对地表水进行水质监测刻不容缓。
关键词: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对策水质监测指的是地表水环境中各项污染物的因素进行监测,考虑到成因和途径等方面因素,在后续防治和管理中要提供基础保证,实现有序化应用。制定水环境综合控制目标后,能达到改善质量的作用。将水质作为监测依据,在整个监测过程中要按照流程要求进行处理,避免出现监测不到位的现象[1]。
一、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概况
我国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虽然相较于西方来说,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初步具备了组织机构网络和检测技术系统的雏形。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地表水污染的加重,水质监测更受到了重视。现在我国的水质自动监测站已经覆盖我国重点流域,对河流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20 世纪 80 年代末,我国开始引进发达国家的水环境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地表水水质监测得到了快速发展。[2]
二、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现状
1缺乏针对性的指标细化
通过研究当下中国水资源质量检测现状可以发现,当下中国的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制度尚不健全针对性弱,意识还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就地表水水质监测工作性质来说,地表水的水质监测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水源进行水质监测,二是对地表水断面进行水质监测。由于这两种检测方法侧重点不同,所以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比如在指标数量方面,在对污染水系进行检测时,通常对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等指标进行监测,其中毒性监测指标以重金属为主要监测指标。但是现阶段,中国地表水水质受到有毒物质污染较为严重,而对于地表水质中有毒物质的监测指标尚不明确。
2管理模式不符合要求
在现有网管系统要求下,对行政隶属关系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实施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异常的现象。不同区域存在监测差异,各个机构之间如何实现信息共享是重点,但如果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则势必对系统整体化应用造成影响。以现有的监督管理系统作为基础,如果存在条块状影响大的现象,则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为了解决管理模式不当的现象,要建立合适的监测体系。
3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水质监测手段使
54 ·
理化检测法,这种方式多用物理和化学的方式对水质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工作效率较慢,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生物监测,自动监测等发达技术。我国由于科学技术近年才开始迅速发展,水质监测方面技术也相对落后。并且水质监测报告可以体现出水体现状,我国目前并未有收集水质监测数据系统,使得耗费大量资源得到的水体质量数据没有得到良好应用。
三、地表水水资源监测发展对策
1加强相关部门对地表水监测工作的重视度
相关部门应全面、正确的认识地表水监测工作的内涵,了解地表水中污染物对人体及社会公共卫生、公众财产等方面的影响,意识到实施地表水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作用、必要性。通过大力宣传让监测人员意识到监测工作的重要性,使监测人员感受到重视,了解自身职责,调动工作积极性,严格执行相关监测工作,为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作出奉献。此外还可开展宣传活动,张贴宣传海报、横幅,让各大企业及民众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保护大家的生活环境做出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包括政策、财力、物力等实际支持,做好带头作用。
2采用优先的监测制度
地表水水质监测现状不容乐观,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优先的监测制度,完善监测制度,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监测方案,根据水功能区的划分等条件,准确快速的获取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数据,强化水质监测的制度,统一管理,进行监督,不断完善和优化地表水水质监测制度。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长期监测都没有出问题的项目指标,可以适当增减,减少监测次数,提高地表水水质监测的工作效率。
3做好样品采样工作
地表水采样室设置在容器内,采样室依靠水质通过气相色谱分析装置,能使其出现电离的现象。在其他环境预设阶段,如何做好检测分析成为重点,以流量控制管理为前提,管壁排出氮气,检测完毕后通过加入氮气的方式彻底排除,排出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柱以及检测器等吹扫,能让仪器尽快恢复成检测前的状态,在整个采样选择阶段要了解实际作用,提升应用优势。在权威性试验检测阶段,了解研究指标的属性,在实验室质量管控过程中
结合实际要求安排监督人员进行值班和管理。监测站的工作强度对站点管理有不同的影响,如何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保证数据结果真实性成为重点。
4引进先进技术
提升地表水水质监测质量的关键步骤就是提升监测技术水平,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社会上有许多新型科技人才。应将资源良好使用,创建出更完善的监测技术。例如世界广泛应用的生物监测等方式,我国也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监测方式,并创建出适合我国地理环境的新型监测方式。并且重点加强水质监测人才培养,为未来的水质监测工作提供支持。
5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地表水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比较落后。地表水监测最常用的方法是理化监测,遥感监测技术、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还处于研究阶段,不够成熟。其中,水质遥感监测技术是基于水质参数的光谱特性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遥感波段数据,与实测水质参数数据进行比较,通过反演算法确定水质。遥感监测技术,能够反映水质的时空分布状况,发现其中存在的污染源,分析污染物的迁移特征。这种技术能够监测很广的范围,短时间就能够获取监测结果,成本比较低,可对地表水进行长时间的动态监测。因此,我国需要加大对新监测技术的研发力度,投入更多资金,改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地表水监测效率。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地表水监测系统,对整个水域系统进行动态的实时监测,提高水质分析的精准度。
四、结语
目前,虽然我国在地表水水质监测方面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和国外相比,依然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地表水水质监测过程中,可以采取优先监测制度方式,监测方式采用多方位模式,传统监测技术和当下监测技术整合运用,促进地表水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清,顾俊强,徐诗琴,吴静.水纹预警溯源技术在地表水水质监测的应用[J].中国环境监测,2015,31(01):152-156.
[2] 郭爱红,王杰平,祝悦,等.焦化企业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5(7):86-8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